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数码网络实验室之高校网络实验室白皮书 1

第一章 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需求分析

1.1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规划

过去的“十五”中,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5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规模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有力推动了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已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
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的三大任务之一 就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是切实把提高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大力改变一些课程教材陈旧、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加快建立新的课程教材体系、考试评价制度,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1.2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和思考

“十一五”战略中,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规划是切合实际并且紧迫的。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目前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难题。
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每年以60-70万的数量增加, 2002145,2003212,2004280,2005年达到338万,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2007年,预计约为495万人。
与此同时,企业纷纷减员增效,政府提倡精简机构,事业单位实行下岗分流,造成人才需求下降,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下降。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6月初次就业率为64.7%,2001年同时相比下降5个百分点(到年底,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率上升到80%)。2003年毕业生212,时值非典期间,企业减缩就业指标,后经党中央、国务院多方协调,最后的就业率本科院校70%,高职院校就业率为55%2004年大学毕业生为280,初次就业率本科院校61.3%,高职院校就业率不到40%2005年大学毕业生为338万,就业率本科院校为70%,大专生为40%(专家认为仍有水分)2006年,截止5月底,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学生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而2007年预计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增至480万人左右,除去10%考研、考博学生,专升本学生以及出国留学学生,再加上今年待就业的70-80万人,预计明年实际需要就业的人数在500万人以上,就业形势严峻。
中国大学生的一次就业率一跌再跌,是因为中国的人才资源过于旺盛吗?不是,2005年之春,中国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民工荒,民工荒的规模之大,情况之严重让中国措手不及。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大学生的就业率还是一跌再跌。
那么,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太多了吗?在美国和日本,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为35%23%,而我国仅为5%。显然,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如果我们把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作一棵大白菜,那么,大学毕业生就是白菜心。可现在,白菜帮子大家都在抢,白菜心却没人要了。
即使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也并没有胆气要求得到满意的岗位和待遇。 薪酬一直被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根据调查,有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67.10%的学生将个人发展机会视为择业时的首要选择,甚至有1.58%的学生为了职业理想可以接受“零工资”。
“零工资”的出现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途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 由于薪酬过低,很多大学生并不安心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学生的浮躁和不安分也导致了企业与大学生之间出现信任危机。
为什么出现这么反差的现象,痛定思痛,两个原因:1、企业对人才的岗位技能定位愈来愈准,最看重动手能力,学历并不重要;2、高校传统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课程设置老套陈旧,几年一贯制。尤其是IT专业,学校不能及时引进国际IT的前沿技术,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不能马上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
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和学生自身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企业的人才储备和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国际性大企业开始投身到学校教育中来,把企业内部培训的教学资源与高校共享。

1.3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1.3.1 企业看重学生实践能力,希望来之能战

企业对人才的岗位技能定为愈来愈准,最看重动手能力。企业每年需要招收很多的应届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毕业生有其天然的优势,可以很快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但是对于毕业生,企业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将其培养成企业需要的人才,毕业生的成长期中几乎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企业希望毕业生的成长期越短越好,更有些企业在招收毕业生的时候,也打出“需要工作经验”的条件。这就给毕业生们带来新的压力。学生在校园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应该说已经可以满足工作需要,但是动手能力差成为大部分毕业生的短板。
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它是目前最有发展活力的行业之一,也是我国人才较为紧缺的行业。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复杂性等诸多特点,使得计算机网络教学成为公认的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在很多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仍然停留在理论宣讲的阶段,老师用一支笔在黑板上模拟网络环境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网络协议,看着照片里的网络设备,没有任何实际的感受,学生对网络还是一知半解。

1.3.2 高校网络课程相对社会需求发展缓慢

除此之外,高校网络课程还存在滞后现象,教材内容往往多年没有更新,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和提倡高校与企业合作,校企合作成为新形式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作为高校的产品,最后进入企业这个就业环境中,就必须要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高校需要密切关注企业的需求变化,确定专业方向,开发和设计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案。
很多大企业对于员工培养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思路,会有内部完善的培训和评价体系。如果在高校基础学科教育的基础上,融入部分企业培训的内容,那么将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使学生在校园中就能更多地体会到企业工作的流程和行业背景知识。
企业提供人才需求,提供企业培训课程丰富高校教学,这种合作办学仅是校企合作的一个方面,它可以成为校企之间展开进一步深入合作的契机与平台。
企业合作办学之路刚刚开始,它的成功与否虽需要全面衡量,也许这两年,就可以从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和受欢迎程度中初见分晓。

