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昌平:个人知识管理中的“武林外传”

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意识、知识、工具、技巧、生活习惯的集合,我给她的定位是助力个人成功,即在个人追求成功过程中帮助你改变一些不良习惯,提供学习动机、思路、方法和工具,并帮助结构性积累知识和快速创造知识使之产生影响,以最终让知识给个人带来利益和成功。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读后感

首先、要感谢村长千里迢迢记得给我寄来这本书。

当我还在图书馆工作的时候,在KMcenter上写过一段时间的博客,也注册了实名社区,和村长在知识管理等方面有些交流。但后来由于工作岗位调动,时间渐紧,与kmcenter的交流日益疏远。令我意外的是村长在《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大作出来的时候还是通知我告知地址并很快给我寄来一本,在此表示非常的感谢。

罗嗦这么多的意思主要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1.我曾经参与过kmcenter,虽然后来没有在上面写东西,但对其还是一直关注着的;

2.我在kmcenter上学到很多,与村长的交流也是一直保持愉快的,向村长学到不少;

3.我对个人知识管理这块还是比较熟悉的(写这句话好像往自己脸上贴金);

4.因为学习专业和工作经历的关系,我对个人知识管理有自己的切入点和理解(又贴一层金)。

第二、对这本书整体的印象

因为要��嗦的内容好像比较多,所以先把对这本书整体的印象在前面有个交代:

1.这是一本很好的书,我会把它放上我的书架(书架上的书不多呢)并推荐给我认识的人阅读的;

2.实用性强,即使不知道知识管理的人也能够通过阅读开始自己的个人知识管理之旅;

3.逻辑清晰,步骤明确;

4.文字表述没有学院气——这也是我所追求而又未得的,哭一个——阅读起来非常顺畅,关键的地方又引发人们思考,就像武林外传一样,看起来没有障碍和负担,细细品味却引人深思,这也是我用这个题目的原因;

5.封面设计得有点“土气”(一家之言,一家之言)

第三、这是一本功利的书

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意识、知识、工具、技巧、生活习惯的集合,我给她的定位是助力个人成功,即在个人追求成功过程中帮助你改变一些不良习惯,提供学习动机、思路、方法和工具,并帮助结构性积累知识和快速创造知识使之产生影响,以最终让知识给个人带来利益和成功的助力。对于学校传统教育体系下出来的人,接受这样的意识需要对自身进行清醒的认识和剖析,并改变对待学习态度,转变许多习惯,学习新的工具和方法。而对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接受和学习本身就意味着要在不同的信息产品中进行尝试,这有一个镇痛的过程,时间长短和最终效果因人而异。个人知识管理本身就是一件功利的事情,如果只是为了享乐而学习,没有必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这件需要经历镇痛过程的事情。

这是一本功利的书,如果你对自己积累知识的过程和结果不满意,如果你对自己的知识产生的效益有所期待,如果你渴望成功并在道路上少走弯路,如果你不仅仅为了享乐而学习知识,那么恭喜你,现在有一个功利工具的集合——个人知识管理适合你。如果你对个人知识管理不了解,不知道怎么做,那么再次恭喜你,现在有一本个人知识管理手册——《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如果你不知道哪里能找到这本手册,那么再再恭喜你一次,这本书的作者我刚好认识,你可以介绍你通过这个途径来获得——http://www.kmcenter.org/fuwu/youknowledgeneedmanage.htm

第四、这不是收集的木头,也不是对海洋的渴望

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要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读者》

在每个人关注的不同专业领域中,个人知识管理并不能激发你对海洋的渴望(兴趣),也不能提供现成的打造船只的木头。渴望来自自身的价值观、对兴趣的激发和对成功的理解。木头则是你在这个专业领域中的各种知识,当然也包含了处理这些木头的方法论(打造船只的方法)和你生存于这个世界的基础性普同知识。个人知识管理只是提供给你搜集、保存木头的方法、途径、工具,并且告诉你如何才能让这些木头在组合成船只后发挥最大的效用。所以它不能替代你对建造船只这件事情的理解(哲学基础)、对木头(基础理论)本身的理解、挑选木头的标准(专业知识)、处理木头的方法(方法论)的挑选(方法适应性评估)。

是的,任何专业领域的知识是这样构成的:哲学基础、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方法论;当我们在某个专业领域建造自己的船只(知识应用或创新的过程)时,我们必须理解前两项,并对最后一项进行适应性评估,选择适合的方式处理专业知识,结合应用场景进行改造。个人知识管理不能替代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但是却能够提供一个工具集合,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和快捷。   第五、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立身之本

