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s 共享session方式 session_start 慢 问题解决

       近几天php搭建了个新的运行平台,但出了个问题,就是显示登录状态的页面打开卡的时间有点长。这个很明显是读取会话状态的操作时产生,但就是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因为php方面有所改动,在访问会话时产生,很自然想到会不会是PHP的问题,或者NFS的负载高了?

       首先是重装一次PHP,换用原来一模一样的环境,问题依旧,再使用PHP性能检测工具,问题确实是出现在session_start()的时候。 是不是性能问题呢? 于是乎又是一番对NFS的检查,优化。。。均告无效。

  上网搜索,此类问题均被作为PHP BUG来提问 =。= 

      很偶然的情况下,我想,会不会是nfslock服务停掉了的原因呢?  启动服务后一切正常。哈哈。

      这才想起,做初始化脚本时,认为一般系统是不运行NFS的,当有需要时再开,因此关掉了很多认为少用到的服务。

 

 

关键字:Very Slow session_start on nfs-mount   Session_start Is Slow

 

 

另外有一种情况,运行PHP时,使用NFS方式测试性能下降明显,原因是open_basedir 的设置问题。单机环境去掉即可。或:     ../:./:/tmp:../../

 

 

 

至于设置多个domain,写多几行就行。

session.cookie_domain =abc.com
session.cookie_domain =abcd.com

 

 

 

 

 

 

 

 

 

 

 

 

服务器是使用session NFS共享方式实现了的!session NFS共享方式配置如下:

http://www.linuxdiyf.com/viewarticle.php?id=161086

 

首先,修改 php.ini的 session.save_path 选项修改如下:

session.save_path = "2;/tmp/php_sess" (去掉前面分号)

意为把session存放在 "/tmp/php_sess" 目录下,并且分成 2 级子目录,每级子目录又分别有 16 个子目录。


2.假设php的主目录为 /usr/local/server/php/,则新建一个文件 /usr/local/server/php/include/php/ext/session/mod_files.sh,其内容如下:
#! /bin/sh
# NAME
# mod_files.sh - Update of the php-source/ext/session/mod_files.sh
#
# SYNOPSIS
# mod_files.sh basedir depth [numberofsubdirs]
#
# DESCRIPTION
# this script creates the directories tree used by php to store the session files
# (see php.ini - 'session.save_path' option)
#
# Example: if you want php to store the session files in a directory tree
# of 3 levels of depth containing 32 directories in each directory,
# first, put the setting bellow in the php.ini file:
#
# session.save_path = "3;/tmp/session"
#
# Now create the basedir directory: 'mkdir /tmp/session'
#
# Then, call this scrip with the following arguments:
#
# ./mod_files.sh ./mod_files.sh /tmp/session 3 32

if test "$2" = ""; then
echo "usage: $0 basedir depth [numberofsubdirs]"
echo "numberofsubdirs: if unset, defaults to 16. if 32, 32 subdirs, if 64, 64 subdirs."
exit 1
fi

if test "$2" = "0"; then
exit 0
fi

hash_chars="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if [ ! -z $3 ] ; then
if test "$3" -a "$3" -eq "32"; then
hash_chars="$hash_chars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if test "$3" -eq "64"; then
hash_chars="$hash_chars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
fi
fi
fi

for i in $hash_chars; do
newpath="$1/$i"
mkdir $newpath || exit 1
sh $0 $newpath `expr $2 - 1` $3
done

 

3.设置为可执行之后,运行以下命令来创建哈希目录:

#cd /usr/local/server/php/include/php/ext/session/
#./mod_files.sh /tmp/php_sess 2 16


4现在,就开始设置 NFS 共享了。假定有3台主机,ip分别为192.168.0.1(主机名svr1)、192.168.0.2(主机名svr2)、192.168.0.3(主机名svr3),现在让192.168.0.1来提供NFS共享服务,配置 /etc/exports,加入如下内容:
/tmp/php_sess/ svr*(rw,no_root_squash) #(意思是:允许svr*所以的机器来访问)

 

5.然后重启 nfs 服务,即可对另外两台主机提供NFS共享了。
在 svr2、svr3 上执行以下命令来挂在NFS:
#mkdir /tmp/php_sess
#mount svr1:/tmp/php_sess /tmp/php_sess

 


