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作者黄冬,果壳电子副总裁,曾任优酷土豆集团副总裁、土豆网技术副总裁、中国移动12580高级总监、新浪网研发中心总监等职位。熟悉云计算、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也是中国FreeBSD、Python社区的发起者和积极参与者,啄木鸟社区的创始人之一。原文系《程序员》10月刊开篇文,雷锋网已获得作者授权。
1995年,第一次使用Modem拨号上网,一阵让人愉悦的“嘀嗒声”过后,我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触网。按照电信运营商写的小册子中的说明,我 FTP到了一个日本服务器,看到服务器返回的“欢迎”提示而手足无措。这是我第一次上网的经历,在这之后,我有幸经历了互联网接入到家庭、门户、互 联网通信、游戏、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这几波浪潮。2013年5月,我离开了中国最大的视频门户,决定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但我没有去做身边朋友认为我最 熟悉的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应用,也没有去追热门的社交网络、游戏,而是搬家到了上海,加入掌门科技,作为果壳电子的技术负责人,同时在准备创办一家新的公 司,以智能路由器为基础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从软件行业投身到纯硬件行业之中,我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浪潮”。
许多“浪潮”中最让我震撼的要数我“大诺基亚”的衰退了。就在不久前,诺基亚的手机部门终于在微软“内应”的支持下与微软合体了。而回归到2005 年,所有人都在期待互联网与手机融合的创新,每个人都在幻想互联网随身而行的未来。这时诺基亚拿出了什么呢?WAP浏览器、J2ME支持、S60的新界面 是它的王牌。每一个人都在思考,这些是不是智能手机,用着不爽,但又无法改变,庞大的诺基亚帝国似乎无人能去撼动。
时间到了2007年中旬,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部iPhone手机,它漂亮的外观让人耳目一新,神奇的触摸方式完全改变了手机的使用规则,庞大的屏幕 简直“亮瞎了”大家的眼睛。不过比诺基 亚少得多的功能,打电话、发短信都不够好用的缺点还是为很多人所诟病。但苹果只坚持一件事——智能手机应该是电话与电脑的结合。智能手机不只是要让手机上 网,更要取代电脑,成为智能中心。苹果为iOS最终架构了三个体系:如电脑般的硬件核心、内容与服务的生产与消费生态、基于互联网的云基础服务。
于是从2008年起,当人们看到苹果手机、App Store,以及后来出现的Google的Android系统时,新的智能手机就这样被定义了,所有人都认定了这是智能手机的未来。iOS和 Android完胜了诺基亚,直到2013年的第一季度,经过五年多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出货量第一次超过了功能手机,事实证明了智能手机的胜出。这不只是 智能手机的起点,更是我们身边各种智能化设备的起点。
看看我们的身边,互联网风生水起,由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海量信息已风卷残云般地摧垮了传统报纸、杂志甚至电视这样的媒体。大数据、高效率撼 动着传统商业的分销模式。新形态下的社交改变了我们的婚姻、招聘、生活……软件工程师们铸就 了这所有改变的基础。可另一方面,我们还有着数量庞大的功能设备,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它们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通过每一个孤立的个体实现着标准化的功 能。物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地球这样的口号无一不是在体现人类希望改造传统的愿景。在软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日趋成熟的背景下这个愿景好像越来越近了。
图1 1995年的486主板
我家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块1995年时让我引以为傲的海洋主板和一块486DX的CPU(如图1所示)。当年它以速度、精品而著称,后来因为使用不当,CPU烧了,还保存在我家中。