 

任何知识都是有价值的,只要你把它应用到合适的情境中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价值都能够给个人带来利益的,即使你不停的在学习知识和创造知识。知识的价值和商品的价值一样需要通过交换来体现,特别是你想要它给你带来个人利益的时候。那么,信息爆炸带来的两个负面影响是什么?一个是村长在书中开始就提到的找不到自己所需信息或知识,第二个就是你创造的知识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针对后一点,这时候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是做到最好,成为某个领域前十甚至领军的人物,掌握绝对发言权;二是差异化生存,寻找没有人做过或没有做好的事情。

我本来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太深的理解。我开始关注个人知识管理的最初动机并非出于功利的目的,而是因为专业的原因,深感信息爆炸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的困难,并努力专研应对的方法,所以个人知识管理走进我的视野。但是,《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告诉我另一个版本的原因,即个人知识管理也是解决信息爆炸环境中如何让知识实现价值的工具。

我的工作是在高校,周围都是典型的知识工作者,并且随着中国高校的发展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这些知识工作者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知识能够带来的效益(经济效益/个人声誉/影响力/发言权)的渴望也越来越直白,不再有原来知识分子遮遮掩掩的假清高。但是,如何才能在一个与社会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让知识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效益呢?有些老师让自己在某一专业角度达到最前,在细分的知识领域中抢占制高点,成为权威级的领袖。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其中有一位老师本身专业领域是地理信息方面的,因为是地理和地质方面在学校是传统优势的院系,专家型的人物已经很多,想要短时间内超过是不可能的,那么,他做了什么事情,就做一个课件,帮助那些名教授们制作课件,高校不是要申请精品课程吗,不是要申请教学成果奖吗,不是要评选教学名师吗,不是有多媒体教学比赛吗?那么我就拉起队伍来制作精品级别的课件/教学网站,帮助这些名教授们去争取各类奖项。最终,不但整个学校要向外申请精品课程/报奖的教授们需要他的团队进行支持,名声在外后城市宣传短片的制作/广告公司等都来邀请。差异化的竞争路线给这位老师的知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益(当然包括经济效益)。

这个过程中,专业方向变了,知识结构变了,应用环境变了,所需知识的更新速度变了。这个老师及其团队的精神就在于找对了一条差异化竞争的路,并且在这条道路上不断进行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展示和交流。这就是知识力——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立身之本。

第六、“谋”与“术”,战略与战术的结合

谋士之中,计谋为下,是为诡计。术谋为中,是为筹。谋略为上,是为道!计当为时,筹当为段,道为一生。——邬思道

雍正皇帝潜邸谋臣邬思道论述的虽然是皇子与皇帝的相处之道,但用在做学问上也是一样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对个人知识管理论述的战略性思考必须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环境中,终身学习的背景下,学习力和知识力是为“道”。在介绍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有将其按照个人知识学习的五个问题进行划分,筹划个人知识管理,是为“筹”。当然,《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在个人知识管理五个阶段,甚至开始知识管理前对自身认识的过程中,也给出了作者经过实践掌握的工具和技巧,是为“术”。

有了这样一种“谋”和“术”的架构,既避免了学院派们只对理论知识的泛泛而谈,显其空泛;又避免了只是写成操作工具使用手册。同时,由于信息技术产品的特殊性,对其进行更换的成本不但包含购买产品的金钱、学习使用新产品的时间,有时候甚至会对保存和应用知识的结构产生变更或丢失,这样的事情是非常痛苦的。而且,随着IT领域对知识管理的不断重视,知识管理工具的开发和传递也越来越多元化且良莠不齐,选择合适自己的知识管理工具往往需要进行不断的尝试和变更,这对每一个初次接触个人知识管理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经过《你的知识需要管理》推荐,让初学者一开始就接触较为成熟的工具,只需在发展过程中进行少许的变更即可,这不得不说是一大善事。

