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企业的目标
---
团队凝聚力的开始
Jack Zhai
人要有志向,才不会迷失努力的方向;做事要有平常心,不急不燥,集每一个小进步才有大成功。志向就是人给自己立的目标,有了目标,才算踏走上成功的起跑线。建立团队也需要目标,目标是团队的灵魂,是把大家团结在一起的黏合剂,有了目标,团队才有生命力,才可以避免人性弱点带来的团队内讧,并最终统一思想、步调一致。
所谓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团队就生成了;“志同”就是大家有同样的想法,想法的具体表现就是大家奋斗的目标,如何确立团队的目标,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往往是一个团队能做多大、能坚持多久的基础,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的凝聚力,没有凝聚力的团队随时会分崩离析。
团队初期的凝聚力尤为重要,团队建立的开始,人的情绪激昂,百事待兴,但新组成的团队也面临困难的考验,渡过生存关是团队能继续的前提。
能成为团队初期凝聚力的一般有两种能力:
1、
个人魅力:一个领袖的个人历史,往往能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阶段历史,人们都有“跟随”的天性、有崇拜的心理。当有人能带领大家的时候,人自己的思考常常就会惰化,“伟人的做法肯定是对的”。人们都有需求庇护的想法,忠于领袖,领袖就会保护你,领袖就是方向,具有领袖般的威望,跟随者就会形成强有力的团体。很多宗教的起源大多都是如此,宗教的领袖是神的化身,是代表上帝的意志,是带领大家走向美好生活的。
2、
共同的目标:农民辛苦耕作是为了获得收成,养活家人;工人加班生产是为了多挣薪水,支付家用;士兵打仗是为了保护家里的财产不被别人抢走
…
你建立团队,让大家跟你一起干,就要把你的目标变成大家的目标,是大家都想做的事,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形成团队才有更为强大的力量。
个人魅力属于少数情况,不仅要具有领袖的才能,还要具有领袖的背景
(
人们相信你
)
。领袖的吸引力要展现,也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让大家知道跟你做什么。三国中刘备首先把自己打扮成黄族后裔,才可以带领大家“复兴汉业”,关、张舍命跟随,孔明在刘备困难的时候加盟,不仅是因为刘备“有大志向”,也是因为“名正言顺”,否则以刘备的才能与实力,统一大业选择曹操与孙权都比刘备强。
秦始皇聪明,但他的统治也算残暴,秦国却能吸引大量的人才,赶都不愿意走,著名的就是“谏逐客令”事件,我认为其原因如下:一是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力超强,是其他六国难以比拟的,人才们要想建立业绩,展示自己的才华,而又可以获得荣耀与富足的最好选择是秦国,而秦国的领导是秦始皇,所以跟随他是最佳选择。二是秦始皇虽然不仁慈,但志向明确而远大,目标就是统一六国,另外法令严明,也能采纳谏言,具有领袖之风,是其他六国的统治者不可比的。既然是做臣子,建功立业,当然能选择好的领袖是最佳的。“良禽择木而栖”也是古人的经验吗。
企业是团队的一种,是关系比较松散的一种,不能建立宗教、政党、军队那样严格的纪律,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合约的遵守关系,不是生存的保证关系;企业的凝聚依靠的是自身的吸引力,主要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成就感与金钱的拥有。金钱的吸引有时还受到“梦想与道德”的约束,在很多情况下,“品德高尚、心态平常”的人会把兴趣、志向放在金钱的前面,为了追求“人生的梦想”而离开你的团队。
先看一个个人魅力的例子。威廉
.
肖克莱是晶体管的发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本人就是企业竞争的王牌,大家认为能成为领袖的人,所以他在硅谷开办公司时,公司一时成为天才的聚集地,肖克莱实验室成为当时世界顶级晶体管专家的团队,其中
Intel
公司的创始人罗波特
.
诺伊斯就在其中。若不是因为肖克莱对企业管理工作不擅长,也没有委托专业的人员,也许现在
CPU
霸主就不是
Intel
了。同样也是这个肖克莱,当公司的员工发现老板没有管理的才能,不具备领袖的素质,不能带领大家走向辉煌,就发生了著名的八人帮叛逆事件,不仅成就了仙童公司,而且造就了硅谷开发区半导体公司老板的摇篮。
所以在现代管理的学说里:一方面是企业选择有才能的员工为自己服务,另一方面也是员工选择有领袖才能的老板跟随。聪明的打工者往往优先选择好的老板,有领袖才能的老板,不仅在跟随领袖的同时,迅速积累经验与财富,而且随着企业的扩大,能较快地接触高层的管理与社会交际圈,无论将来是做职业经理人,还是自己创业都缩短了“学习”的时间。
若个人的魅力还无法得到大家认可,要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就是共同目标。大家都想做的事情,自然就形成一个利益整体。三国中十八诸侯讨伐董卓时,大家都对董卓的倒行逆施早已愤慨,曹操一呼百应,虽然没有做统帅,但曹操就此积累了自己的实力,走向事业的开始。秦末陈胜起兵是因为大家按律法都难免一死,造反还有一线生机,在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带领下,义军迅速壮大。
那么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又如何把它与大家的目标一致,进而形成一个团队呢?
