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ysql的配置文件中的mysqld下方添加以下参数
有关慢查询日志功能的相关参数说明:
log-slow-queries
指定日志文件存放位置,该目录文件一定要有写的权限。可以不用设置,系统会给一个缺省的文件host_name-slow.log
long_query_time
SQL执行时间阈值,默认为10秒。
注意以下三点:
1、设置long_query_time这个阈值后,mysql数据库会记录运行时间超过该值的所有SQL语句,但对于运行时间正好等于long_query_time的情况,并不会被记录下来。也就是说,在mysql源码里是判断大于long_query_time,而非大于等于。
2、从mysql 5.1开始,long_query_time开始以微秒记录SQL语句运行时间,之前仅用秒为单位记录。这样可以更精确地记录SQL的运行时间,供DBA分析。
3、建议该时间不应太小或太大,最好在5-10秒之间。当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决定。
log-queries-not-using-indexes
如果运行的SQL语句没有使用索引,则mysql数据库同样会将这条SQL语句记录到慢查询日志文件中。
log-long-format
这里需要注意这个参数,不要被网上一些关于mysql慢查询的相关文章所迷惑——他们对此参数的解释是(如果设置了,所有没有使用索引的查询也将被记录),我看了就奇怪了,这不和参数log-queries-not-using-indexes的功能是一样的么,于是百度之,可笑的是,即然有很多文章都是类似描述,这些只知道copy的站长或那些只顾转载的朋友,你要我怎么说你们呢。。。。
与这个参数对应的是另一个参数:log-short-format
简单的说log-long-format选项是用来设置日志的格式,它是以扩展方式记录有关事件。扩展方式可记录谁发出查询和什么时候发出查询的信息。可使我们更好地掌握客户端的操作情况。
准确的说,它是记录激活的更新日志、二进制更新日志、和慢查询日志的大量信息。例如,所有查询的用户名和时间戳将记录下来。不赞成选用该选项,因为它现在代表 默认记录行为。
log-short-format
记录激活的更新日志、二进制更新日志、和慢查询日志的少量信息。例如,用户名和时间戳不记录下来。
log-slow-admin-statements
将慢管理语句例如OPTIMIZE TABLE、ANALYZE TABLE和ALTER TABLE记入慢查询日志。
我们可以通过慢查询日志来找出有问题的SQL语句,对其进行优化。随着mysql数据库服务器运行时间的增加,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SQL查询被记录到了慢查询日志文件中,这时要分析该文章就显得不是很容易了。mysql提供的mysqldumpslow命令,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使用方法如下:
命令行下,进入 mysql/bin 目录,输入 mysqldumpslow ?help 或 --help 可以看到这个工具的参数
mysqldumpslow -s c -t 20 host-slow.log
mysqldumpslow -s r -t 20 host-slow.log
上述命令可以看出访问次数最多的 20 个 sql 语句和返回记录集最多的 20 个 sql
mysqldumpslow -t 10 -s t -g "left join" host-slow.log
这个是按照时间返回前 10 条里面含有左连接的 sql 语句。
mysqldumpslow -s c -t 10 /database/mysql/slow-log
这会输出记录次数最多的10条SQL语句,其中:
-s order,是表示按照何种方式排序,order值有:c、t、l、r 分别是按照记录次数、时间、查询时间、返回的记录数来排序,ac、at、al、ar,表示相应的倒序;
-t num,即为返回前面多少条的数据;
-g pattern,pattern可以写一个正则匹配模式,大小写不敏感的;
使用mysqldumpslow命令可以非常明确的得到各种我们需要的查询语句,对MySQL查询语句的监控、分析、优化是MySQL优化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相关命令
查看慢查询的记录数
查看long_query_time值
查看是否开启慢查询
查看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