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3】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目标与内容案例分析

【读书笔记3】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目标与内容案例分析

这是一节低年级识字课。我们可以发现,低年级识字课中,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的一些教学策略。

理解为先。积累与梳理要避免机械,就需要建立在对字词句理解的基础之上。理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这节课中需要是让学生认识这些树,是为了更好的识记树的名字,读写汉字。这节课有两个教学抓手,一是课本中的儿歌,二是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提取儿歌中提示的树的特点,这是在语境中加强理解。根据树的特点寻找图片,这是在情境中加深理解。通过语境、情境的帮助,学生对这些树木的形象,名字,特点印象深刻。学生在与老师的对话中还自觉链接了生活经验,勾连起生活中见到榕树的情景,这是在对语言文字进行精细化加工。合理的精细化加工,让多种信息融合集结成一个记忆组块,便于学生后续调用信息。

发现为要。语言文字的积累梳理必须由学生主动参与,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这节课中,善用“发现”之法,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发现一,学生通过全班共学,小组合作等方式,自主将树的特点与图片对应,并说明这样对应的理由,将发现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来。发现二,认读本课需识记的八个形声字,自主发现形声字构字规律,在教师提问,追问下,学生逐步发现三种不同的形声字构字规律:声旁与汉字读音完全相同;声旁与汉字读音相像,声调不同;声旁与汉字韵母相同。2022版课标要求“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这一课的教学,将上述要求落到了实处。案例的第一片段实际上是在让学生随文识记生字。第二片段采取的是集中识字的方式。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并举,学生初步领悟汉字构字是有一定规律的,这样教学也隐含着对学生初步的分类梳理汉字能力的培养。

拓展为辅。汉字的积累与梳理需要适度的拓展。识字教学在哪些地方需要拓展呢?拓展之一是汉字溯源,这是汉字文化的拓展。在这一课学习到“杉”这个生字时,由学生的疑问“杉不是形声字”,老师为学生讲解了《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中有关“杉”这个字的读音和意思,像讲故事一般,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教师这样的拓展,既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又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拓展之二是在学习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之后,让学生用形声的特点试着去认读其他不认识的树的名字。这就是2022版课标第一学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所要求的“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运用刚学习的知识,对知识本身是一种巩固,同时也锻炼了独立识字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3】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目标与内容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