晚上11点之前入眠应成为铁律

小时候在农村,大多数人家在大多数情况下睡觉是比较早的,通常情况下八点就入眠了,甚至在我离开家乡后的十几年中依然保持着这种作息模式,直到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

以前的农村,一般的农户家里没有通电,到了夜晚只能靠煤油灯或柴油灯照明。为了节约,很多人家往往是在天黑之前就把一天中的第二顿饭吃完了。但也有例外,主要是3、4月份春耕生产和7、8月份“双抢”等农忙时节,大人从地里回家比较晚,再烧饭可能就比较晚了。也正因为要避免太晚吃饭,我8、9岁就学会了烧一家人的晚饭。

吃罢晚饭,对大人而言,相当于一天的劳作基本结束,顶多就剩下一点家务活。而小朋友,那时读小学没有家庭作业,吃完晚饭就无所事事了,如果夜空中有月亮,大伙会不约而同地出去疯一会,然后早早回家睡觉。碰到阴雨天或大冬天,睡觉就更早了。如此算来,一天至少有超过10小时的睡眠时间,倒是和现在为小朋友减负以保证小朋友有充足睡眠不谋而合。

初中的前面两年是在大队上的,那时兴晚自习,去不去也不作强制性规定。我嫌拿一盏柴油灯来回要走五六里地比较麻烦,而且耗油,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使去晚自习,也就大约八点多就可以回家睡觉。读初三是去隔了几个村子的一个地方,晚自习照样有,但不会超过九点。寝室就在教室隔壁,就寝同样是很早的。

后来去县城读高中和到上海读大学,学校都是规定宿舍的熄灯时间的,高中是晚上10点,大学是晚上11点。到了要考试的关键时刻,有部分同学到马路上的路灯下看书,我是从来没有这样做过的。虽然大学里在熄灯后时不时会有“卧谈会”,但顾虑隔壁宿舍,一般很少超过11:15,几句话后大家就偃旗息鼓了。

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似乎总是发生在毕业后的集体生活中,比如不吃早饭啊,晚上喜欢凑几个人打牌啊,当然也包括熬夜。

那时熬夜,首先当然是仗着年轻扛得住,心理上不在意。第二个因素就是没天管、没地管,就容易放任。再有一个因素就是彼此之间的交叉感染。有的人明明是“一缺三”,但是,兴致来了,吆五喝六地到处说“三缺一”,于是就不辨真伪,也碍于人情世故就硬着头皮上,有时候打一圈觉得不过瘾,就接着第二圈、第三圈,于是就到了金鸡报晓的时刻。

几十年前也没有那么多的娱乐生活,到晚上也不都是在看书,因而,互相串个门、喝个酒、吹个牛,末了,再打个牌,也是常有的事儿。碰到世界杯或其他大型赛事,持续性的晨昏颠倒,也是有的。

失去的东西终究需要补回来,熬夜之后,第二天至少上午是醒不来的,甚至有时候会把整个大白天耗去,中间有任何的响动也浑然不知

28-50岁的这段时间也许是睡眠最少的一段时间,除了本职工作,还干了相当于三个人的事情。其中一个是上面赋予的额外工作,费时的同时更多是费心;还有两个则属于自我加压,同样也是耗损心力。

活儿摆在那里,早睡成为奢望,但早晨还得早起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很容易掏空身体

知天命之年后,面对每况愈下的身体,特别是一个非常要好的老乡虽然资产几千万却英年早逝,似乎突然之间幡然醒悟了。这个时候,变“自我加压”为“自我减压”,把担子卸下来,劳动强度相比巅峰期也几乎下降了一半。甚至为了避免浪费时间,也不想因为他人的喜怒哀乐而影响自己的心潮起伏,连朋友圈一概不看了。这样,就有足够时间用于睡眠以及适量的散步,那种因为牵挂白天的事儿处于紧张状态而导致的睡眠中的各种梦境似乎灰飞烟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几乎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

根据我正反两方面的切身体会,我觉得晚上10点开始做睡觉的准备工作,然后在11点入眠,是比较合适的。而且,只要减少线上线下无意义的社交活动,善于发现规律,提高办事效率,哪怕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任务繁多,也是有很大可能在晚上十点之前完成,进而保证足够的睡眠。

如果从生理活动的规律看,持续性超过晚上11点才睡觉,很可能破坏这种规律,从而遭到反噬,如免疫力下降、视力下降、体重增加......而且,晚上因为亢奋难以入眠,可能导致早晨起不来,进而不吃早餐,久而久之,进一步恶化身体,还可能影响白天工作、学习的效率(除非他白天不受干扰地补足睡眠)。

反规律而动,逆势而为,最终总是满地鸡毛的。

因此,应该把晚上11点之前入眠当作铁律

你可能感兴趣的:(晚上11点之前入眠应成为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