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算管理怎么做?这6个步骤照着做!

当行业增速放缓成为新常态,如何让战略规划真正落地生金?怎样用数字赋能打破"预算不准

执行脱节"的管理困局?在存量博弈时代,预算管理早已突破传统记账功能,进阶为驱动战略落

地的破局利器。今天Coco就拆解预算管理的六大核心步骤,手把手教大家构建"战略-预算-绩效"的数字化管控闭环。从战略解码到滚动预测,从智能预警到动态调优,这套经300+企业验证的预算体系,正在重新定义资源配置的精准度。

一、预算拆解

由于很多收支科目都与销售额之间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因此采用销售额作为计算基准,同时结合目标利润率,计算出公司层的费用成本预算总包(即总费用成本=目标销售额*(1-目标利润率))。

1.销售额拆解

首先,借助历史数据,将公司层销售额目标和费用成本预算总包按照公司 - 店铺 - 月份 - sku的顺序进行拆解,先分店铺,再分月份,最后分到 sku,层层细化,最终计算出每个月每个sku的销售额目标和各项成本费用预算目标。

2.成本费用拆解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成本的拆解方法。

(1)直接成本拆解:原材料成本根据生产计划和材料消耗率,估算采购需求和成本。人工成本按工种、部门和项目,结合历史数据和预计涨幅进行拆解。

(2)间接成本拆解:制造费用包括设备折旧、水电能耗等,按照生产量或时间分配到产品。运营成本包括物流、仓储、售后服务等费用按业务量进重行分解。

(3)固定与变动成本分类: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如租金、设备折旧)和变动成本(如原材料采购、佣金),并单独拆解和优化。

(4)费用预算拆解:销售费用包括推广活动、销售团队开支按市场、区域和时间分解。管理费用根据部门功能和业务量,合理分配办公、行政、培训等支出。财务费用结合融资计划和贷款利率,估算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

然后将公司层销售额目标和费用成本预算总包按照公司-科目-店铺-月份-sku的顺序进行拆解,计算出公司层各预算科目占年总成本比,将年度成本费用预算总包拆解到各科目。

3.预实分析

最后,根据预算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异,按照月度-进度-年度之间的预实分析。计算当月预算值与当月实际值之间的差异,衡量当月目标的完成情况;计算当年截至当月的累计预算值与累计实际值之间的差异,衡量进度目标的完成情况;计算全年总预算值与当年截至当月累计实际值之间的差异,衡量预算完成进度及预算余额。

二、预算管理核心步骤

1、明确战略目标

预算是为实现战略目标服务的,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前,必须深入剖析内外部环境。从外部来看,要研究市场的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的动态以及行业政策的走向。从内部审视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包括技术水平、人才储备、资金状况等。然后明确年度和长期的经营目标,包括市场占有率、收入增长率、利润目标等。

2、确定预算范围

预算范围包括收入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资本预算等,覆盖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收入预算,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的波动、销售渠道的拓展以及产品定价策略等因素。成本预算涵盖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人力投入等方面的成本。费用预算包含销售推广费用、行政管理费用、研发创新费用等。资本预算主要针对购置大型设备、新建厂房、投资新项目等重大资本性支出。

3、收集历史数据

通过深入分析过去几年的经营数据,可以了解收入、成本、费用的变化趋势,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分析收入数据时,能发现收入在不同季节、不同产品线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本数据,可以了解到随着业务规模扩大,成本是如何变化的,是规模效应带来成本降低,还是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对于费用数据,能明确各项费用的占比和变动趋势。

4、制定预算编制方案

预算编制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预算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混合式方法,可以将整体目标逐层分解到各部门、团队和项目。既能保证战略方向的正确性,又能兼顾基层的实际需求,提高预算的质量和可执行性。

5、执行与跟踪

将预算目标嵌入到日常经营活动中,并通过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定期对比实际数据与预算数据,每月或每季度对收入、成本、费用等关键指标进行分析评估,确保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6、滚动调整

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如竞争对手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市场需求突然发生变化等,同时也要关注企业内部的重大事件,如新技术的研发突破、核心人员的变动等。根据市场变化和内部经营状况,动态调整预算,提高其灵活性与准确性。

三、预算管理如何提效?