按上面的配置完成 session NFS 共享,但是问题来了,
我在A服务器上使用PHP脚本如下:
sei.php(文件名)

session_start();
$_SESSION['ID'] ='ABC';
echo $_SESSION['ID'];
?>

然后在B服务下使用PHP脚本如下:
sei.php(文件名)

session_start();
$_SESSION['ID'];
echo $_SESSION['ID'];
?>

测试:A服务能正常显示ABC 但是B服务不能得到A服务访问的session,不显示ABC,显示全是空白。按道理说,按上面session nfs共享配置,我A服务产生了 ABC,我B服务器能自动读取ABC,应该也显示ABC才对啊!!(session NFS共享测试,是不是我PHP脚本有问题??)
大家帮帮忙。。。

 

 

 

 

 

 

=================================================================
nfs配置+优化+相关基本命令 

NFS配置步骤和优化(转载)
nfs配置                                          
1、NFS包

NFS需要5个RPM,分别是:
setup-*:    共享NFS目录在/etc/exports中定义
initscripts-*:   包括引导过程中装载网络目录的基本脚本
nfs-utils-*:    包括基本的NFS命令与监控程序
portmap-*:   支持安全NFS RPC服务的连接
quota-*:    网络上共享的目录配额,包括rpc.rquotad (这个包不是必须的)

2、基本监控程序

要顺利运行NFS,至少需要五个Linux服务,它们各有不同的功能,有的负责装载服务,有的保证远程命令指向正确的位置。这些服务通过/etc/rc.d/init.d目录中的nfs,nfslock和portmap脚本启动。下面简单介绍每个监控程序:

(1) 基本NFS
rpc.nfsd是NFS服务器监控程序,它通过/etc/rc.d/init.d目录中的nfs脚本启动。NFS监控程序还启动rpc.mountd装载监控程序,并导出共享目录。

(2) RPC装载
可以用mount命令连接本地目录或网络目录,但还需要一个装载NFS目录的特殊监控程序rpc.mountd

(3) 端口映射器
portmap监控程序只是定向RPC通信数据流,但它对于NFS服务很重要。如果不运行portmap,则NFS客户机无法找到从NFS服务器共享的目录。

(4) 重新启动与statd
当NFS服务需要中断或者重新启动时,rpc.statd监控程序和rpc.lockd在服务器重新启动之后使客户机恢复NFS连接。

(5) 锁定
通过共享NFS目录打开文件时,锁定可以使用户不能覆盖同一个文件。锁定通过nfslock脚本并使用rpc.lockd监控程序启动运行。

3、配置NFS

共享的NFS目录在/etc/exports中列出,这个文件控制对目录的共享。书写规则是:(每个共享规则一行)

共享目录 主机(参数)

例如:/mnt/cdrom *.abc.com(ro,sync) master.abc.com(rw,sync)

上面的规则代表将/mnt/cdrom目录以只读同步方式共享给*.abc.com域,并且以读写同步方式共享给master.abc.com主机。任何共享目录都要指定sync或async,也就是指定文件写入磁盘之前共享NFS目录是否响应命令。

下面是一些NFS共享的常用参数:
ro:只读访问
rw:读写访问
sync:所有数据在请求时写入共享
async:NFS在写入数据前可以相应请求
secure:NFS通过1024以下的安全TCP/IP端口发送
insecure:NFS通过1024以上的端口发送
wdelay:如果多个用户要写入NFS目录,则归组写入(默认)
no_wdelay:如果多个用户要写入NFS目录,则立即写入,当使用async时,无需此设置。
hide:在NFS共享目录中不共享其子目录
no_hide:共享NFS目录的子目录
subtree_check:如果共享/usr/bin之类的子目录时,强制NFS检查父目录的权限(默认)
no_subtree_check:和上面相对,不检查父目录权限
all_squash:共享文件的UID和GID映射匿名用户anonymous,适合公用目录。
no_all_squash:保留共享文件的UID和GID(默认)
root_squash:root用户的所有请求映射成如anonymous用户一样的权限(默认)
no_root_squash:root用户具有根目录的完全管理访问权限
anonuid=xxx:指定NFS服务器/etc/passwd文件中匿名用户的UID
anongid=xxx:指定NFS服务器/etc/passwd文件中匿名用户的GID

4、启动NFS

# service portmap start  
# service nfs start

或者
#/etc/init.d/nfs start
#/etc/init.d/portmap start
检查NFS的运行级别:
# chkconfig --list portmap
# chkconfig --list nfs

根据需要设置在相应的运行级别自动启动NFS:
# chkconfig --level 235 portmap on
# chkconfig --level 235 nfs on

另外,还需要查看系统的iptables、/etc/hosts.allow、/etc/hosts.deny是否设置了正确的NFS访问规则。

参考:
nfs-howto

nfs优化                                          

1.设置块大小
mount命令的risize和wsize指定了server端和client端的传输的块大小。

mount -t nfs -o rsize=8192,wsizevb=8192,timeo=14,intr client:/partition /partition

