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程序员的2009

         过了0点了,现在是我出炉”31年零一天了。好几次都想写关于2009的总结,但是写了一些又放弃了。这一年经历太多,收获很多,也学会很多,也总算是成熟了。

         今天给TOP团队的同学做了年前最后一次分享,主要是把TOP服务控制的内容全部重新梳理后,重新全局的介绍了一下。虽然还是大家自愿来的方式,但是我邀请了除了研发以外其他的几个团队。我的文档很早就发出去了,但是我知道90%的同学不会去仔细看,因为大家总是在“忙”。而我这次分享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在今年最后的几天里面,停下来,看一看,自己到底在忙什么,如何才能少“盲”,如何才能够用“先见之明”来逐渐减少修补的工作。

         TOP团队在淘宝的众多团队中比较特殊,属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状态,有自己的开发,PD,运营,测试,技术支持。这就要求大家是一个整体来考虑如何完善平台,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每一个团队面对的是不同的平台客户,可能是用户,可能是ISV,可能是后端服务提供者,大家都希望做出客户满意的平台,这时候如果没有一个整体性的规划和协作,那么就会发现在很多时候大家都在往不同的方向使劲,最后搞的研发同学做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客户不满意,PD,运营,技术支持不满意,开发很疲惫,系统架构很杂乱。

         会议两个小时不到,但是大家都能够比较全面的去了解当前平台的业务需求下,平台的服务控制流程设计是怎么一个框架,同时对于各个团队的近期的需求,如何能够统一的规划和整合起来。开会前运营团队的兰诺同学说会不会太技术性她们来了也听不懂,我就打了保票说我会用最非技术的词汇和概念让他们理解技术性的一些设计。其实说白了就是如果你能够从业务角度去设计你的框架和平台,那么没有什么是不能说不明白的。最怕的就是自己抱着对技术的“热衷”偏执的去说技术的优点,那么对于关注业务的团队来说就是一头雾水了。面向对象这个概念在程序员中很容易理解,今天我给运营的MM也作了一个比方,让他们了解了业务规则的抽象和不同用户面对抽象规则执行的差异性的区别。

         今天的会议仅仅是个开头,后续的工作还需要落地,这也就是后面我要引出的我在2009的个人变化。

         2009年,阿软的我:“小团队和个人英雄主义”,“自诩的艺术家”,“严谨而又固执的基础平台设计者”。

         2009-2010年,淘宝的我:“爱上一个团队的人”,“有责任感的爸爸”,“乐于倾听,学着妥协的产品设计者”

         2009年,随着公司不断的转型,从工具框架做到基础平台,在转到业务平台,最后作服务集成平台,我有些茫然,特别是当服务集成平台成为内部服务平台,放弃了淘宝,放弃了外部资源。我,就一个小团队,曾经以攻坚,创新为乐趣,回首来到阿里的这些年和自己30岁的年纪,发现原来自己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能产出的就是一些非商业化的技术“创新”,但是当技术脱离商业的时候,那就是自娱自乐,这种自娱自乐的场景在商业化的公司迟早会成为历史。

         程序员骨子里都有一种和其他艺术工作者一样的自信和固执,对于技术的执着是优点,也是阻挡自己进步的绊脚石。这里的进步是指如何去学会理解别人世界的东西,了解别人的感受。就和电影有高雅的文艺电影还有冯式贺岁电影一样,学着如何去了解大众的喜好,学会去观察客户的行为,才能做出客户满意的产品。觉得UED团队总是喊这个用户体验第一最响亮的团队,研发基本上没啥感觉。但这个不是说就要在哪儿喊,关键要看看自己这个自诩的艺术家是不是能够在艺术和用户体验上找到结合点。说周星驰早年就搞笑的电影,后续搞出了无厘头的风格,在这种风格中也让很多人看出了很多内在的东西,其实有时候就需要有这么一点放下架子的勇气,让自己做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不懂技术的人,才能看到技术是否能够给产品带来价值。这年头最怕的不是不懂技术,而是拿着技术却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我说过我从进入平台组以后,做过开发框架,做过基础平台,做过业务平台,也做过服务平台,做每一种产品的时候对于产品的严谨性要求是不同的。对于开发框架,其实最重要的是灵活和可扩展,在业务需要的时候可以妥协的去做一些看起来不是很优雅的实现。做基础平台就容不得对框架有任意的“放纵”,需要去约束,需要去规范,因为这是基石,承载着厚重的上层建筑,需要的就是那份扎实和严谨。业务平台和服务平台同样也是需要在业务和架构上作妥协,过分的严谨限制了平台的可用性,那么最后就没有人愿意陪你玩。在过去的工作中总是不太乐意去把握这个尺度,总是从一个基础设计者去考虑问题,严格要求任何项目都采用绝对严谨的风格做事,但最后的效果就是双方都不满意,客户觉得限制很多却得不到需要的能力,设计者又觉得架构不单纯,不系统化,导致扩展和维护成本很高。