1.4建设实验室,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高校的核心功能有两个:一个是教学,一个是科研。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对这两个功能的实现和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高校的竞争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升高校的品牌。

1.4.1 网络实验室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是 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的三大任务之一,教育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也做了很多引导工作,对高校的硬件建设和课程建设都提出了国家级的评比规则。

1.4.1 .1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实验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
网络实验室和网络课程以其技术先进型和应用广泛性,最具有申请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特点。首先网络教学和企业培训相结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实验教学是网络课程教学的重点,具有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师资和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与企业最富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讲师共同组成,企业的师资培训将会为学校的网络教学源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实验设备配置按照企业实际工作的现场进行配备,再加上专用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保证实验室的利用率。企业提供专用的实验指导教材,使学生乐于实验,具有显著的实验教学效果;校企合作,把网络实验室建设延伸到网络技术学院建设,使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具有显明的特色。因此网络技术学院是校企合作的结晶,是申请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有利基础。

1.4.1 .2建设精品课程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换代是非常迅速的,尤其是近两年来,国产网络设备已经成熟,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主流位置,而学校原有的网络设备不论是数量和功能都不能满足网络实验教学的需要,所以建设网络实验室是解决设备陈旧的必由之路。
创建网络实验室的同时也创建了一门优秀的课程,国内一流的网络设备厂商提出的网络实验室整体方案,不仅仅是销售设备,还向合作院校提供认证体系教材、实验指导教材等,并且非常有意愿与 高校 老师一起研究网络专业,共同研发教材,这样又解决了学校开设网络实验课的另一大障碍――教材障碍。因此,网络专业既有完善、真实的实验场所,又有实用、先进的课程教材,这将使学校把网络专业开办成精品课程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申报国家精品课程,高校可以将网络专业办成本校的优势专业,企业也可以获得更高的知名度和人才储备基地,真正实现双赢。

1.4.1 .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条件,可以让教师接触到许多前沿的网络知识和技术,开阔思路和眼界,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网络技术方面的素养。
同时通过建设网络实验室,教师可以和一流的网络设备厂商保持密切的技术联系,企业提供专门的渠道和高校教师进行日常的技术交流和教学支持可以帮助提高高校教师的授课水平。

1.4.1 .4积极参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斥资25亿元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这是建国以来中央财政用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最大一笔专项投入。“质量工程”是教育部、财政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直接针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采取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举措。
高校通过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开展与企业的课程合作、实习合作、就业合作,贯彻了教育部“教学改革”的方针政策,提高了师生的工作技能和整体素质。那么学校就可以将网络课程立项,参与到“质量工程”中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用于实验室的扩大和升级,使学校的网络专业更具竞争力。

1.4.2 网络实验室对高校学生就业意义重大

能力的培养需要课堂教育和实验实践相结合,这种趋势在IT领域的教育和就业中尤其明显。IT技术人才市场,越来越关注技术人员的实际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也有迫切接触社会、提高工作技能的需求。
网络实验室提供了真实的网络环境,可以让学生亲自搭建网络、亲自动手调试、配置网络,从而让学生直观、全方位了解各种网络设备和应用环境,真正加深对网络原理、协议、标准的认识。通过网络实验室的学习,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网络技能和实战能力。通过在网络实验室中的学习和实践,便得本校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些都是他们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

1.4.3网络实验室对提高高校网络科研水平意义重大

网络技术作为计算机学科中最前沿的领域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学术界的极大重视。要想在网络技术的研究方面有所突破,首要的前提就是具备网络实验室平台这一物质基础,通过在专业的网络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前沿的实验,研究人员可以跟踪先进网络和通信技术,开阔思路和眼界,提高科研水平,并且还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引进。
另外,高校还可以与网络设备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由它们及时提供最新的技术信息。甚至可以和合作伙伴公司建立联合开发研究实验室,以最快速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迅速地提高生产力。

1.4.4网络实验室对高校品牌的树立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网络实验室的建设, 为本科教学提供更丰富的实验课程, 直接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了设备基础,是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更有竞争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就会有更多的优秀学生加入到高校来,一方面会增加高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会优化进入本校的学生素质。
网络实验室的建设,也可以为研究生教学和博士论文提供实验场所,加上与企业研发的合作,实验室建设可以提高高校的科研力量,树立高校在学术界的地位。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网络 实验室 神州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