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从业五年的十四条经验-感想批注版

原文来自 http://www.oschina.net/news/39728/14-lessons-after-five-years-of-professional-programming

1. 当性能遇到问题时,如果能在应用层进行计算和处理,那就把它从数据库层拿出来。排序和分组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应用层做性能提升总是要比在数据库层容易的多。就像对于MySQL,sqlite更容易掌控。

这是仅次于直觉的选择,当性能问题的时候,第一感觉肯定是加机器加硬件,然后就到根据业务逻辑拆分数据结构,在应用层提高速度。优点是比较直接,在一定程度上是个好方法;缺点也同样明显,会提高应用层的复杂度和减低可维护性。

2. 关于并行计算,如果能避免就尽量避免。如果无法避免,记住,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如果有可能,尽量避免直接对线程操作。尽可能在更高的抽象层上操作。例 如,在iOS中,GCD,分发和队列操作是你的好朋友。人类的大脑没有被设计成用来分析那些无穷临时状态——这是我的惨痛教训所得。

最新的语言,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似乎是个好方法,越是抽象层次高,那么针对业务的解决能力就越大。这需要权衡,抽象层次越高,意味着底层离得越远,编程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另外是有些底层问题也是无法从高层解决。

3. 尽可能简化状态,尽可能局部本地化。适用至上。

以用为本的说法,无可厚非。但是没有什么指导作用,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很多时候解决方法只有一个,选择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4. 短小可组合的方法是你的好朋友。

但是可组合的组件越来越多,你会很混乱。

5. 代码注释是危险的,因为它们很容易更新不及时或给人误导,但这不能成为不写注释的理由。不要注释鸡毛蒜皮的事情,但如果需要,在某些特殊地方,战略性的长篇注释是需要的。你的记忆会背叛你,也许会在明天早上,也许会在一杯咖啡后。

注释不是文章,如果明天早上你需要这个文章,不如记到本子里面。注释是要提醒“人”,达到这个目的就行。注释更新是个问题。

6. 如果你认为一个用例场景也许“不会有问题吧”,它也许就是一个月后让你在发布的产品中遭受惨痛失败的地方。做一个怀疑主义者,测试,验证。

这是废话,如果无论如何还是“这肯定有问题”,那么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系统可以上线使用。

7. 有疑问时,和团队中所有相关人交流。

在任何时候,都要和团队交流。

8. 做正确的事情——你通常会知道这指的是什么。

找出正确的事情,已经是成功一半了,但是很多时候问题就是在找出正确的事情。

9. 你的用户并不傻,他们只是没有耐心理解你的捷径。

不是绝对,用户的耐心和感兴趣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所以给用户更多的兴趣,比纠结于用户到底有多少耐心更重要。

10. 如果一个开发人员没有被安排长期的维护你们开发的系统,对他保持警惕。80%的血、汗、泪水都是在软件发布后的时间里流的——那时你会变成一个厌世者,但也是更聪明的“行家”。

用人不疑,对开发人员的“警惕”,使得大量的方法论,过程学,规章制度大行其道。可是最终,开发人员也是人,只要用心对待,人还是能和人沟通和理解的。

11. 任务清单是你的好朋友。

时间管理是程序员最有力的工具,也是人类最有力的工具。

12. 主动让你的工作更有乐趣,有时这需要你付出努力。

的确,努力工作和努力改善工作,是同等重要的。

13. 悄无声息的崩溃,我仍然会为此从噩梦中惊醒。监控,日志,警报。清楚各种的假警报和不可避免的感觉钝化。保持你的系统对故障的敏感和及时警报。

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程序员是具创造力的人群,而不是消防队的警铃。

14. 复杂是大敌。

不复杂,怎么面对日益膨胀的人员架构?^_^

 

你可能感兴趣的:(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