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人生

        蓦然回首,自己貌似已经不算年轻,回顾这些年与代码相伴的日子,感触良多,或许在这样一个技术社区里谈人生感悟有些与氛围格格不入,但为什么不呢?同者和之,异者就当消遣吧。

        我在IT行业晃晃悠悠8年了,不上不下,我经常在想,代码和技能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讲,意味着什么?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一种高于人群又潜入内核的优越感?还是纯粹的自我价值体现?

        有时候,你是不是看着众多的人使用你的“产品”有一种操控一切的快感?有时候你是不是轻松解决很多人束手无策的问题,享受那种被仰望的成就感?有时候,是不是老板也需要陪着小心看你的眼色?

       上面是光鲜的一面,反之,有时候,是不是看着别人花前月下、灯红酒绿而自己面对枯燥的字符;有时候,因为睡得太晚而被家人关怀的抱怨;有时候,因为不善表达而被他人误解;有时候,干脆把自己封闭在代码的世界里不去理会花花世界里的纷纷扰扰;

        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讲,以上的经历我们都或多或少会有的,我们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如果var 成功=白,失败=黑,那我们大多数程序员就=灰,就那么不好不坏的活着,除非资质或者运气太差,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拿太低的工资,也过着尚算体面的生活,只不过那林立的钢筋大厦,洁净的写字楼,还有那些漂亮的前台MM往往都只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换了一拨又一拨;

        外人看我们,往往有两种很极端的情况,一种是觉得我们象一群不着边际脱离现实的科学怪人,一种是觉得我们是一群聪明并且智商超群的人,其实他们并不明白,其实我们的内心是桀骜的,以前我们总听人说程序员象妓女,我其实并不太认同,我觉得我们其实是一群文艺青年,资质人品好的家伙成了艺术家,普通的成了酒吧驻唱歌手,更惨的沦为群众演员,但不可否认的是,代码也是一种艺术!

        一个好的程序,可比普通的艺术品讲究多了,好比一幅国画,齐白石说:神韵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为欺世,太似则为媚俗。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幅好画即要象又要不象,画得不象说明功底差技法不纯熟,画得太象就是为了取悦不懂艺术的大众,也就是炫耀技巧,显得很牛B,却不知,画得那么象还有什么价值呢?去拍一张照片不是更省事?

        而对于一个好的程序来讲,我们都知道,即要看着好看(UI),又要用着顺手(UE),工作起来要快(性能),数据不能被非法获取(安全),以后要增加新的功能要很方便(可扩展性),不同的使用环境下要得到相同的输出和结果(兼容性),还要尽可能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架构)...

        一件好的艺术品往往出于一人之手,而除了一些牛人之外,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一堆人在做一件事情,这又涉及到管理及协作,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实话实说,目前国内的情况其实很浮躁,很少有人去关注所做的程序是不是好的,老板和项目主导者想的是怎么快速赚到钱,程序对他们来讲只是一件工具,工具好坏无所谓,能用就行,当然,这也是所谓中国制造的一致特性:低成本低质量高数量;

        而对于部分程序员来讲,也有一个不好的风气,过于追求那些新鲜时髦的名词,什么流行就追什么,有开源的就不会自己去开发,永远跟在老外的屁股后头,别人随手扔一块骨头,就扑上去疯抢,然后叨着骨头在国内找主人收留,可能说得有些重,但国内技术界的创新能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看着那些貌似闪亮光鲜的名词,哪一个属于中国呢?当然,这也是多个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与体制有一定关系。

        其实我真的很希望我们能静下心来,不只是追求技能上的东西,多从创新及业务需求用户体验的角度去思考,开源在中国这些年很流行,我们又真正为开源事业做了多少贡献呢?

        希望不只是拿来,也要给予,代码如此,人生也如此,在我本人的计划中,如无意外,在我下一个8年里,希望创造出一件真正的艺术品,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代码,感悟,人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