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改变》是收录心理学家李松蔚老师2019年-2022年期间,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征集和发布的一系列问答。读者以匿名身份留言提出他们生活中的困惑,老师给出建议,请收到建议的人一周后回信,反馈他们的生活中是否产生了变化。一共挑选了44个案例,分为自我、原生家庭、工作与理想、亲密关系、人际关系五大主题,每个主题的后面都梳理了干预的思路方法,作为“改变的工具箱”。
李松蔚老师对每一位提问者都给予了认同,哪怕提问者极端不想工作、极端烦躁、极端人际冲突的,老师给的反馈都是正常化--“你已经这样了”,让提问者感到被理解和接纳。老师能从提问者纷乱糟糕的困境中精准地找出关键问题,精心设计干预建议,引导提问者通过微小的行动,去观察和体验,激发正向的状态,从而带来更多的改变。
自我篇
自我真是奇妙,李松蔚老师在这一章中共展示了9个案例,好几个我觉得多少有一点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可以按老师的建议去尝试。心理学也真是很奇妙,老师给出的方法也很有讲究,以5%为单位作微不足道的行动,可能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就拿“先给失败找好理由”这个案例来说:提问者是一名高三学生,因为疫情原因困在家中,想要考一所好大学,但在家却什么都不想做。老师给出“防御性悲观”策略,为自己万一失败找好理由,看上去好象是一种消极心态,实际不失为一种自己解压松绑、轻松上阵”的方法。具体的干预建议是:每天晚上进行一个三分钟的仪式,如果白天的学习效率还不错,当晚的仪式主题就是:“我真棒。我战胜了疫情的影响,离好学校又近了一步。”对着镜子说这句话,可以写下来,或者用别的什么办法庆祝。如果那天学习效率不高,仪式主题就是:“我真棒。但是因为疫情,让我离好学校更远了。”同样,把这句话说出来或者写下来。
读完这个案例,感觉真是精妙,把无意识的策略转变成有意识的自我对话,让提问者意识到自己在做选择:“今天我离好学校又近了一步”or“今天我离好学校又远了一步”,从而促进自我提升主观能动性。
【改变的工具箱】
1、向上螺旋:唯有行动,可破焦虑。
2、外化的声音:面对纠结的不同想法,有效的应对方法就是把所有的念头拿“出来”,变成两个
或多个角色的对话。允许不同的观点同时表达,带来沟通和解决的空间。
3、单双日作业:让不同的人生观及对应的生活方式同时存在,放在生命的不同时间,象是单双日或单双周,或是根据状态来觉察,例如佛系与奋斗、自律与享受,这样都是自己的选择,都是对的。
4、黑色想象:类似于恐惧保管箱。不要去劝别人或自己恐惧的事不会发生,索性设定会发生,最坏的结果会怎样,这样反而会平静坦然。我在病中联想会死时用过这个方法,很有效。
5、实验者心态:这是一种给人出主意的方式。在提建议的同时,不对建议的结果做任何预判。这样,就把建议变成了实验。因为猜不到结果,所以期待。结果可能印证实验者的假设,也可能刚好相反。实验的目的是探寻真相,无论结果符不符合期待,都会增进我们对事物或自己的了解。
原生家庭篇
这一章有10个案例,深有感触的是“血缘与边界”和“控制不住吵架”两个案例,让我想起了去世两年多的妈妈。我和妈妈的情况虽没有案例中那样糟糕,但在那些日子里也令我时常处于崩溃之中。我去参加自我探索、自我关怀课程,也曾经很多次尝试想要改变妈妈,每次都恼羞成怒、败下阵来。我有时觉得妈妈很可怜,气极之时又会感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后来,我逐渐明白,人是不可能被改变的,除非自己想改变。妈妈去世后,我和爸爸、哥哥去了一趟妈妈当年师范毕业后支边工作的地方,那是一个边远农村小学,在一个小小的、只有一条街的镇上,妈妈离乡背井、独自一人在这里度过了她人生中最年轻宝贵的14年。和爸爸结婚后,由于路途遥远,他们一年只能在寒暑假一起生活一段时间。那里生活艰苦的程度,从外婆宁愿把刚出生的哥哥带回老家抚养,也不愿跟着妈妈在那里住可以看出来。而爸爸的工资收入又全都用来接济了奶奶、叔父等一大家子人。从那一刻,我理解了妈妈,也理解了她后续的种种抱怨,以及她为什么会一再介入我和哥哥的家庭生活。从妈妈身上,我意识到了自己应该如何当妈妈,如何区分血缘与边界,也在与儿子的相处中,逐步理解了“边界”进一步的含义,那是彼此尊重、包容、理解、支持、关怀而又保持恰当的距离,亲密、温暖又不失安全感。
