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MSN课后小结

今天上完了BCMSN的第一次课,发现原来这次培训的顺序是先BCMSN,再BSCI。可怜之前我的全副精神都投入到BSCI中,没办法只好抓紧先复习完BCMSN的知识。

第一节课是讲思科的SONA的。感觉以前所谓的网络分层只是针对园区网内,现在的SONA主要是针对园区网间的概念。了解不多,废话少说。

第二节就是vlan了。BCMSN的重头戏,其中做了几点笔记。
1、VTP中由于ISL是思科私有协议,不需要考虑封装后帧的大小;但dot1q是IEEE的标准,因此必须考虑到各种设备的兼容性,因此特定的把以太网的MTU从1518修改为1522(4个byte的tag,小巨人帧);
2、加tag后的dot1q,可以在第二层支持QoS了;
3、native vlan就是这样一个vlan,它接收中继链路中没有tag的frame;
4、若使用dot1q,必须使得中继两端的native vlan指向同一个vlan;
5、交换机端口默认switchport状态是dynamic desirable,不是access的。

第三节是spaning tree。讲了stp,pvst,rstp,mst。stp问题不大,选根桥-选根端口-选指定端口-阻塞(侦听)。
1、我以前一致以为所有的非根级联端口都是指定端口,而两个指定端口级联就阻塞其中一个端口,看来理解错了,应该是所有与根端口级联的端口就是指定端口。但后来老师举了一个hub连接三台交换机的例子,证明了与根端口级联的也有可能不是指定端口,只能够把“每条级联线路就有一个指定端口”作为判断依据;
2、只有点对点(没有冲突域)和switchport mode access的线路可以进行protfast。
3、rstp原理。rstp利用了递归法对链路变化进行收敛。(1)、只有‘非转发’-‘转发’才算是链路状态改变;(2)、检测到链路状态改变的设备检查自身的端口状态,看这次改变是否影响到自己其它端口;(3)、没有受影响的端口没有操作;(4)、由于新拓扑而被从forwarding到discarding的端口,向其级联设备发送topo change的协商,并对该端口进行学习;(5)、接收到topochange的协商的设备,若没有任何端口受影响,则回复topo change ack;若有端口受影响,重复(4)。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4、若有拓扑变化,全部设备的mac列表都要清空。
5、etherchanel,端口尽量配成一致。基本都在interface port-channel里操作。

初学bcmsn,肯定有很多不对的地方,必须多向老师请教。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MSN,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