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考研失败,焦虑了

成绩昨天就出了,由于比预想的能想到的还低,泪眼之后,还是要分析一下促成其的原因

1.主要也最表面的原因。考试状态,发烧(特别是晚上)三天考试的后两天都没睡好,考试之后免费给做一次单管核酸,核酸结果是之后的四天半才出(我一度怀疑肯定是阳性了)但最后结果显示是阴性。但无论怎样,疫情一放开的这次考试,阳性学生包围着我的考场,真真切切的影响到了我的考试临场状态。(作为一个还没工作的学生,所处地区一直低风险的年轻人,除了封校外,我还真没能意识到疫情真正的冲击,这次考试大抵是了。

2.两门专业课分数给的比预想的还要低,真的挺低,我把这归结于,自己的考研选择,也是主要的原因。我是二战,两次都是工程管理专业跨考建筑学。要问其原因,没有多喜欢建筑学,甚至在决定跨考前,我都不了解建筑学到底是个什么专业。起初提前准备的是本校的土木工程(报考工程管理硕士需要工作经验,应届生考不了的)。只是在第一次备考时,大三下学期的5月份,数学题目练习的处处碰壁,又因为回忆到高考数学的失利等,我怕了,心慌了,思考了几天后,我决定找一个相关的不考数学的工科专业。哎?现成的还真有哦,建筑学,居然考两门专业课,一门理论一门画图,上了大学后,我发现我还挺喜欢背诵跟画图的,那这不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专业吗?从此,我的异途开始了。

众所周知,建筑学考研跟土木考研毫不相关,这也意味着,在从6月份到12月份,我要重新准备,是的,挺任性的,勇敢也愚蠢。

不做过多介绍,第一次也是机缘巧合找到了大连某985高校建筑学辅导机构。也遵从其建议报考了这所某985,一样的,我没有想太多,我只是像着了魔一样,想远离考数学的土木工程,一股脑全身心地要投入到建筑学考研的学习里。

准备5个月,跨专业,双非冲刺985,这可能吗,我也觉得毫无可能,但是我真的着了魔一样,想着考不上可以调剂,调剂不上,可以二战。只要认真努力,按照计划学习,二战上岸985也是荣耀啊。不得不说,亲身体会,作为一个过来人,对于考研,真的选择大于努力,信息战很重要,跨专业需谨慎……

正题,那二战怎么样了呢,二战的择校那就更随意了。4月份决定二战以后,简单分析了一战的考试结果,我把原因归结到:基础太差,时间太短,不够努力等等之上,相信二战应该可以克服这些问题顺利上岸。并且自以为是的认为一战不上岸也在我的考虑之中,不以为意,自信且愚昧。

二战,也就是这次,择校是福建某211,毫无意外的,我的择校标准仅仅只是考纲可以接受,地区不压分,考试专业课还是理论跟快题。够了,我这样想,放手努力就可以了,目标很明确了。记住,这就是考研误区,一个大误区,不去用心收集院校的信息,招收人数,报录比,复试线,录取最低分,两门专业课单科分,以及对应难度,真题,出题方向等等,有你吃亏的。

3.前两个主要原因导致的结果是,我按部就班,深入备考的海洋里,两耳不闻身外事,带着自以为准备不错的考试知识面到了考场(考前四天的订酒店风波,定了退,退了顶,又退又定,也挺让人心烦的)。

第一科政治,引以为豪的政治,从自我感觉良好的选择题转到到主观题的时候,突然背诵的内容大多都想不起来了,傻掉了,主观题写的很烂不说,还有一个5分小题没时间写了,是的,我政治没做完。

第二科英语,由于酒店离考场很远,中午找了个地方随便休息了下,考试时写了作文以后,感觉也是头好懵啊,阅读看不懂了,排序题也不会排了。当时就意识到这次考试自己的状态突然好差,结果有可能凉了。

晚上开始发烧,自然也没睡好,但无论怎样,第三科建筑理论课仍然是要去的,状态再差,毕竟准备的还有有底的,我这样想。说实话第二天早上的这门专业课,除了当时状态不太能添字添句,但其实关键内容上都能写得出来,自以为做的还蛮好,结果居然给了90分,好吧。真没想到这所211已经卷到压分的程度了。

第四科,在第三天早上,考六小时建筑快题,快题题目跟去年真题大为不同,跟前面也相差甚远,又加重了我这个状态不佳的跨考生的思维负担。考试过程也记忆犹新,考生要求带着口罩,我一直在流鼻涕,本想着摘掉口罩方便擦鼻涕,却被监考姐姐温柔告知,要我带上,还要求带好。我只是讲诉事实,没有抱怨她的意思,我尊重她的工作,对于我这种阳性行为的考生,更应该带好口罩吧。但是,无论怎样,摘一下口罩,擦一下鼻涕,把纸放一边,戴上口罩再调整好,两三分钟一个循环,持续六个小时的考试,这耽误了我不少时间,呼出的感冒热气还会让眼睛起雾,或许加上自己的水平一般,此快题,没有时间上完完整的颜色,最重要的版面,轴测图跟总平面图的色彩只寥寥几笔,或许还有些不算重要的小细节没有补,六小时一到只得交卷。这个时候我知道这次考试又砸了,但也不能就地痛苦悲号吧,缓缓的走出考场,打车回了酒店。你猜最后成绩多少分,给了我60。

回忆27号当天晚上,我b站刷到了徐涛老师的直播预告视频,徐涛老师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我也不例外。在微博直播中,徐涛老师安慰了一下我们这届考生,之后我按着推荐购买了两本由徐涛老师本人著写的<历史的面孔>,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从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中,缓解一下我这种青年人的迷茫。

昨天查分之前,两本《历史的面孔》已读完,从容闳,梁启超到顾维钧,杨步伟,再从林则徐,张謇到辜鸿铭,林徽因……再结合一年半的考研政治辩证法的学习,我应该看到自己更深层次不足的东西,从失败的现象里究其本质:有些时候,选择大于努力,成事在天,人在于天地,沧海一粟……大道理如此,归结于现实,考研可能不适合我那懒惰的性格,懒得想太多,懒得打信息战,可能不太契合喜欢分析问题,自以为是的我,我的考研,或许从择校起,或者跨专业起,甚至决定要考研起,就决定了我此刻的考研结果。我想了想,或许考研不适合我,又或者说我不是考研的料,但是我也不会就此低沉,天无绝人之路,我现在的打算是,先投投简历,是时候接受现实,拥抱当下了,不能只活在自己的象牙塔里,一个求学学生的舒适圈里,我曾经想把工作就业,接触社会放到了计划中的研究生阶段去执行,这次考研结果真正让我认清了现实是多么复杂,我还以为生活就是努力按着计划去过活,就像游戏里升级打怪一样,今天拿了a材料,明天拿个b材料,后天拿个最后的c材料,然后按照a+b+c=d既成的理想公式得到d的结果一样简单。

是了,也没关系,这就是成长,所谓的考试失利,相比那些真正发生生活意外的冬泳怪鸽诸类的,他们尚且依然热爱生活,真正的英雄主义大抵如此。这样,我的大好年华才刚刚开始,年轻人,共勉前行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战考研失败,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