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从事的ERP(七)

  我们公司的ERP系统的确是某家软件实施的,从2006年6月开始实施到2006年11月份,在2006年12月上线。快半年的时间了。然后运行到了6月份。直到后来我把系统重新优化。
  
  某日,在办公楼上楼的时候,碰上了老板,老板问,现在ERP系统做得怎么样?好不好?我无言,应付着说,还好,还好。其实ERP系统不存在所谓的好与不好,真正要做的是效益分析。只有通过数据、效益的分析,才能证明一个ERP系统的好坏,成功与否。很可惜的是,只怕现在很多顾问,或者说除了大型ERP系统有做效益分析以外,都没有做这项工作,是因为效益分析的确不好做还是效益分析不会做?
 
  第一次优化的系统做了两个月,我又一次优化在9月份上线。ERP最终用户也就是操作者怨言还是有的。毕竟对她们来说,成倍的工作量在增加。我唯一安慰她们的是,我保证这一次上线后,不会需要重新再上线了。在新优化的系统中,不仅启用并解决了MRP的运行各方面问题,还通过系统重新上线改善了ERP岗位人员职责不分,填补了数据的漏洞等等许多问题,不仅计划部的工作量大大减轻,更主要的是数据的准确性可以让人获得信服。
 
  系统新上线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期初的库存数据确认、期初的采购订单与销售订单确认、期初的发票、期初的生产订单确等等问题,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实整理期初不难。难的是采用什么方法整理,中间会有各种各样的,原来不规范操作带来的后遗症。比如说期初生产订单,这是最难整理的一块。不仅要通过月末盘点生产部的在产量,还要让计划部对末清的生产订单进行分析,原来部分完工多少?产品材料已经领用多少?是否存在计划单材料挪用等问题。整理期初的工作就庞大了,还要解决一部分特殊领用的物料。比如化学用品,可不是一个计划单一个计划单来领用材料,那是不太现实的。
 
  系统重新上线了,改变上新一个系统中缺少成本控制的做法,改用了适合的系统数据录入方法。第一次上线的经历给了我很宝贵的经验。做一个公司的ERP系统,一定要了解产品的特性以及公司的管理特点。并不是说我在这次实施后才发现这个ERP的原则,不通过ERP的运行,可能还需要向每个部门重新调研,然后去每个车间实习,然后整理很多很多。对我来说,了解产品特性和管理特点最快的办法,就是通过一个系统的运行规则。
 
  如今,每个人都在按部就班。我想这次优化后的ERP系统,必将对公司今后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将在以后陆续给大家讲讲ERP运行过程中的预防控制与维护。

本文出自 “johnny” 博客,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ERP,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