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章——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循环往复。弱:柔弱。

有:有形物质,指有名称的物质。无:指无形之道。


循环往复,是道运动的特点。柔弱,是道作用于万物的表现。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本章强调的是道的特点,就是循环往复,以柔弱作用于万物,道就是这样无时无刻不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宇宙万物都处在其支配中,从而无中生有,由中产生万物。

而如果我们想要得道,就不应该持有一种张扬、强势的态度来对待万事万物,我们同样应该是微妙的、顺其自然,不骄不躁的,也应该是清心寡欲,隐而不露的。再进一步说,具体做法可以是:凡事不走极端,始终保持平和冷静,努力向上但是不要强求,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如此我们便顺应了“道”,道也会帮助我们。

道是物理,是规律,当然也是智慧。而这种智慧,产生于虚无宁静中。所以,一个人要想拥有这种智慧,掌握规律,得到道,就要自觉修养自己的心灵,让心处于宁静无为的状态,掏空内心,这样才能产生定力和智慧。

有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在非洲当地,人们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抓猴子的方法。猴子喜欢吃米饭,于是人们便弄了一个椰子,在上面掏出一个洞,然后放一些米饭进去,并用绳子或者其他东西将椰子固定起来。猴子为了吃米饭,便会伸手到椰子里面去。但是因为椰子洞大小刚好够猴子空手伸进去,一旦抓了米粒后,因为拳头比较大,就收不回来了,最后被猎人抓住。

其实,只要放弃米粒,就可以很轻松地把手收回来,但猴子就是舍不得把米粒扔下,只是想着拼命将握着米饭的手缩回来,最后米粒也吃不到,还被猎人抓了去。

有时候生活是必须放弃一些东西的,我们一定要学会放弃,不要过分执着那些难以企及的事物,换个角度去想,有时候反而可以得到更广阔的视野。

人生路上不要总是紧紧攥着拳头,适当松手,也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四十章——物生于有,有生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