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些专访整理

这个月来来往往跑了不少地方,月初去深圳的ArchSummit架构师大会,采访了几位工程师,回来之后又在微软、Attachmate、IBM之间跑动了不少。

采访,是一种沟通。作为编辑去沟通,理论上是带着用户想了解的问题去,带着专家的答案回来。但这次去深圳,却是不怎么一样。

我是带着我自己的问题去的。

“您感觉自己成长最快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有没有遇到发展瓶颈的时候?”

是的,这其实是我自己想问的问题。

而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沟通,却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大的收获就是:

我终于体会到应该如何跟别人对话了!

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采访要优先面访,其次是电话,最后才考虑邮件。邮件采访不是很方便么?把问题发给对方,对方把答案发回来,整理整理就发布了,不像面访还要回来整理录音,多麻烦。这点,谣子哥之前跟我磨破了嘴皮子我也没能理解。

这就回到了一个问题:技术媒体的编辑,价值究竟在哪里?

一线的技术人需要编辑来告诉他们如何做技术么?

不在一线做,无论多Geek的编辑也好,都不足以在技术上做任何工程师的指引。在技术上,编辑的主要职责是传递——让会做的人告诉不会做的人怎么做。约稿,引发讨论,整理专题……技术媒体的编辑其实应该跟技术出版社的编辑看齐,学会引导会做的人去跟不会做的人分享他们的经验。

但是,访谈不一样。

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技术编辑去列采访提纲,问一些技术问题。但是第一,技术问题的来源不是你,而是你的读者——你真的知道读者遇到的是什么问题吗?他的技术背景是什么,生产环境是怎样的,团队能力是怎样的,你都不知道。第二,专家给了答案,你听得懂吗?你听过答案之后,能够去解决你的读者的问题么?

不能。

所以,技术编辑去采访,就别谈技术细节了。

那谈什么?谈趋势?谈看法?

我从2009年底做了一系列架构师采访之后就坚信,你要和大师对话,就必须在至少一个领域达到和大师一样的高度。趋势和看法都可谈,但更重要的是,谈经历,谈生活,谈思想的形成。

技术的历史,归根结底是人的历史。就好像我们谈论国家的历史也脱离不了人的历史一样。

而历史的本质,是故事。

谈趋势,有什么好看?说到底,打动人心的是故事。

成长的故事,尤为令人感动。而要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故事,你真正需要跟他面对面的坐在一起,甚至在一起生活过。

我想,在内容这个领域,也许我已经找到了新的方向。困扰自己很久的瓶颈,也许能因此往前推进一些?

下面是最近几个采访的整理,留此备忘。

1. 专访酷壳陈皓:有关带队、沟通、成长与变化

这次对话给我的感触非常多。有一段对话内容因为涉及到私人信息所以没有发布,也许我们以后会有机会将这部分发布出来。虽然我跟陈皓的成长经历完全不同,但是当你跟他面对面的时候,你能够非常深刻的感受到他谈论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当时的那种心情。

2. 来自Pinterest的忍者:快速是我们的追求

Marty是很健谈的工程师,Evrhet则比较内敛。不过有一点很令人感到惊奇:他们两人,包括Pinterest的所有工程师,在一点上的价值观是高度一致的!他们想要快速,想要挑战,想要有成就感的生活——而不是沉闷、稳定、拿养老金等退休的生活。跟他们坐在一起,你能够很清晰的感受到那种氛围——那种充满了冒险精神的气息。

3. 一淘曲琳:搜索引擎的架构维护与职责协调

这篇是小林帮我整理的采访录音。曲琳加入淘宝的时间是2008年,学术底子很扎实,讲话条理非常清晰。曲琳对阿里系内部工程师的发展路线介绍的非常详细,这点令我大开了眼界。

4. 百度廖若雪谈搜索:用最直接的方式满足人的需求

对若雪的采访其实是临时安排的,因为去大会之前我搞不懂这个“主任架构师”是个什么Title,还以为是个偏管理方向的。但后来看了他的资料,才决定找他单独聊聊。不过遗憾的是,当天采访的有些匆忙,很多话题都没有深谈。也许以后有机会可以再细聊。

5. 为什么IBM还在谈敏捷?

IBM软件开发大会的稿件。其实当天准备好要采访一批工程师的,毕竟有这么多从业几十年的工程师们聚在一起的机会也不多,不过最后只有时间做了KK的群访(此KK非彼KK,不要搞错了)。IBM的工程师们是穿着西装的工程师,不过这也使他们更贴近传统意义上的架构师——思维严谨,做事非常讲究用正确的方法,与充分的实践。KK对于IT发展的观点很有意思。

另外还有两篇ArchSummit的专访还没有发布,分别是七牛的许式伟和独立架构咨询师Simon Brown,回头再补充……

你可能感兴趣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