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教师成了美国学生……

 

  作为英语专业出身,毕业后即投身英语教学的中国教师,教完课标要求的课程一直是我对自己的全部要求。从没想过更深更高的探究,也没对国门以外的任何学府有过憧憬,我的一切改变,都源于一次带队赴美调研的经历……
三个月前的一次课间,校长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刘老师,下个月美邦国际的 SRA项目,由你带队。”
  脑子一下子短路了,对此浑然不知而赧于开口的我,只混混沌沌地应了一句:     “啊?什么?什么时候?”
  “下个月,你带 10个学生去美国,做个21天的调研。这个项目,我们学校和中外服、美国那边已经合作三次了。前两次都是王老师带队,这次他家里有事。我们一致觉得你的口语是全校最好的,你去最适合了!”
…… ……
  后面的经历,我只能用此处省略 N字来形容。云里雾里地查资料,动员学生,在我把自己整明白前,我的一只脚已经踏上了去美国的机舱。
 
到了美国,我也成了学生
 
  21天的调研过得飞快,我的感觉就像飞过了 21年。在涉及教育、生活、医疗、社保等不同领域的调研活动中,作为教师,我印象最深的,自然还是中美教育对比的相关调研。原本以为,作为带队老师,我的任务便是让我的学生做好功课、完成任务,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直到截然不同的教育氛围和理念火辣辣地扑面而来,我才发现,“活到老、学到老”真的不只是我教训学生的老话。常说常新,真的,挡都挡不住。
  这样的“颠覆 ”在越来越多时候让我近乎忘了自己的老师身份。在和我的学生一起调研的征途中,我宛若也回到了遥远的学生时代……
  作为学生,我发现,中美两国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教育的各个方面也截然不同。美国学校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而才会有美国白领不会算 10减6等于几貌似“可笑”的事情发生,相比之下,中国学校的基础教育扎实,特别重视所谓的“双基”,重在练“基本功”,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就形成了美国学生的低分高能和中国学生的高分低能。难怪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我这样的中国学生。在他们看来,中国教育是培养知识的奴仆,而不是在“育人”。
 
中国课堂讲纪律,美国课堂道人权
  在美国教师的协助下,我们 8个人组成的SRA调研小组,走访了多所学校,从社区大学到美国名校,从校园的整体氛围到课堂上的言论自由,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人权。中国的教育是教孩子对的东西,而美国的教育则是教孩子怀疑对的东西;中国的教育多是灌输知识,美国的教育更多是培养公民。
  调研过程中,我想起一个朋友的孩子前不久从一个国内较不错的中学退学时,大部分人不理解:这么好的学校为什么退?朋友说这是她的意见,直接让孩子在国外考大学。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现在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没有喘息的时间,在课堂上,中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就好,美国的教育则善于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中国的课堂要举手发言,美国的课堂鼓励自由发言。中国的课堂如果对教师的结论不同意会遭受批评,这种现象发生在美国的课堂上则受到表扬。中国的课堂讲纪律,美国的课堂道人权。
 
“精英”是筛选的还是自选的?
 
  有人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将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美国教育则是普及与精英相结合的教育,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是当平民还是做“精英”。中美教育除了自我的定位问题 ,在学业课程的选择上还有很大的区别。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美国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
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精英”。
  如今,美国的基础教育的改革重点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弥补基础。而我们的基础教育传统上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求同思维,而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在基础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就像美邦国际的宗旨一样,使中国院校走向国际化。
 
  可以说,中国与美国的基础教育,不能简单地说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要因人而异。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国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创新,对于美国学生,应该让他们打好基础,这样互相弥补,是最恰当的,优势的相互融合才是最优的,这便是我从美国调研回来的最大感悟。谁说哈佛大学是第一,美国人根本不相信不理会什么大学排行榜。学生有数千所高校可以选,术业有所攻,这些学校各有所长。哈佛之所以在全球享有盛名,不是因为它的本科教学,而是因为它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科研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留学,赴美社会调研,美国生活,美国学生,美邦国际,中外服,SRA,美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