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缺陷)管理是软件测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合理的 Bug 管理流程可以高效跟踪、修复和验证问题,确保软件质量。Bug 生命周期(Bug 状态)描述了 Bug 从被发现到最终关闭的完整过程。
Bug 管理一般包含发现、提交、分配、修复、验证、关闭等阶段,通常在缺陷管理工具(如 JIRA、Bugzilla、禅道)中进行。
1️⃣ 发现 Bug → 测试人员执行测试,发现异常
2️⃣ 提交 Bug → 在 Bug 管理系统中记录 Bug(描述、严重程度、重现步骤)
3️⃣ 分配 Bug → 测试经理/开发负责人将 Bug 指派给开发人员修复
4️⃣ 开发修复 → 开发人员分析原因并修改代码
5️⃣ 回归测试 → 测试人员验证修复是否成功,并测试相关功能是否受影响
6️⃣ Bug 关闭 → 如果 Bug 修复并通过验证,则关闭 Bug;否则重新打开
Bug 生命周期描述了 Bug 在整个管理流程中的状态变化。以下是常见的 Bug 状态:
Bug 状态 | 说明 |
---|---|
New(新建) | 测试人员发现 Bug 并提交到系统 |
Assigned(已分配) | Bug 被指派给开发人员进行修复 |
Open(处理中) | 开发人员开始分析并修复 Bug |
Fixed(已修复) | 开发人员修复完成,并提交代码 |
Pending Retest(待回归测试) | Bug 进入测试等待回归 |
Retesting(回归测试中) | 测试人员验证 Bug 是否修复 |
Closed(已关闭) | Bug 通过测试,确认修复无误,正式关闭 |
Reopen(重新打开) | 如果 Bug 仍然存在或修复不完全,重新打开 |
Rejected(被拒绝) | 开发人员认为 Bug 不是问题(如非 Bug、需求变更) |
Deferred(延期处理) | 由于优先级或其他原因,Bug 被推迟修复 |
Duplicate(重复 Bug) | Bug 与已有 Bug 重复,不再处理 |
New → Assigned → Open → Fixed → Pending Retest → Retesting → Closed
↓
Reopen(Bug 仍然存在)
↓
Deferred(延期)/ Rejected(被拒绝)/ Duplicate(重复)
为了让开发人员快速定位 Bug,Bug 提交时应包含:
✅ 确保 Bug 记录清晰完整,便于开发快速定位问题
✅ 合理评估 Bug 严重性与优先级,确保高优先级 Bug 及时修复
✅ 回归测试要全面,避免修复一个 Bug 产生新问题
✅ 定期分析 Bug 数据,找出系统薄弱点,提高代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