第七、对人的因素的重视

我最佩服现在的导师并不是他的学识渊博或者学术成就硕果累累,而是因为能够引发我的思考并给我充分思考的空间。在我们面前,他并不是权威,而只是一个引导者和交流者。我本科时候学的是图书情报,后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研究生读的少数民族经济专业,主要做的研究方向又是生态旅游和生态经济,跨度非常之大。在我对生态旅游、生态经济甚至基本的旅游、经济的概念都没有的情况下。和导师、学长、同学的交流成为构建这部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当然这只是我的方法,每个人不见得一样。但是,对人,包括自己和他人两个层面的重视应该是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有时候,导师会让我讲讲信息搜寻和获取的一些方法,听众们总是希望我直接指明哪个网站有他们需要的内容或者baidu/google的一些使用技巧。但是,我一再给他们强调的是,不要指望一个网站或搜索引擎能够解决你的信息问题。我告诉他们信息问题解决的出发点在自己、终点也在自己,你必须明白自己已经掌握什么信息,还需要什么信息,这种需要怎样表达,然后才能寻求帮助。而信息问题解决的过程应该是先人、后系统、最后才是文献。但是我们现在遇到问题时,常常最先“baidu一下”,而不是向“身边的人——包括网络上的”讨论一下。这个是非常不好的现象。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并没有一味强调知识管理工具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决定作用,这让我非常欣慰。工具只是提供我们方便交流、保存、使用和共享知识而已,链接工具两头的永远都只能是人。所以必须强调这一点。这方面,这本书没有走偏。
 

   第八、知识使用和创新不再畏难

 

当然,好的工具会使得知识从人到人、从知识到创新知识的过程变得简便。比如说,在论文写作上,我给学长和同学们推荐了两个工具:mindmanage和Noteexpress,这就使得知识使用和创新过程中融入个人知识管理,并且节约了时间和精力。有时候,我们并不是不想使用或创新知识,而是对自己的知识缺乏评估或没有掌握使用的工具而已,这就象一层窗户纸,一旦捅开,就豁然开朗。而这层纸没有捅破之前,却让我们畏难,止步不前。

书中推荐的创新工具有些我也并未接触,有机会要进行尝试。

第九、个人知识管理前传——任重而道远

成功就像独生子女一样,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七姑八婆的关照,有时候还会出现头痛脑热或调皮捣蛋的情况,甚至不成材。个人知识管理只是这些照顾这个独生子女保姆群中的一员而已,要想其成才,还必须更多因素的共同努力才可以。

同样的,在个人知识管理的背后,其成功实施也需要不同要素或基础素质的支撑。这其中涉及到心理学、认知学、管理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不同理论。我举其中几个重要的内容:

1.计算机文化的认同感,这能够帮助我们更快的接受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问题的解决和利用软件工具进行个人知识管理,保持对信息传播技术、知识管理工具、E-Learning等虚拟学习环境的敏感性,同时也对信息(知识)产生、传播、利用、更新的规律性认识发生改变的认同;

2.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对个人知识现有知识结构的判断,知识结构的更新,寻求适合的学习方法背后都有这一理论的支持,认知理论的掌握也是一个人学习力形成的重要方面,学习力则是知识力的基础;

3.个人学习环境(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PLE)理论,良好的、交互的、适应性强的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能够使得学习事半功倍,而且学习环境的构建可以与个人知识管理中学习工具的提供、知识的保存、知识共享无缝对接,提高学习和个人知识管理的效率;

4.信息素养,学习力和知识力的基础,属于基础的基础。这是信息时代人们生存的最根本基础素质之一,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学习过程的进行、知识获取过程中信息的搜索、评估、使用和共享都依赖于信息素质。这也是个人素质原因造成“数字鸿沟”的因素之一。

5.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涉及到人们思考方式的改变。一个是信息素养的核心,一个是创新工具思维导图的核心。这两者的结合将是整个个人知识管理前传3。

等等。

这也是我最期待和村长进行继续交流的部分,也是我最希望能够和村长进行合作的部分,希望有机会能够与村长一起通过知识交流和共享的方式,创造出知识管理前传的产品或服务(图书/培训服务或者其他。呵呵)。关注信息时代个人的成功,关注个人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管理的前传,这部分内容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看到一本好书总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特别是看到一个自己关注了五六年的领域终于有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出现,总是特别让人高兴。也忘记问村长kmcenter成立的时间,但我从2004年接触她和村长以来,见证了他们不断积累和成长的过程。可以说kmcenter和村长就是知识管理的践行者,《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就是个人知识管理实践的一个成果。村长个人和kmcenter这几年在知识管理领域中的不断成长是这本书最好的注脚。

答应村长看完书后写个书评的,��哩��唆 的这么多 就这样了。天也该亮了。(关于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主页)

                                                          章昌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杂谈,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