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下半年程序员下午试卷
(考试时间 14:00~16:30共 150 分钟)
请按下述要求正确填写答题纸
1. 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你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名称。
2. 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出生年月日和姓名。
3. 答题纸上除填写上述内容外只能写解答。
4. 本试卷共 8 道题,试题一至试题三是必答题,试题四至试题五选答 1 道, 试题六至试题八选答 1 道。每题 15 分,满分 75 分。
试题号 |
一~三 |
四~五 |
六~八 |
选择方法 |
必答题 |
选答 1 题 |
选答 1 题 |
5. 解答时字迹务必清楚,字迹不清时,将不评分。
6. 仿照下面例题,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例题
2006 年下半年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日期是 (1) 月(2) 日。
因为正确的解答是“11 月 4 日”,故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写上“11”和“4”(参看下表)。
例题 |
解答栏 |
(1) |
11 |
(2) |
4 |
试题一至试题三是必答题
试题一(共 15 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算法,完善算法并回答问题,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假设以二维数组 G[1..m,1..n]表示一幅图像各像素的颜色,则 G[i,j]表示区域中 点(i,j)处的颜色,颜色值为 0 到 k 的整数。
下面的算法将指定点(i0,j0)所在的同色邻接区域的颜色置换为给定的颜色值。约定 所有与点(i0,j0)同色的上、下、左、右可连通的点组成同色邻接区域。
例如,一幅 8×9 像素的图像如图 1-1 所示。设用户指定点(3,5),其颜色值为 0,此时其上方(2,5)、下方 (4,5)、右方 (3,6)邻接点的颜色值都为 0,因此这些点属于 点(3,5)所在的同色邻接区域,再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扩展,可得出该同色邻接区域的其他点(见图 1-1 中的阴影部分)。将上述同色区域的颜色替换为颜色值 7 所得的新图像如图 1-2 所示。
[算法]
输入:矩阵 G,点的坐标(i0,j0),新颜色值 newcolor。
输出:点(i0,j0)所在同色邻接区域的颜色置换为newcolor 之后的矩阵 G。
算法步骤(为规范算法,规定该算法只在第七步后结束):
第一步:若点(i0,j0)的颜色值与新颜色值newcolor 相同,则 (1) ;
第二步:点(i0,j0)的颜色值→oldcolor;创建栈 S,并将点坐标(i0,j0)入栈;
第三步:若 (2) ,则转第七步;
第四步:栈顶元素出栈→(x,y),并 (3) ;
第五步:1) 若点(x,y-1)在图像中且 G[x,y-1]等于 oldcolor,则(x,y-1)入栈 S;
2) 若点(x,y+1)在图像中且 G[x,y+1]等于 oldcolor,则(x,y+1)入栈 S;
3) 若点(x-1,y)在图像中且 G[x-1,y]等于 oldcolor,则(x-1,y)入栈 S;
4) 若点(x+1,y)在图像中且 G[x+1,y]等于 oldcolor,则(x+1,y)入栈 S;
第六步:转 (4) ;
第七步:算法结束。
[问题]
是否可以将算法中的栈换成队列?回答: (5) 。
试题二(共 15 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 C 函数,将应填入 (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单位准备进行一次选举,对指定的 n 名(n<80)候选人进行投票。为了简化选举工作,事先印制了写有这 n 名候选人姓名的选票,投票者只需将选中者名下的圆圈涂黑即可。规定每张选票上被涂黑的圆圈数不得超过 3 个,也不得少于 1 个,否则视为无效选票。投票结束后,所有选票经计算机扫描处理,形成了描述选票状态的文本文件。例如,n=8 时所形成的文件如下:
01011000
10010100
10011000
11111111
00000000
00111000
…
其中,每行表示一张选票的数据,每列代表一位候选者的得票情况。第 i 行第 j 列 为 1,表示第 i 张选票上投了第 j 名候选人 1 票。
函数 statistic( )的功能是读入选票数据,并统计每位候选者的得票数,函数返回 有效选票数。
[C 函数]
int statistic(FILE *fp,int candidate[],int n)
{ /* 从文件中读入选票数据,n 为候选人数量(n<80),从有效选票中统计每位候选者的得票数并存入 candidate[],函数返回有效选票数*/
char str[80];/* str 保存读入的一张选票数据 */
int i,tag = 0;/* tag 用于判断每张选票是否有效 */
int q = 0; /* q 用于计算有效选票数 */
for(i = 0; i < n; i++)
candidate[i] = 0;
while ( (1) ) {
fgets(str,80,fp); /* 读入一张选票数据 */
for(tag = 0,i = 0; (2) ; i++)
if (str[i] == '1') tag++;
if ( (3) ){/* 若是有效选票,则进行统计 */
(4) ;
for (i = 0; i < n; i++)
if (str[i] == '1') (5) ;
}
}
return q;
}/* statistic */
试题三(共 15 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 C 函数,将应填入 (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若一个矩阵中的非零元素数目很少且分布没有规律,则称之为稀疏矩阵。对于 m 行n 列的稀疏矩阵 M,进行转置运算后得到n 行 m 列的矩阵 MT,如图 3-1 所示。