【改变的工具箱】
1、课题分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的原则,在处理家庭问题时尤其适用。简单地说,就是要区分一个问题是谁的“课题”。谁的课题,谁负责解决。区分的原则很简单:这个问题让谁感到困扰?谁困扰,就是谁的课题。比如,子女想清楚并决定了跟什么样的人结婚,父母不同意,他们担心这个对象不可靠,那么这件事就是父母的课题,只有他们为此感到困扰。按照课题分离原则,父母的课题父母自己解决,子女并没有义务改变父母(当然更不用屈从)。
2、目的论:假如有一件举手之劳的事始终做不到,除了解释为某种缺陷或障碍,另一种解释是,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不去做”,这种叙事的思路,叫作“目的论”。它相信人永远具有主观的能动性。“如果你做不到,不是因为你不能,而是不想。” 与目的论对应的叙事叫“原因论”。是遇到问题,先从过去找原因,这时我是一个“受害者”。
3、积极赋义:运用目的论的视角理解一个人,至关重要的原则是将他的行为目的看作合乎情理的、值得尊重的。由此构建起的叙事逻辑,才有助于接受干预的人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而不是受到指责,甚至是“诛心”。这在心理治疗中被称为“积极赋义”,它常常被用在治疗师一开始给出回应时。例如,在《无法填补的缺憾》当中,老师把把提问者发脾气解释为“用奇怪的方式思念父母”。
4、观察任务:请当事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什么都不改变,照常生活,同时观察和记录问题是怎么发生的。由此,隐秘地引导当事人在过程中去启动觉察和思考。
5、仪式:仪式会让人们相信:整件事情是神圣的,有意义的。这是仪式的力量。它在生活中是一套约定俗成的、流程化的宣言和动作,比单纯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常常被用作某种转变的契机。
工作与理想篇
这一章有9个案例,最触动内心的是那一句“恐惧在敲门,勇气打开门,门外什么都没有。” 也很认同老师的观点:“现在有一种流行的信念说,成功需要“背水一战”。认为人只有在无路可退的时候才会爆发潜能,甚至于“思考退路”本身都会被当成一种懦弱。我认为这个观念要辩证地看,有一些绝境会激发人的勇气,另一些绝境则让人陷入恐慌,反而没法集中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在这种情况下,思考退路是一种更积极和勇敢的策略。多条路不一定是逃避,认定“只有一条路”,也有可能是一种逃避。
这个观点让我想起现在的考研大军,有的同学一战未成,再战、三战,执着地要考上心仪的学校,不惜用最好的青春作代价,这不也是认定只有一条路的典型例子吗?
【改变的工具箱】
1、去除评价:从负面的框架看自己,看到的就全是错漏,继而自责。这非但不会带来积极的行动,反而加剧了问题。越是沉浸在“我不好”的声音里,就越是破罐子破摔,也没有力气去改变什么。而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既然我是这样,那么这样的我又能找到哪些资源,去把事情做好呢?”
2、改写故事:人是生活在故事中的。同样的素材,编织成不同的故事线,就会带给人不同的行动方向。在职场语境下,故事常常指向一个弱小无助的“我”,一个心怀恶意的或是漠不关心的环境(老板、同事、任务、甲方),在进行一场殊死搏斗。围绕这条主线,同样的素材可以用在不同的故事里:我真的那么弱小吗?我是否也有我的资源、能力、经验或是谋略?对方是否真的不可理喻或是不可战胜?有没有可能,他没有那么邪恶或冷酷,他也有他的弱点和软肋,他也有情感,有关心的人和在乎的事?甚至他也有一丝对我的善意的表达?我和他之间的故事,除了对立和战斗之外,是否也有合作和互相成全的空间?
