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课程】NP理论复习之IS-IS

NP复习之IS-IS
IS-IS
 
目标:
IS-IS OSPF 的比较
基础配置
1. 运行于大型运营商,原因:
1 )政治原因。
2 )诞生时间晚,在 IS-IS 的基础上。
2. OSI 协议栈。
3.IS :中间系统,路由器
ES :端系统,终端系统
4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起源是 osi 协议栈服务。
CLNS
三层协议: CLNP
三层服务: CLNS
5 IS-IS 特性:
1 )链路状态协议
2 )无类别的,支持 VLSM
3 )用 dijkstra’s SPF 算法
4 )用 hello 包建立邻接关系, LSP 传递链路状态信息。
5 )支持两种路由级别:
没有层次,区域间都是平等的。
路由器的工作状态分成两层:
leavl1 :负责域内路由,相当于 1 类和 2 LSA 。只保存 level1 的数据库。相当于完全末节。
level2 :负责域间路由,相当于 3 LSA ,是链路状态的,不是距离矢量。
只保存域间路由。
level1-2 :同时保存域间和域内的路由,相当于 ospf ABR
实际意义:不是为 IP 服务。
6 。集成的 IS-IS
是标准的 IS-IS 的增强版。
IS-IS 支持 TCP/IP 协议栈,就叫做集成的 IS-IS
需要有 CLNS 地址。
7 。设计的思想和原则:
1. ip 地址和 CLNP 地址
2. level 在中间。
8 IIH IS IS hello
9 ospf is-is 比较
相同点:
1 )链路状态协议
2 aging timers
3 lsdb 同步
4 spf 算法
5 )更新,洪泛一致
6 )汇聚快
不同点:
1 )区域的设计。
ospf :以路由器作为边界,链路只属于一个区域。
is-is :以链路作为边界,路由器属于一个区域
2 LSA LSp
LSA 有很多哦
LSP 只有两种, L1 LSP L2 LSP
是根据 tlv 字段来控制。
3 ospf :区域的多样性, metric 值的多样性,
厂商多。
 
10 OSI 地址:
协议: CLNP IP 协议)为 CLNS 做路由
网络层地址, NSAP 地址( IP 地址)。 用来表示一个完整的节点,不是接口的地址。
功能相当于 IP 地址。
最长 20 个字节。
分成 IDP DSP 两部分。
IDP initial domain part AFI authority and format indentifier IDI initial domain identifier
AFI :常见是 49 47. 固定的。
DSP domain specific part HO_DSP 高位 DSP system ID :设备具体名字; NSEL :选择服务,只标识一种, CLNS
简化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区域地址( AFI 49 area ID
第二部分:系统 ID 6 个字节,设备上以太网接口的 mac 地址,也可以用 ip 地址。用来做 level 的路由。
第三部分:设置成 00
 
简化的地址叫做: NET 地址。
NET network entity titile
SNPA
以太网: mac 地址
帧中继: DLCI
表示链路层的 ID
 
11. osi 协议栈里,接口叫做 circuit
点到点接口,用 SNPA 代表接口。
局域网: lan id 七个字节来表示,前六个字节表示 DIS
12 。基本配置:
接口下配置: ip router isis  : 开启集成 Is-is
show clns int f0/0
 
router isis
net 49.0000.0000.0000.0001.00
 
show clns neighbors
show isis neighbors
 
13. 域内路由和域间路由
域内路由用系统 id
域间路由用的是区域 id
 
14.OSI PDUs
IS-IS PDU 是第三层的,直接封装到第二层。跟 ospf 不一样。

本文出自 “追求无止境。。。” 博客,谢绝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理论,休闲,NP,I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