按照上述思路来做,企业整体的预算把控就不会有大的偏差。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效率的,建议大家用上数字化工具,提高对预算数据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具体来说,数字化工具主要可以发挥以下这3点价值:

1、数据集成与分析

帮助整合多维度数据,涵盖盈利能力(全年净利润、全年销售净利润率等)、资金流动性(流动资金周转天数、流动比率等)、费用构成(各期间费用走势)以及净资产结构(全年净资产占比)等。通过这些关键数据的集中呈现,就能轻轻松松实现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实时整合,还能提供多维度数据分析支持,从整体视角把控企业运营状况,为预算管理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

2、自动化预算编制

自动化生成预算模型,大大减少了手工操作的繁琐和错误。同时,实现销售预测、成本分摊的智能化。在销售预测方面,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以及业务拓展计划等因素,精准预测未来销售额。成本分摊则能依据业务活动和资源消耗情况,科学地将成本分配到各个部门、项目或产品中,让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且高效。

3、动态监控与预警

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跟踪,一旦发现实际数据与预算数据出现偏差,便及时发出预警。例如,当成本超出预算阈值时,系统会自动提示相关负责人。方便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快速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下面,Coco以一张用FineBI搭建的全面预算分析看板为例,给大家演示下数字化工具如何赋能预算管理。FineBI是一款好用的国产数据分析工具,可以搭建自动化数据看板,实时监控数据指标,我上面提到的价值都能满足。下载链接Coco放在这里了,感兴趣的可以点击链接试用产品:帆软通行证登录

企业预算管理怎么做?这6个步骤照着做!_第1张图片

整张看板的搭建思路如下:

【1】分析思路

1、资金流动性

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在各季度波动明显,从一季度的 123.0 天逐步变化,到四季度升至 179.0 天,可以看出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不稳定,四季度资金回笼难度增大,可能影响企业资金的灵活调配和后续业务开展。

2、盈利能力

  • 全年销售净利润率为 66.20%,全年净资产收益率为 54.30%,显示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强。
  • 但从季度数据看,净资产收益率从一季度的 62% 下降到四季度的 45%,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在季度间存在下滑趋势,可能受市场环境变化、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

3、费用控制

全年费用占比中销售费占 19.42%,结合各期间费用走势折线图,可知各项费用在不同季度有波动,但整体相对平稳。需要关注销售费用等主要费用的变化,确保费用支出与业务增长相匹配。

4、财务结构

从全年净资产占比和净资产 - 其他图表可知,盈余公积等各部分在净资产中的占比情况及季度变化,反映了企业净资产的构成和变动情况,有助于评估企业的资本实力和财务稳健性。

【2】决策指导

1、资金管理决策

鉴于四季度流动资金周转天数较长,企业可在数字化管理系统中设置应收账款催收预警,实时监控款项回收情况;同时,优化库存管理模块,根据销售数据预测合理库存水平,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流动性。

2、盈利能力提升决策

  • 基于较强的盈利能力,利用数字化营销工具,结合市场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加大市场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销售收入。
  • 针对盈利能力季度下滑问题,在成本管理模块中深入分析各成本项目,找出成本增加的环节,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如优化采购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以维持和提升盈利能力。

3、费用预算决策

依据各期间费用走势和占比数据,在数字化预算管理系统中灵活调整费用预算。对于销售费用,可根据不同地区、产品的销售贡献,合理分配预算资源;对于其他费用,评估其必要性和效益,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每一笔费用投入都能带来相应回报。

4、财务结构优化决策

根据净资产结构数据,在数字化财务管理系统中模拟不同的利润分配和资本运作方案,评估对企业净资产结构和财务状况的影响。例如,若盈余公积占比较高,可考虑转增资本或进行合理的投资,优化企业财务结构,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预算管理从财务部门的数字游戏升级为驱动业务增长的战略工具,企业才能真正实现"用数据说话、靠算法决策"的数字化管理转型。预算管理的六大核心步骤构建了从战略解码到动态优化的完整闭环,而FineBI等工具的深度应用,更将预算响应速度从月级提升至分钟级。建议企业立即启动三步行动:完成战略目标与预算指标的映射校准,建立关键业务场景的预算模型,部署智能化的预算监控仪表盘。点击下方链接获取文中同款预算分析模板,大家可以一起动手试试,让企业的每一分投入都精准指向价值创造。帆软通行证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数据,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