如果未指定,系统根据nfs version来设置缺省的risize和wsize大小。大多数情况是4K对于nfs v2,最大是8K,对于v3,通过server端kernel设置risize和wsize的限制

vi /usr/src/linux2.4.22/include/linux/nfsd/const.h
修改常量: NFSSVC_MAXBLKSIZE

所有的2.4的的client都支持最大32K的传输块。系统缺省的块可能会太大或者太小,这主要取决于你的kernel和你的网卡,太大或者太小都有可能导致nfs速度很慢。
具体的可以使用Bonnie,Bonnie++,iozone等benchmark来测试不同risize和wsize下nfs的速度。当然,也可以使用dd来测试。

#time dd if=/dev/zero of=/testfs/testfile bs=8k count=1024  测试nfs写
#time dd if=/testfs/testfile of=/dev/null bs=8k        测试nfs读

测试时文件的大小至少是系统RAM的两倍,每次测试都使用umount 和mount对/testfs进行挂载,通过比较不同的块大小,得到优化的块大小。


2.网络传输包的大小
网络在包传输过程,对包要进行分组,过大或者过小都不能很好的利用网络的带宽,所以对网络要进行测试和调优。可以使用ping -s 2048 -f hostname进行ping,尝试不同的package size,这样可以看到包的丢失情况。同时,可以使用nfsstat -o net 测试nfs使用udp传输时丢包的多少。因为统计不能清零,所以要先运行此命令记住该值,然后可以再次运行统计。如果,经过上面的统计丢包很多。那么可以看看网络传输包的大小。使用下面的命令:

#tracepath node1/端口号
#ifconfig eth0

比较网卡的mtu和刚刚的pmtu,使用#ifconfig eth0 mtu 16436设置网卡的mtu和测试的一致。 当然如果risize和wsize比mtu的值大,那么的话,server端的包传到client端就要进行重组,这是要消耗client端的cpu资源。此外,包重组可能导致网络的不可信和丢包,任何的丢包都会是的rpc请求重新传输,rpc请求的重传有会导致超时,严重降低nfs的性能。
可以通过查看

/proc/sys/net/ipv4/ipfrag_high_thresh
/proc/sys/net/ipv4/ipfrag_low_thresh

了解系统可以处理的包的数目,如果网络包到达了ipfrag_high_thresh,那么系统就会开始丢包,直到包的数目到达ipfrag_low_thresh。

3.nfs挂载的优化
timeo:  如果超时,客户端等待的时间,以十分之一秒计算
retrans: 超时尝试的次数。
bg:    后台挂载,很有用
hard:   如果server端没有响应,那么客户端一直尝试挂载
wsize:  写块大小
rsize:  读块大小
intr:   可以中断不成功的挂载
noatime: 不更新文件的inode访问时间,可以提高速度
async:  异步读写

4.nfsd的个数
缺省的系统在启动时,有8个nfsd进程
#ps -efl|grep nfsd
通过查看/proc/net/rpc/nfsd文件的th行,第一个是nfsd的个数,后十个是线程是用的时间数,第二个到第四个值如果很大,那么就需要增加nfsd的个数。
具体如下:

#vi /etc/init.d/nfs

找到RPCNFSDCOUNT,修改该值,一般和client端数目一致。

#service nfs restart
#mount -a

5.nfsd的队列长度
对于8个nfsd进程,系统的nfsd队列长度是64k大小,如果是多于8个,就要相应的增加相应的队列大小,具体的在

/proc/sys/net/core/rwmem_default
/proc/sys/net/core/wwmem_default
/proc/sys/net/core/rmmem_max
/proc/sys/net/core/wmmem_max

队列的长度最好是每一个nfsd有8k的大小。这样,server端就可以对client的请求作排队处理。如果要永久更改此值

#vi /etc/sysctl.conf
net.core.rmmem_default=数目
net.core.wmmem_default=数目
net.core.rmmem_max=数目
net.core.wmmem_max=数目
#service nfs restart


++
查看被导出资源
showmount -e nfsserver_name(or nfsserver IP address)
重新加载配置:
exportfs -rv
停止现在发布的目录
exportfs -a

 

 

===============================================================================
Centos64bit_5.3 默认值:
[root@qy init.d]# cat /proc/sys/net/core/rmem_default
126976         124K
[root@qy init.d]# cat /proc/sys/net/core/rmem_max
131071         127.xxxK

 

你可能感兴趣的:(PHP,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