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和 kik,山寨产品的欲说还休

Kik  出现后,国内山寨磨刀霍霍,同类服务大量涌现。

据我们所知,目前类似于 kik 这种网络短信(即通过网络而不是运营商发送短消息)的国内服务就有雷军系的米聊,盛大的 kiki,还有腾讯的微信,速聊,闪电聊等等。

模仿产品和原创产品的关系很有趣。一种是直接套用了其理念,并在其基础上完善功能以期超越。比如米聊就在 kik 的基础上大幅增加了各种功能。它基本把 kik 的所有功能和理念都完全承袭。对于我这样的 kik 爱好者,除了在增加朋友的时候感觉稍有不便外,剩下的可能就是界面和心态的适应性问题——使用 kik 你会感觉还是酷的,但是米聊只能给人影子的感觉,而且软件的配色方案我感觉也很不舒服。

另外一种似乎则是试图在理念上更多去掉山寨内涵。这里,我想说的是微信。它界面布局和各类按键的设置几乎和 kik 一样。虽然 iOS 上面的软件很多布局都有类似的理念,但是熟悉 kik 的人,我想仍然会认为微信在形式上山寨得比较彻底(当然,盛大的 kiki 则在 logo 和名称上山寨得很彻底了)。

微信的消息功能扩展到了图片,所以它把这个产品定义为:更快速的短邮。微信看到了网络短信的产品需求,但是对产品的认知和核心理念上却和 kik,米聊迥异。在它的说明中,我惊讶的看到他们对信息已阅状态的处理:

我如何知道对方是否阅读了我的信息?

无法知道。是否已读的状态信息在我们看来是属于个人隐私,我们希望给您一个轻松自由的沟通环境,因此我们不会将是否已读的状态进行传送。

任何沟通类产品,能降低沟通成本应该就会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kik 的已阅状态无疑是这个产品最重要的创新,而集成了 IM 的打字状态,无疑也是一个提供更全面和迅速沟通的必备要件。这些细节的创新,实际上是颠覆了沟通的方式——让沟通方式本身也成为沟通和反馈的一个部分。这些当然也是 kik 能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但是一个明显基于  kik 产品所延生出来的模仿类产品,居然放弃了原创产品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实在是匪夷所思。如果微信能利用腾讯强大的系统平台,提供一个不同形式的短信(更快,更直接),一个不同形式的邮件(更短,更简单),无疑,它仍然还是具有重要价值:

排除安全性的考虑,毕竟国内的服务器更快。重要的是,微信如果能实现和桌面 qq 用户的信息互通,实现和腾讯微博的消息集成,在整体平台上实现简单,快速,一致的沟通,那甚至会实现更大的颠覆,目前的米聊,kiki,kik 这样的产品只会更加边缘化。这样的进程我相信一定也会到来。而让我感觉比较兴奋的,是微信也支持了 Symbian S60 V3。这样无疑能让朋友能更多的加入这个阵营了。

但是沟通方式的多平台集成,仍然无法产生沟通方式本身所提供的沟通价值。微信山寨了皮毛,却丢弃了最重要的创新。

新的技术的产生让横亘在人和人直接的阻隔消融,网络的沟通也能及时知道反馈,我们注视自己的手机屏幕,就可以知道对方是否关切着我们的话语,而不是等待朋友的延时的回复,也无需更多担心网络速度和信息的缺漏。

朋友是否阅读了你的消息,真的是“个人隐私”吗?有这样想法的人,无疑忘记了交流的意义。朋友间的交流是沟通,不是偷窥——隐私本来就在这个场景下无语无力,谁都不会喜欢单向的沟通,没有任何反馈的沟通。

微信应该要有更大的作为,我不知道是否出于自己是一种模仿产品,所以才在最终产品表现出了一种欲说还休的纠结。但是这样的纠结,实在不利于真正好的产品的出现——一个更好的产品,才能真正去掉山寨的标签。微信如果要真的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还是放弃这种反沟通本质的“隐私”理念吧。躲在“金鱼缸”后面看世界,貌似安全,隐私,实际上增加的却只是沟通的成本。

我想,这并不是一款好的沟通类产品所应该具有的理念,甚至,不算是好的山寨理念。

#延伸阅读:

Kik,为什么我会需要如此简单的社交短信?

Kik messenger 和 Textie,沟通的价值

【ifanRank】 2010 年度最佳应用:Kik messenger

© streetsmart for 爱范儿: 拇指资讯小众讨论, 2011. | Permalink | 36 comments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Kik, kiki, 微信

无觅猜您也喜欢:

Kik 的黑莓之路全面受阻,隐私再一次成为幌子?

Kik:快速增长,更多功能

Kik Messenger 在本周爆发,冲到排行榜首位

Kik 用户已达 300 万,将支持彩信和群聊
无觅

你可能感兴趣的:(APP,微信,云/Web,范物闲谈/Talk,Kik,k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