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象以观物

务实与务虚,大不必如此泾渭分明。从小到大遇到的人、经历的事,实实虚虚虚虚实实,很难看出它们个中的把戏。偶然瞧出一两个,沾沾自喜,不一会儿便又遭到虚假的痛击。于是徘徊,于是怀疑,循环往复,如临大敌如履薄冰却无法摆脱这种奇怪的宿命,仿佛一个亟需突破的瓶颈。都说四十不惑,但在观察朋友亲人时,不少时候觉得他们还是“惑”的,大概是当今环境不能与当初同日而语的缘故。先于时代之声而发未来之声,往往是凤毛麟角;更多,也让他人看到更多的,尽是人云亦云。他们遗忘了昔日一个个梦想和孩时的同理心,被价值和规则牵着鼻子走。

拓展到其他层面,不难看出创新的现状。被牵着走的思维,去做出何种突破性性创新会非常吃力,从理论到实践,从科技到文化,十年前如此,十年后亦如此, 以至于多少有固化之嫌——这种情形的形成与传统骨子里的保守文化有极大的联系,以及这些年的社会舆论的影响。呼风唤雨的信息流,虽流而凝,堵上了一道道超越的大门。开拓一项新事物、新项目,前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再者是看不见它的回收价值;如果是仿着别人,“一步一个脚印”,有前车之鉴,即便枯燥无味却瞧得见价值,躲得开地雷,很多人还是很愿意去付出极大的心血,自然也广受青睐,毕竟“价值”摆在那,“价值”体现为价格 ,看得见真金白银。

新加坡李显龙总理讲话还是客气的,并没有指名道姓某省某市,但他的那番演讲说辞一针见血,甚至还能读出他对中国的恨铁不成钢。应该是个人的错觉,也不是错觉,亦步亦趋到僵化的历史也不过近百年里在他国发生过,并非危言耸听。最是时光不饶人,历史车轮滚滚前行,无数英豪仿佛天上流星,绽放在那一刹那;转瞬即逝更像是是对无数平凡里透着不平凡气息的人们的恰切形容,即使相信大部分人不甘平凡。这时候,有合适的条件、有序的框架、完善的机制,供他们发光发热,再好不过。自上而下的激励强度越大,自下向上的价值回馈与其成正比,影响可以说是广泛而深远,且深入人心。当然,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面前,个人心态的调整都是挑战,更何况顶层设计者们所需的时间。

上个学期末,一向忙得也闲得发慌的辰总忽然在大中午突袭,聊天的主调也挺猝不及防——直指学生时代的记忆。很不幸没能接住他的话题,只得硬生生地转而言它。特别是当讲到了他的工作的枯燥和复制粘贴,他毫不掩讳了对“螺丝钉”式工作的不满和排斥,也谈到了我们兴趣的交集。其实早在一年前认识时就发现,他较之常人能更好地选择各种方式排解内心的苦与伤,而这一点的前提就是拥有自己的热爱,他至始至终没有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忘却,不由得令人敬佩之至。“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鲁迅先生的这句诗至今还是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无论顺境逆境,不忘记自己所热爱的,所追求的理想,足矣。过得真快啊,CC从平台的试运营转正成正式运营恍然已经一年,一年里,想了很多,也写了很多,算是积淀吧,也是时候做出点符合自己的改变了,六月我们共见分晓。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象以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