今天,在我的办公桌上,有一块如手掌般大小的开发板,比起当年的海洋主板,它已经算是一台超级PC了。除了1GHz以上的主频之外,它还带有网口、多个USB接口、HDMI等你所需要的所有接口,接上外围设备,就是一台全功能的PC了(如图2所示)。
图2 比起当年的海洋主板,如今的开发板已相当于一台超级PC了
除了大小,这块开发板比当年的486的成本更低,一半的钱即可以买到。除了摩尔定律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我们更要感谢智能手机这个行业给我们带来的机 会。因为 手机行业大批量的出货,以ARM为基础的CPU、为移动设备而生的闪存,大批量地生产,快速形成了规模效应,成本快速下降。同时也是因为移动的特性,它们 的体积、耗电、计算能力也在快速迭代,不断给我们惊喜。
另一方面,硬件工作者们也在思考,如何让一个想法更快地变为原型,让每一个软件开发工程师都可以非常容易地将自己的代码运行到微小的芯片中去。而且 最好将硬件的开发也如软件一样,用一个个单元模组快速搭积木的方式即可完成功能。除了 Google的Android系统在一直尝试建立以手机、盒子这样的环境外,也有很多爱好者发起了开源硬件社区。与当年的开源软件一样,这样的社区也驱动 了一群人,他们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将自己的想法变为原型向大家展示,从而快速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这源自于开源社区定义了一套标准的接口,形成了一 个生态圈。同时也让有着丰富开发经验的软件工程师们使用高级语言快速实现想法。这里最为著名的就是Arduino社区了,它将专业接口变为每台计算机都有 的USB对芯片进行固件的读写,这样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PC上进行开发了。同时,这个社区更开创性地发布了一个IDE(如图3所示),它使用了一种叫做 Processing的高级语言进行开发。当程序员写完代码后,点一个按钮,你的程序就会变为机器码并上传到开发板上进行执行。
图3 Arduino发布的IDE大大提升了开发效率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开发原型的门槛。我们公司里的小伙伴们,经常用半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个根据现在办公室的温度来开关旁边的小风扇的“积木”。他们大多是传统的软件工程师,却轻易地开始了神奇的硬件制造之旅。
总而言之,智能手机催生了芯片功耗和体积的快速降低,同时也让我们拥有了一个低成本的嵌入式高性能系统。而Android和Arduino的出现, 更让大量 在互联网上有着丰富开发经验的工程师得以快速完成产品原型。所以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功能设备转变为智能设备的机会已经成熟了。另外,云计算通过移动互联网 已可以轻易地渗透到每个角落,这些毛细血管已可以将点滴信息汇聚到互联网的各个数据中心里去。所有的一切都将一幅硬件智能化崛起的巨大幕布徐徐拉开。
我们再仔细回味上文中提到的一些内容,就不难发现智能化的特点。
新的硬件基础
截然不同的计算、存储、网络能力是智能设备的基础,因为智能就需要计算和信息,没有了计算、信息和网络就等同于一个普通状态控制器。另一方面,人性 化的输 入、输出界面更是必然,现在常用的触摸屏、体感、声音和手势即是智能化提升产品用户体验的基础。换句话来讲,如果不能革自己的命,是无法带来一个新世界 的。
内容与服务的生产与消费生态
做出一个产品不难,难的是让用户真正使用起来。如果不能开放,让互联网服务和更多优秀的 软件开发工程师走进来,一个孤单的产品是无法承担用户的使用需求的。只有在软件、服务、内容上持续刺激,才是让用户持久使用与喜爱一个产品的因素。所以传 统硬件厂商的痛苦与壁垒就是在这个点上。
基于互联网的云基础服务
智能正是基于互联网的无限计算及存储而生的,如果只是一座孤岛,或是不可交换,那么必然在智能化上只走一步。更深入的话题就是,这个设备如何既走在每个用户的身边,又能连接到云端。只有连接到云端才可以将计算最大化、智能极致化。
手机和平板在基础硬件上的改进机会不多了,柔性屏幕、丰富的传感器都是热门话题,但探索性质多于实用。勤奋的发烧机已是主频、核数、屏幕之争。连一 向以创新 自居的苹果也难以给大家带来兴奋了。这主要是规模化产业的后遗症,我认为在这方面的巨大改变很难了。另一方面,内容与服务生态在App Store和各种Android市场混杂的情况下,已到了野蛮兼并的时代了。云基础服务也已经开始布局。这方面更多的不再是硬件,而是软件的战场了。
