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9日对“已阅测试用例设计相关文档”总结
自从10月16日建立博客以来,通过网上涉猎技术博文12篇,按照内容分“知识点”、“测试思维”两类。知识点,要熟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出来用;测试思维,要思考,要去深化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指导自己的测试工作。
一:知识点
1)网站测试点;2)网站测试分类;3)软件测试面试答案整理;4)软件测试工具;5)十大负面而是用例;6)表单测试用例归纳与总结;7)运用因果图发设计象棋中马行走路线的测试用例;8)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二:测试思维
1)浅谈功能测试用例模板;
归纳总结关键点:ID、用例等级、预置条件、操作步骤,期望结果、执行结果
2)设计测试用例的四条原则;
归纳总结关键点:1>单个用例覆盖最小化;2>测试用例替代产品文档; 3>单次投入成本(用例)和多次投入成本(执行); 4>使测试结果分析和调试最简单化;
3)测试用例是否应该包含所有的细节;
归纳总结关键点:人们不能想看待测试工具一样来看待测试方法的优劣,测试方法是可以通过变通的方式结合不同方法的优点,开展测试工作。测试用例的编写可以分两个部分:
1>一部分描写测试用例执行者所应遵循的程序操作过程;
2>一部分描写操作中需要使用的测试数据;
这样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测试数据的设计和准备上,不用再对原本在多个用例中重复出现的操作过程多次描述。
4)有效的用例编写规则;
归纳总结关键点:
1>用例的编写者:组织2到3人的编写团队;或者分多个2到3人的编写团队,制定一个用例设计师;
2>用例的开发过程:首先开发用例概述,保存精力;以一种迭代的,宽度优先的方式开发用例;不在同一个项目中使用不同的模板;分批次的评审用例;适度停止用例开发;
为什么进行总结了,是应为我打算构造自己的用例设计知识体系,我把学习对象定在市面上比较有名的“领测”论坛,当我在该论坛上涉猎了这么2个周下来,我发现还有待翻阅的博文实在太多了,那么这么多博文该怎么吃透呢?算算时间:50X15=750篇,一天平均看3篇,我需要750/3=250天;一周看5天,我需要250/5=50周,OMG,需要一年那么久,我没有这么多时间!!!怎么办呢?方法就是:及时总结,一步步构造自己的设计知识体系,过滤重复的冗余的博文信息,不给自己死板的时间预算公式,要去和时间赛跑。就这么干,先尝试一段时间,回过头来咱们在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