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ssion 接口是 Hibernate 向应用程序提供的操纵数据库的最主要的接口, 它提供了基本的保存, 更新, 删除和加载 Java 对象的方法.
Session 具有一个缓存, 位于缓存中的对象称为持久化对象, 它和数据库中的相关记录对应. Session 能够在某些时间点, 按照缓存中对象的变化来执行相关的 SQL 语句, 来同步更新数据库, 这一过程被称为刷新缓存(flush)
站在持久化的角度, Hibernate 把对象分为 4 种状态: 持久化状态, 临时状态, 游离状态, 删除状态. Session 的特定方法能使对象从一个状态转换到另一个状态.
在 Session 接口的实现中包含一系列的 Java 集合, 这些 Java 集合构成了 Session 缓存. 只要 Session 实例没有结束生命周期, 且没有清理缓存,则存放在它缓存中的对象也不会结束生命周期
Session 缓存可减少 Hibernate 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的频率。
flush:使数据库表中的记录和session缓存中的对象的状态保持一致。为了保持一致,则可能会发送对应的sql语句。
显式调用 Session 的 flush() 方法,可能会发送sql语句(为什么使用可能,因为查询得到数据库中的状态与当前对象状态一致则不会发送sql更新),但不会提交事务(发送了sql语句,必须提交事务才会更新数据库)
当应用程序调用 Transaction 的 commit()方法的时, 该方法先 flush(更新) ,然后在向数据库提交事务
当应用程序执行一些查询(HQL, Criteria)操作时,如果缓存中持久化对象的属性已经发生了变化,会先 flush 缓存,以保证查询结果能够反映持久化对象的最新状态(当然这种情况也只是在事务范围内更新了,还未同步到数据库,只有提交事务才会更新到数据库)
若希望改变 flush 的默认时间点, 可以通过 Session 的 setFlushMode() 方法显式设定 flush 的时间点
会强制发送select语句,以使session缓存中对象的状态和数据库表中的对应的记录保持一致。受数据库隔离级别控制。(必须了解数据库隔离级别,如下所示)
对于同时运行的多个事务, 当这些事务访问数据库中相同的数据时, 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隔离机制, 就会导致各种并发问题:
脏读: 对于两个事物 T1, T2, T1 读取了已经被 T2 更新但还没有被提交的字段. 之后, 若 T2 回滚, T1读取的内容就是临时且无效的.
不可重复读: 对于两个事物 T1, T2, T1 读取了一个字段, 然后 T2 更新了该字段. 之后, T1再次读取同一个字段, 值就不同了.
幻读: 对于两个事物 T1, T2, T1 从一个表中读取了一个字段, 然后 T2 在该表中插入了一些新的行. 之后, 如果 T1 再次读取同一个表, 就会多出几行.
数据库事务的隔离性: 数据库系统必须具有隔离并发运行各个事务的能力, 使它们不会相互影响, 避免各种并发问题.
Oracle 支持的 2 种事务隔离级别:READ COMMITED, SERIALIZABLE. Oracle 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为: READ COM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