因此,人们开始把目光从手持设备转向了可穿戴设备。果壳电子在早先也推出了基于Android的手表,后续更有三星、高通相继发布手 表;Google天天向 大家展示眼镜的神奇;手环、体重秤更以健康为由头不断晒酷。相对于智能手机而言,这些产品定义了新的硬件基础,但在内容与服务的生产与消费生态、基于互联 网的云基础服务上还非常欠缺。大多数人都认为,把手机的App安装到手表上就好,可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不用手机而要用手表呢?所以接下来,智能手表要做 的就是深挖用户需求,“以软变硬”才是求生之道。
当然,由于是手表,最大的硬件挑战就是极其酷的工业设计了。现今发布的手表,外观的设计上 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要知道“看着酷”、“有个性”是手表行当的一贯作风。除了手表,手环、腰带也层出不穷,这些设备非常酷,比起手表,它们以用户的健康 为主体形成产品。在硬件上自然摧毁了传统设备,服务和内容生产消费由于需求的明确都在销售之初就已经准备就绪,并且全部都打通了云服务。相信接下来,随着 我们到处移动的便携设备会越来越多,这些产品大多数将是功能单一的智能配件,更像是一个智能传感器,配合手机以及云完成产品的闭环。
除去手持智能和便携智能设备外,以家庭为核心的智能设备也会是一个爆发点。现在来看OTT的机顶盒、MINI PC以及智能电视正是这个浪潮的急先锋。我自己创业的智能路由器产品更是前段时间不断被人们提起的热点。电视是由于其对内容的需求及互联网视频行业的高速 发展,而快速催生的一个行业。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身边的每台电视机都会变为智能电视,或通过智能电视机顶盒变为一个智能电视。新的硬件基础已经具 备、内容产业链条和基于互联网的视频云服务均已成熟正是这一变化的基础。我之所以看重路由器,正是想通过新的智能处理器芯片给传统的路由器一个新的心脏, 让它具有更为强大的处理能力。我们甚至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为一台路由器加入了触摸屏,这样,传统的墙角砖块就不会再落灰了,而是大大方方地走上桌面成为你的 伴侣,不再需要通过琢磨不定的灯去判断它的状态。除了新的硬件,我们更是将互联网服务引入路由器里来,虽然现在产品还是初始阶段,但最后,这无疑是一台接 入到互联网云服务中的路由器,它会让每个家庭、每个成员、每个设备更顺畅地使用基于互联网云的服务。继便携智能设备后,相信智能家庭设备会掀起又一波浪潮 来。
图4 硬件化未来的畅想
说了这么多,我们梳理一下未来。智能化的未来其实就是将现在的功能化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在硬件上加入计算、存储和网络能力,同时基于用户的需求建立起内容与服务的生产与消费生态,最后基于互联网的云服务打通到生活的每个角落的过程(如图4所示)。
Android 和Linux的开放生态使得它们必然成为智能设备的基础操作系统。ARM现在显然还是嵌入式计算芯片的核心。而更为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是产品突破的核心。 因此,作为开发者和产品定义者,基于这样的模型去准备产品的软、硬件基础架构一定不会错。这个过程中,最难的即是,如何打开一个内容与服务的消费生态,同 时又与互联网的云服务打通呢?前段时间,我同事做了一个投影仪的小产品即是我非常认同的一种模式。
我们使用它非常简单,要演讲前,把我的 PPT分享给“投影仪”,我随时可以更改我的讲稿。演讲时,走到前面,遥控器打开PPT去讲就好。讲完了,如果想销毁,在我的手机上取消分享即可。没有了 小辫子的烦恼,更无需调试等待,这是一个让我没有负担的智能投影仪。真心希望有一个厂商生产出这样的投影仪来,而不只是拼外形、拼流明。
如此看来,现在的每个功能设备都有机会成为智能设备,只是要摸清它们在智能化时所完成的用户需求和改变的结果,但随着每样东西的智能化,所有的设备 都将智能 化,我们的未来必然会是全面智慧的环境,每一件设备要么成为智能中心、要么成为智能节点、要么成为智能传感器,它们通过各种途径接入到互联网中,形成一个 让每个人都享受真正智能的生活。正如我经常给团队重复的未来愿景:
综上所述,硬件崛起是有因、有果、有未来的一个潮流,我们能身在这个大浪潮中是我们的幸运。未来会出现更多的苹果推倒诺基亚这样的事情,不只是媒 体、游戏这 样的软行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设备制造商们也都将面对智能化、互联网化、云计算的冲击。希望身在其中的朋友们届时可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