1、
目标要远大
目标远大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才能吸引有才能的人加盟。秦始皇的志向是统一六国,所以六国内的栋梁之才争相跟随;三国里公孙赞只是为了部分土地而战,所以赵云看见刘备就想跟随。袁绍拥有四个州的疆土,却没有统一天下的目标,只是操心眼前的鸡毛蒜皮,最终虽有谋臣良将,千军万马却败给了曹操。目标是要得到大家的赞同,没有理想性、不远大的目标很难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没有人支持你,就谈不上同心协力。
对于企业来说,赚钱是必然的,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都要以金钱做支持,但要赚多少才算赚钱,是很多小企业的领导者搞不清楚的。所以,国内的很多企业创业起步时很团结,但刚要发展就先内部分裂,有了钱就害怕别人算计自己,忘记了原来的目标,造成每个人的目标不再统一,团队就失去了凝聚力。
2、
目标要清晰
目标是团队奋斗的希望,在前进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若目标不清晰,员工就会动摇,目标没有错吧?这种怀疑是企业致命的管理问题。在竞争对手的打击与威胁下,人都是容易变化的,并且人的变化往往内在而含蓄,等发现他采取行动时,就很难再说服了。
让企业的员工时刻铭记企业的目标,员工就会有一种神圣的感觉,就不会在痛苦、疲惫、内心恍惚时迷失方向。尤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往往“再坚持一下”,你就是成功者,企业就会成功。
3、
目标与大家的利益息息相关
目标要成为团队的凝聚力,除了目标是大家认可外,还需要跟大家的利益息息相关,否则大家会支持你、同情你,但不会跟随你,更谈不上“以身相许”。与人为善是大家都希望的,但作为慈善家需要有殷实的金钱作基础,因为让别人吃饱肚子只是小善,让人脱离苦海才是大善,宗教的教化具有凝聚力,因为是大善;街头赊粥的只是做好人而已,因为是小善。要达到目标是要付出努力的,甚至自己的生命,没有切身的利益关系,怎么会跟你“辛苦劳作”,因此,把企业的目标分解得与每个员工相关,目标才具有团队的凝聚力。
现代企业中流行的全员持股就是一种利益相关,百度公司上市了,前台小姐都成了富翁,它的员工能没有动力吗?销售人员的奖金与他的销售额度成正比,卖得多,个人就多获益,销售才会充满了活力。
风险与利益对等,商业的法则是不变的。利益相关不是把老板的钱财送给大家,而是要大家一起创造财富,在利益挂钩的同时,明确的规则要遵守。员工留,留得心甘情愿,即使吃苦贴钱也愿意;员工走,走得清清楚楚,心里没有遗憾。这一点是很多创业中的企业老总难以做到的,因为管理者没有大目标,容易算小帐,往往自己践踏规则,让员工无法相信你的规则,利益相关就成了空话,凝聚力就没有了。
规则的执行,不仅是对现有员工的,也是对将要加盟人员的,之所以走得人感谢企业,新来的人才没有后顾之忧。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很多加盟者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等到企业的目标实现,但目标的凝聚力就在于它能不断地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员加盟,加盟的参考是好散才有好合;团队管理的魅力,就是让团队保持、不断增强它的吸引力。而作为团队的组织者,信守规则,对目标执着,你就具有领袖魅力的光环了。
4、
目标要宣传
再好的东西,要吸引人就要为人所知。让别人理解你的目标,才谈得上是否一起奋斗。所以确立目标、制定规则后,对目标的宣传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须要做的。要宣传,不是对每个人都讲一遍,你有精力,别人未必有时间听。目标宣传也象产品推销一样,要精确提炼,简单易懂,朗朗上口,不仅让人一听就有兴趣,而且觉得懂得它、参与它都有一种优越感。
很多人认为小企业不需要企业文化,我认为恰恰相反,小企业处在创业的阶段,需要推销自己,吸引别人,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了解你,理解你什么?当然是文化的内涵。一方面,让大家知道你的目标,你的规则,才会让人加盟你。另一方面,有一个友好、团结的环境很重要,沟通顺畅,目标明确,人人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围绕企业的目标来凝聚企业的员工。对于大的企业,人员多,部门多,对员工吸引的往往不是它的文化,而是它的实力。就算秦始皇残暴,但国力强大,还是能吸引人才。
宣传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把目标精练成口号,让人容易记忆,不断重复,有些还印在员工的名片上,挂在公司的门廊上。
建立企业的目标,就是建立企业的文化,建立企业的规则,用精神的力量团结企业的每个员工,让大家发挥最大的潜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企业凝聚力量,吸引各种优秀的人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信息化时代里,竞争已经远远超过从前任何时候,要想在这种情况下独树一帜,异军突起,建立你的企业,你的团队,就从确立企业的目标,凝聚你的“同志”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