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农塑像面部各异,山西此地却最特别:黑脸为尝百草中毒面相

炎帝神农塑像面部各异,山西此地却最特别:黑脸为尝百草中毒面相

女娲娘娘生日当天,去了个地方,见了三位圣人——火云宫中的天皇伏羲、地皇炎帝神农、人皇轩辕。

《封神演义》原著中,称女娲娘娘是前往朝贺“三皇圣人”的。

商纣大战开启后,九龙岛名士——瘟神吕岳散下瘟疫,使西岐军民,都染上了瘟灾。

情急之下,西周名将杨戬遵奉玉鼎真人之命,初上火云洞,拜见三皇老爷,求丹取药。

伏羲对左边的炎帝说,申公豹违逆天意,扭转天心,助恶为虐,邀请旁门左道,实在可恨。还请御弟不辞辛劳,救济西岐。

神农先是交给杨戬三粒丹药,又来到紫芝崖,拔起一棵胡仙草,化解了西岐瘟灾。

“源易缘”留心发现,《封神演义》中,第三次提到火云洞和三皇圣人的是,西周大军来到潼关,遭遇潼关主将余化龙父子一家。

余化龙父子6人,对商朝忠心耿耿,一心镇守潼关,保家卫国。特别是余化龙的小儿子,海外学艺,学来的五斗毒痘最为厉害。

余德用法术将毒痘泼在了西岐城的四面八方,想靠此灭掉西周60万大军;传染疾病,再度使西岐百姓陷入痘灾之中。

生死存亡之际,还是玉鼎真人命杨戬二上火云洞

火云洞中,神农再次伸出援手,交给杨戬三粒救命丹药,又一次来到紫云崖,拔出一根紫梗黄根的升麻神草。有了破敌之方,毒痘之疹顿时全消。

通读《封神演义》,“源易缘”注意到,火云洞中炎帝神农曾出现过3次,都是为拯救西岐军民而出手,可谓善德之神,深受百姓崇敬,如今在全国各地也衍生出炎帝文化。

关于炎帝长什么样,许仲琳老师只是简单提了一句“披叶盖肩,腰围虎豹之皮”,再无详细描写。

中华民族以炎黄子孙为称,“炎黄二帝”中炎帝就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农炎帝”,黄帝则被称为“轩辕黄帝”,“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而炎黄二帝,也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爷爷在移山,奶奶在磨杵,奔跑的夸父,日行两万五;精卫衔石来,女娲把天补。是谁十载寒窗,头悬梁锥刺股;嫦娥舞广袖,后羿劲头足,俯首的神农,为民谋幸福……”

历史文化传说中,炎帝神农最先发现了五谷黍,并教会了百姓种植庄稼,拉开了华夏农业文明的序幕;

始祖神农到底是什么长相,由于炎帝神农生活在远古时期,年代久远,而汉字文明也不过数3千年,更是无有记载,无人知晓。

人们对炎帝神农的长相,都是凭着想象力和画师对上古时期的认知作画,传承至今。

“源易缘”注意到,从古建祠庙中的历史文化留传下来的炎帝神农相貌:有人将其塑造为慈祥老者、医者,也有人将其塑造成为威武大帝,更有人将其塑造成牛首人身的形象……

炎帝神农的面目各异,在山西晋城市的高平地区——炎帝陵,更有一处形象特别的炎帝塑像。

此处的炎帝圣像端坐于九龙椅,大殿四周是引人注目的36根盘龙金柱,圣像比山门还高出了24米,显得庄严神圣。

令人感到好奇的是,炎帝神农的塑像面目却是黑脸,全国文物寺庙中均为罕见。

相传,炎帝神农发现了光和热,使五谷得以孕育生长,被人们也称为“火神”。

按道理讲,《易经》五行文化中,火为红色或紫色,炎帝神农的面部应为红或紫色。为何此处的塑像别具一格呢?

在炎帝神农的生平感人事迹中,莫过于他“为解人间疾苦,尝百草,最后不幸毒发而亡……”

原来,后人为了铭记追忆神农拯救百姓亲尝百草而中剧毒的奉献精神,就将他中毒逝去时的样子,塑造成了黑脸的炎帝形象。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资料:《封神演义》、《中国神话》、《易经》、《中国民间传说》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炎帝神农塑像面部各异,山西此地却最特别:黑脸为尝百草中毒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