         20098月,我离开了阿云,选择了淘宝。原因很简单,就和我当年离开第一家安逸的公司来阿里巴巴接受挑战一样,因为我看到我遇到自己的瓶颈了,我需要改变一些什么,让环境来改变我的态度、习惯,让我能够做出一个商业化的产品,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不再是整天自得其乐的在井底玩鹅卵石。来到淘宝,我一天当两天用,1/3的时间用来救火(秀芳同学最经典的话就是:你现在来了,你以前抱怨的淘宝服务的问题你要自己全权搞定),1/3时间用来融入大团队(包括review代码,分享,整体和局部架构设计),1/3写核心代码(我毕竟还是一个不写代码活不下去的P)。

这些日子最大的感触:

1.              接触的团队多了,内部研发同学多了,要学会沟通,学会去倾听,学会去表达自己而不是去说服别人。不在是一个“尖刀班”随时炸掉一个碉堡就算完事了,也不是一个刺客,杀了一个BossOK了,这是一场全局性的持久地战争,需要的是每一个人合作,每一个人都能够往同一个方向用力,这真的很不容易,也是我一直和秀芳说的自己最考验的能力。但是真的就是这样的压力下,才会让自己去改变,不然一辈子就蒙头在那边写代码,出个几个文章专利,永远就是一个不懂用技术来创造价值的人。

2.              责任感。我记得我在阿软始终觉得那些项目结束后一堆人的“肉麻”的邮件在干啥,每个人都好像被洗脑了,感觉无限的快乐和激动。我6月份当了爸爸,8月份来到淘宝后,10月份我在邮件里面和TOP的同学说,我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真的儿子,还有一个是TOP,我希望我儿子会说话的时候,TOP也走到了他的一个里程碑。在过去我会觉得自己这么说也是很肉麻的,但今天我发现我用心去做事了,真的投入了自己的感情,而不是仅仅在学技术,在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是倾注自己的精力去用心去做一个平台,这其实是自己多了一份责任感。也许今天没有人会去看服务器的日志是否有错误,也许没有人会关心每天分析器自动出的业务统计分析,但是我回去看,就好比我起床会去看看我儿子是不是脸上湿疹又发了一样。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真的owner这个团队,才会融入这个团队,才能把产品做好。

3.              做个艺术家,但是永远不要抬着头走路。进入淘宝,在TOP有很多很好的同学,不论是我所在的架构组还是其他几个团队,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很强,同时都很谦虚。年底的时候我给很多同学都送了一本书,因为在阿里巴巴这4年的时间里面,让我一直记着的就是当年我进入平台组的时候,老刀送给我的一本书,虽然只是一本书,却让我很感动,感动得是他能看得懂我,给我鼓励(因为不同的书他送给了不同的人)。我今年当然也没有选择太多的书,但是还是做了部分的选择。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艺术家,但是需要低下头来听别人怎么说,这些年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的有些孤僻,有些时候抬头做人(虽然不是故意的),但却伤害了很多同学,让很多同学对我避而远之。改变需要时间,我在淘宝的这些日子无时不刻的让自己耐心的将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其他同学,同时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多于一些同学一起去协作开发。这样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够被大家得到认可,因为技术只是一小部分能力,如何学会做事做人才是自己进步的基础。

 

新年没几天就要到了,大年初一是我自己真正的生日,面对30而立的这么多变故,对我来说是一种幸运。在我考上大学的那一年,语文老师给我一个字条:将来不管怎么样,要记着读书,写文章。结果这事情算是没戏了。但是对于我这个普通的程序员来说,将来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学习做人、做事、做产品。多一点责任、多一点想法、多一点专注。

最后就是每天都要写代码

 

                  记录的有些凌乱,是对2009的告别,对2010的一份期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框架,工作,架构设计,阿里巴巴,平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