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德口有神龟石
古人云:“夫贺兰者,头头是道”。然而贺兰山究竟有多少个山口通道,历代文献记载众说纷纭。诸如:《秦边纪》说:“口巨者三十有七,小者复一十有奇”;《嘉靖宁夏新志》说:“谿径可驰入者五十余处”;清《定远营记》碑刻则载:贺兰山有“七十二之要隘”。据近代人统计,贺兰山的山口,自北端的宁静口、镇北口、韭菜口至南端的崇庆口、小关儿口有三十八个较大的山口。山的西侧自北而南有归德口、大风口、句驿墩口、杀虎墩口等三十一个较大的山口。以上都是见于记载的。其实与山上放羊的老乡们聊聊,他们会扳着指头说出百十来个沟谷口隘的名称和位置来,什么偷牛沟、白胡子沟、草渠沟等。
此处单说归德口。归德口,又名归德沟、龟头口、龟的口,在宁夏平罗县崇岗镇潮湖村境内。远望象只高背龟,伸头向东而立,故名神龟石。
传说很久以前,贺兰沟尽头的贺兰山主峰是有一眼水潭的平地,一头大龟常到潭边饮水。贺兰山隆起时,水潭随山升高,大龟便爬坡上水潭。后来,山峰越来越高,山坡越来越陡,大龟爬上峰顶饮水越来越困难,几次从山峰上跌落下来,每次摔下时都会形成一条沟。 从山上滚下来形成的一条沟叫“滚着沟”,把尾巴都摔得缩进去的一条沟叫“缩尾沟”,滚得叉了气的一条沟叫“叉气沟”,跌下去很长时间都不能动弹的一条沟叫“龟的沟”。于是,贺兰山从南到北的几道大山沟都有了名字。
后来,人们感觉这些沟名不好听,便将“滚着沟”改为“滚钟沟”;“缩尾沟”先改名“宿嵬沟”,后又称为“苏峪沟”;“叉气沟”改名“插旗沟”;“龟的沟”改称“归德沟”。各沟谷通往山外的山口便被称作滚钟口、苏峪口、插旗口、归德口。
最后一次,大龟终于爬上峰顶,但在潭边饮水时,不小心跌入潭内,大龟急忙用前爪扣住潭边巨石往外爬,用力过猛,把水潭东边豁了一个大口子,潭中水便开始下泻,大龟顺水势滚落下来,摔到这里。大龟滚出的一道沟便称为“豁了沟”,时间一长,又传为“贺兰沟”。
主峰上的大水潭经年累月地往沟里流水,不知过了多少年,水流干了,山顶上露出一个沙锅状的大坑,于是贺兰山最高峰就被起名为沙锅洲。 沙锅洲虽然没水了,但锅底泉眼向下穿过石隙流入谷底,在这里涌出。大龟见身边有水,便永远蹲在这里,不再离开远去。
当然,这都是民间传说,他姑妄言之,你姑妄听之,不必当真。
龟头沟(归德口)也是战略要地,明代在这里修筑了长城和烽火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石头砌的烽堠耸立在沟口的山包上,向我们述说着过去了的历史……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残元势力吉囊带领10万骑兵在贺兰山西麓腹地安营扎寨,先后3次进犯镇远关、沙湖等地,都被明军击退。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的一天夜里,吉囊带人马从贺兰山打碾口(今大武口)入侵,与宁夏总兵王效、副总吾任杰、游击将军郑时、冯大俭的的人马展开一场血战。战场上,明军分4路冲入敌阵,直杀得敌军人头乱滚。吉囊眼见无法取胜,便向西北方向狼狈逃窜。时人唐龙有诗赞曰:“月明胡骑遁沙场,诸路交驰羽檄忙。共有肤功腾幕府,喜将工一捷献明光。帐前鹤唳榆荫碧,鞴上鹰飞草色黄。闻道虏中饥食马,人人惊说汉兵强。”(《打磴口之捷》)
嘉靖十八年(1539年),吉囊又率兵侵占打碾口,又一次被总兵任杰击败。这引起了嘉靖皇帝高度重视,便选派右副都御史杨守礼巡抚宁夏。杨守礼先后巡视了承天寺、海宝塔、大水口、汝箕沟、打喂口等。在打磴口,他写了一首诗:“打喂古寨黄尘合,匹马登临亦壮哉。云逗旌旗春草淡,风清鼓吹野烟开。山川设险何年废,文武提兵今日来。收拾边疆归一统,惭无韩范济世才。”(《入打喂口》)同时上奏皇帝,建议修复打喂口及附近的城障墩台。第二年(1540年),嘉靖准奏。如今龟头沟口的古长城和烽火台,就是那时修筑的。
龟头口烽火台,全部用石头砌成,高约8米,长13米,宽12米。前些年有人炸山取石,殃及烽火台。现在的烽火台,只留半边身体,伫立于此,连同附近逶迤的长城,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龟头沟内还有一支分沟,叫钻洞沟,景奇岩险。其中有两块巨石,立于山顶,俨然一对仙鹤,当地人叫它“仙鹤峰。关于“仙鹤峰”,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很古很古的时候,贺兰山龟头沟住着一马姓人家,只父女二人。父名马义,女名马兰以挖蘑菇和药材为生。有一年,马义带女儿在山坡上开了百余亩荒地,种植山桃。这种山桃专治咽喉不适和支气管炎。第三年便开花挂果结桃了,周围的老百姓吃了马家的桃子,原有的咽喉不适和气管炎都好了。所以人夸这山桃是“仙桃”。当地有一外号叫“恶狼”的恶霸见此红了眼,硬说这是他家的园子。马义与其理论,被活活打死。马兰抱着父亲的尸体哭得死去活来。这时,正巧天宫金童驾祥云路过此处,听到马兰悲伤的哭声,知道了这里发生的一切,内心万分气愤,一怒之下,便打死了“恶狼”。同时又帮助马兰料理完丧事,一起挑水浇园、摘桃卖桃,由此产生了爱情,把回天宫的事忘了。半年后,玉皇大帝知道了,便派人将金童招回天宫关押起来。马兰每天站在山峰上翘首盼望丈夫早日归来,时间一长,便化作一只巨大的仙鹤。金童也思念马兰,屡屡哀求玉帝开恩,允许他们夫妻团圆。玉帝一怒,用仙杖将金童打下天宫,金童回到龟头沟,也化为一只巨大的仙鹤,立于峰顶,与爱妻相陪相伴,直到今天……
龟头沟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叫十三潭,每潭都有泉水流出这在干旱缺水的西北山地,十分难得。据说这十三潭早年无水,水全从沟里流走了。有一年,天上的七仙女路过这里,见景色幽美,便停下来游玩,同时想洗泉水澡。但山沟并不隐蔽,于是在隐蔽处修了7个小石坑,并求东海龙王帮忙将水注入其中。东海龙王在注水时,也将原来的13个石坑都注满了水。刹时,20个石坑水流不断。正当7位仙女沐浴之时,忽被7个色鬼看到,欲行非礼之事。7位仙女各吹一口仙气,7个色鬼立即化作7块石头滚下山去……
十三潭第一潭之上是石桥,潭与桥中间是石阶,经千年山洪冲刷,光滑难登。在十三潭左侧陡峭的山坡上,分布着7个小石潭,这就是“七仙潭”,由上而下依次排例,有一泉水,依次流过“七仙潭”,才能流向山谷之中。从“七仙潭”可爬上“蛤蟆峰”,从上向下观望,确实是一幅迷人的山水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