3、人与角色分离:工作占据了生活的很大比例,不能将职场角色与一个人混同。工作是我们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扮演的角色,而人生还有更多的面向。
4、短期的确定:一个人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思考未来(“一次性找准方向再上路”),常常会为眼下做的事感到焦虑,建议在想不出答案的同时,先找时间把眼下的事做起来。这是并行不悖的两种生活:眼下怎么过,跟未来去哪里不见得有关。
5、最小行动按钮:复杂的工作在启动之初,会让人因其“困难”望而却步。一个办法是把工作的第一步设计为一个简便、快速,又能对外界发出信号的动作。一方面阻力小,做起来没有难度,另一方面也是在向其他人宣告:“我开始啦。”这是利用人际反馈的原理按下一个启动的按钮。就像《迈不出第一步》的提问者,写一段简历就删掉,除了自己之外并无人知晓。事实证明,这个行为引发了更大的改变。
亲密关系篇
亲密关系是两个人的私密关系。某种意义上,它应该是最容易处理的一种关系。每一对伴侣都有自己偏好的相处方式,不同的距离、不同的配合、不同的需求与契合方式。只要两个人都感到舒服与安全,这就是一段好的关系。它没有固定的需要学习的规则,也不需要权威的指导。怎么样都可以。我认为,维系好的亲密关系最重要的就是沟通,这一章有9个案例,都证实了亲密关系中沟通的重要性。
【改变的工具箱】
1、沟通的勇气:开诚布公地向对方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感,需要对方怎么做,这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偏偏在亲密关系里,很多人更愿意“猜”,很多时候,误解也由此而生。对大多数人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缺乏沟通的技巧,而是开口的勇气。
2、新的沟通形式:反复沟通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能跟沟通形式有关。这时应该考虑设计新的沟通形式,有些话说出来是一回事,送个小礼物,把要说的话写到卡片上,就是完全不同的感觉了。小小的变化,常常会让对方一愣。而对于那些陷入固定模式的关系,这一愣,就是变化的开始。
3、离开互补位置:强势的一方和顺从的一方,不靠谱的一方和负责任的一方,犯错的一方和反复原谅的一方……这些是互补关系,处在互补位置的人就会被看成“受害者”。要改变前者的行为,他们需要先停下自己的反应,离开互补位置,无所谓谁对谁错,谁在帮谁或者谁在伤害谁,但两个人的行为总在互相影响。你改变了自己,就改变了你们的关系。关系变了,对方的行为也就变了。
4、家庭生命周期:根据系统理论,家庭系统要经历六到七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和规则。无论愿不愿意,亲密关系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蜕变与重生。在变化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困惑于“谁有错”。但是很可能没人犯错,只是到了新的阶段。就像家庭治疗大师萨尔瓦多·米纽秦常说的:“你们是非常出色的三岁孩子的父母,只是现在要学习做十三岁孩子的父母。”原来的养育方式也没错,只是适用于儿童期的孩子,同样的方式搬到青春期孩子这里就是一场噩梦。唯有改变,迎接新的挑战。理解了这一点,对于关系的变化就不再有抱怨。两个人对这件事达成共识,就会更容易地适应这种生命周期的转换。
5、去除三角化:在家庭关系中,两个人的关系有问题,当事人又不愿直接面对时,就有可能将第三个人卷入进来,达成一种三角的稳定状态。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孩子成为父母矛盾的出气筒。两个人的问题,永远应该两个人直接解决。如果发现自己成了被三角化的一方,另外两个人就他们的问题向你寻求倾诉、安慰,或是请求你帮助他们讨要公道时,要学会说:“这是你们两个人自己的事,你们自己处理。”另一方面,也要培养这样的敏感度,能够识别出哪些问题“不是我的问题”。如果发现自己总是卷入别人的问题,就要想想:有没有可能我也在利用别人的事,解决自己在关系中难以面对的问题?
人际关系篇
这一章有7个案例,李老师对提问者非常包容理解,反馈的干预建议也非常奇特而巧妙,我读着有时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事实证明,这些干预建议都非常有效。
【改变的工具箱】
1、允许:人际关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越是不准一个人做什么事,他就越是想做,冲动难以抑制。但如果由他自己一个人做决定,他掂量权衡之后,就会在他舒适的程度停下来。就拿吃饭打比方,一个人吃饭吃饱了,自然就不吃了,但假如不准他吃,他就会有更强的冲动,饱不饱都想再吃一点。在那些被约束和被压制的关系里,人们做出一个违反规则的行为,也许只是为了证明“我可以”,即使这件事本身让他痛苦。当被允许了,他反而不想做了。一个人做出自我负责的决定,前提是他相信自己可以决定。没有人站在对立面,做不做都是为了自己。
2、思维实验:有一些变化,通过想象就可以发生。只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这么做了,会怎么样?”它们是一些新奇的、从未尝试的可能性。不敢尝试,但想一想总是可以的。重点是“会怎么样”,特别是在人际关系里,别人会怎么反应?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把自己放置在真实的人际背景里,去推导一个行为引起的连锁效应。如果它造成不好的结果,我们要通过想象评估具体的损失是什么样的,而不是情绪先行的一个结论。这就是一种改变。这种改变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你甚至不用真的去做,而你头脑里对这件事的判断已经变了)。结论变了,我们在关系中的位置也就变了。
3、授权:原理是你出于某种目的,让出一部分主动权,允许别人替你做决定。你当然也知道,这个权限是你授予他的,假如你不乐意,还可以再收回来。所以意识到授权,也就意识到了“最根本的权力在自己手里”。在一段非强制性的关系里,严格来说,别人对你做的事都包含了你自身的授权。有时我们其实是在“利用”这段关系,让我们既能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事,又可以声称这并非出自我们的本意,万一出了岔子,也可以说“都是他害的”。
4、问题引发的人际变化:一些明显被看作“问题”或“病态”的行为,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变化,同时有些变化是有好处的,这些问题是“有功能的”。如果确实带来了人际关系中的好处,这些好处是可以被保留的,同时更直截了当。比如,如果生病就能拒绝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妨试着直接用语言表达拒绝。这个小小的变化可以让问题的改善大大加速。好的人际关系不一定治病,但秘而不宣的人际诉求却足以让问题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