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休止唠叨让孩子伤害更大—冯琴

                —— 读《做成功妈妈》分享

      在生活中,许多父母往往寄予自己的孩子过高的期望,总希望孩子处处听话,事事遂心。所以,一见到孩子就忍不住提醒几句,劝说几句,指点孩子的不足,经常性的重复说教便成了唠叨。唠叨孩子不要丢三落四,指责孩子犯错太多,抱怨孩子不争气等,这些让孩子不爱听的话很容易激起他的逆反心理。唠叨得多了,孩子大了就会夺门而出。唠叨往往是跟指责、批评、报怨联系在一起的,有时甚至讽刺挖苦,让孩子感到厌烦、丧失自信、降低积极性和做事的热情。如果是习惯性的喋喋不休,孩子会觉得无所适从,令父母的权威形象大打折扣。

事例一:

      小乔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了看课外书。放学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拿出课外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妈妈过来了,一看见小乔手上的课外书,就有些生气地说:“还看,还看,还不写作业!”小乔赶紧回答:“看完这篇就写,也就10分钟。”

      “10分钟,这可是你说的。”妈妈离开了不到3分钟,又过来了,说:“快看完了吗?不快点儿写作业,又要写到半夜了。”小乔心里有点儿烦,没有理她,继续看课外书。

      小乔听见妈妈继续在客厅里抱怨:“人家的孩子都是一回家就写作业,这孩子倒好,总是拿着没用的书看,作业写到半夜,时间不够了就胡乱应付,这成绩能好吗?”

      小乔听着越来越烦,妈妈不停地唠叨,课外书是看不下去了,小乔开始写作业,不到10分钟,就有种写不下去的感觉,满脑子都是妈妈唠叨的话语。

      其实孩子说好了10分钟后就开始写作业,妈妈应该相信他,等到10分钟过后如果他还没开始写,再提醒也不迟。放学回家要写作业,这个道理孩子是懂的。如果10分钟之后还没有写,妈妈的提醒会让他感到内疚的,这种内疚感会促使他很快改正错误。可是,这位妈妈太心急了,她不停地唠叨使孩子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终于超过了孩子所能忍受的限度,使孩子的内疚感消失,代之以厌烦和逆反心理

      事实上,不少父母为了减轻孩子沉重的功课压力,都很愿意辅导孩子做功课,通常最常见的是坐在孩子的身旁看着他学习,一会儿提醒他字要写得端正,一会儿又说那个字写错了。殊不知,这种做法只会招惹孩子反感,使他们坐立不安,无法专心读书。对于精神散漫,无法专注于书本的孩子,再多的唠叨和督促都不能奏效,反而会令情况恶化。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假若唠叨成了每日必奏曲,唠叨就毫无意义;假若挨骂变成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对任何的责骂都感到无动于衷,同时也会因此而丧失了自信心:甚至连说话都表达不清楚,而父母的责骂与劝告也会变得毫无数果。

      没有耐心的父母,常常会嫌孩子做事不仅慢吞吞,还做不好,由于看不顺眼,便不停地唠叨。唠唠叨叨地骂,会使孩子不愿意接近父母,父母也会觉得这孩子不可爱。

      现实生活中,爱唠叨的父母确实不少,特别是一些妈妈。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听父母唠唠叨叨,有的会说父母得了“嘀咕病”,更有的与父母顶撞,闹得大家心里不愉快。爱唠叨的父母要好好想一想,孩子为什么讨厌你们唠叨呢?父母要做出怎样的改变呢?

(1)正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状态。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心理状态会不同程度地有所暴露。父母这时就要善于把平时对孩子的了解与孩子在谈话中的外部表现联系起来,细心地观察孩子的神情、言语、注意力和习惯动作的变化等,从而准确地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状态。

(2)以行动代替说教。当孩子怠惰、不专心读书,父母说教无效时,父母不妨停止语言的劝诚,改为行动处罚,施以适当的处分,让他反省自己的过失。如果父母看到孩子有悔意,就不要过多指责,受过处分后,孩子会改进的。父母还是少唠叨为妙,因为唠叨大多时候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家长在为自己的辛劳找平衡。

(3)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对待孩子犯的错,只批评一次。切忌抓住孩子的小错误不放,如果想要提醒孩子加深印象和记住教训,可以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就不会因无休止的批评和指责而心生厌烦、逆反情绪。

总之,父母关心孩子的一切都属正常,但如果经常在他们身旁督促,或喋喋不休,将提醒和劝告变成了干扰孩子的情绪,其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小感悟:

      相信作为父母的我们,都是无可避免地站在成人的立场去思考孩子的行为举止,孩子思维不成熟,行为自控能力当然不及成人,于是,总想让孩子快点长大,快点朝自己期望的方向前进,在成长的过程中过多的干涉,去拽去拉扯甚至喋喋不休地指责。孩子越来越过早地叛逆,过早地厌学乃至厌世。

      这篇文章希望能给我以及妈妈们敲一下警钟,我们静下心来陪孩子成长,每个孩子就是一粒种子,就看他是在哪片土壤里生存,是肥沃疏松的?是阳光充足温暖的?抑或是干燥缺水的?甚至是广袤无垠的沙漠……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休止唠叨让孩子伤害更大—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