为了压缩稀疏矩阵的存储空间,用三元组(即元素所在的行号、列号和元素值)表示稀疏矩阵中的一个非零元,再用一维数组逐行存储稀疏矩阵中的所有非零元素(也称为三元组顺序表)。例如,图 3-1 所示的矩阵 M 相应的三元组顺序表如表 3-1 所示,其转置矩阵 MT 的三元组顺序表如表 3-2 所示。
表3-1 矩阵M
|
表3-2 M的转置矩阵MT
|
函数 TransposeMatrix(Matrix M)的功能是对用三元组顺序表表示的稀疏矩阵 M 进行转置运算。
对 M 实施转置运算时,为了将 M 中的每个非零元素直接存入其转置矩阵 MT 三元组顺序表的相应位置,需先计算 M 中每一列非零元素的数目(即 MT 中每一行非零元素的 数目),并记录在向量 num 中;然后根据以下关系,计算出矩阵 M 中每列的第一个非零元素在转置矩阵 MT 三元组顺序表中的位置:
cpot[0] = 0
cpot[j] = cpot[j-1] + num[j-1]/* j 为列号 */
类型 ElemType、Triple 和 Matrix 定义如下:
typedef int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 /* 三元组类型 */
int r,c; /* 矩阵元素的行号、列号 */
ElemType e; /* 矩阵元素的值*/
}Triple;
typedef struct { /* 矩阵的三元组顺序表存储结构 */
int rows,cols,elements; /* 矩阵的行数、列数和非零元素数目 */
Triple data[MAXSIZE];
}Matrix;
[C 函数]
int TransposeMatrix(Matrix M)
{
int j,q,t;
int *num, *cpot;
Matrix MT;/* MT 是 M 的转置矩阵 */
num = (int *)malloc(M.cols*sizeof(int));
cpot = (int *)malloc(M.cols*sizeof(int));
if (!num || !cpot)
return ERROR;
MT.rows = (1) ;/* 设置转置矩阵 MT 行数、列数和非零元数目 */
MT.cols = (2) ;
MT.elements = M.elements;
if (M.elements > 0) {
for(q = 0; q < M.cols; q++)
num[q] = 0;
for(t = 0; t < M.elements; ++t)/* 计算矩阵 M 中每一列非零元素数目*/
num[M.data[t].c]++;
/* 计算矩阵 M 中每列第一个非零元素在其转置矩阵三元组顺序表中的位置 */
(3) ;
for(j = 1;j < M.cols; j++)
cpot[j] = (4) ;
/* 以下代码完成转置矩阵 MT 三元组顺序表元素的设置 */
for(t = 0; t < M.elements;t++){
j = (5) ; /* 取矩阵 M 的一个非零元素的列号存入 j */
/* q 为该非零元素在转置矩阵 MT 三元组顺序表中的位置(下标)*/
q = cpot[j];
MT.data[q].r = M.data[t].c;
MT.data[q].c = M.data[t].r;
MT.data[q].e = M.data[t].e;
++cpot[j]; /* 计算 M 中第 j 列的下一个非零元素的目的位置 */
}/* for */
}/* if */
free(num); free(cpot);
/*此处输出矩阵元素,代码省略*/
return OK;
}/* TransposeMatrix */
从下列的 2 道试题(试题四至试题五)中任选 1 道解答。如果解答的试题数超过 1 道,则题号小的 1 道解答有效。 |
试题四(共 15 分)
阅读以下应用说明以及用 Visual Basic 编写的程序代码,将应填入(n) 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应用 4.1]
设应用程序的运行窗口内有一个文字标签(Label)以及一个框架,其中有三个复选框(chk1,chk2,chk3),各个复选框单击事件过程的程序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hk1_Click( )
Label.fontBold = chk1.Value
End Sub
Private Sub chk2_Click( )
Label.fontItalic = chk2.Value
End Sub
Private Sub chk3_Click( )
Label.fontUnderLine = chk3.Value
End Sub
三个复选框 chk1、chk2、chk3 的功能分别是: (1) 。
[应用 4.2]
设应用程序的运行窗口内有两个文本框 Txt1 和 Txt2,其初始内容为空。在 Txt1 文本框中输入一个数值,当光标离开此文本框(例如进入文本框 Txt2)时,执行的程序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Txt1_LostFocus()
dim x as double
x = Val(Txt1.Text)
If x<0 Or x>100 Then
Txt1.Text = ""
MsgBox$ ("请重新输入!")
Txt1.SetFocus
Else
Txt2.Text = Txt1.Text
End If
End Sub
该程序代码的功能是:若在文本框 Txt1 中输入的数值小于0 或大于 100,当光标离 开此文本框时, (2) ;否则,将其值复制到文本框 Txt2 中。
[应用 4.3]
在下面的应用中,当窗口内发生 Click 事件时,窗口内将显示如图 4-1 所示的杨辉三角形(每一行都是二项式展开的系数)。请完善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i, j, c As Integer,StrTemp As String
Dim a(9) As Integer
a(0) = 0: a(1) = 1
StrTemp = Str(a(1)) + Space(3) CurrentX =(ScaleWidth - TextWidth(StrTemp)) / 2
Print StrTemp
For j = 2 To 9
a(j) = 1
For c = j-1 To 2 Step -1
a(c) = (3)
Next
(4) =""
For c = 1 To j
StrTemp = StrTemp & Str( (5) )& Space(5 - Len(Str(a(c))))
Next
CurrentX = (ScaleWidth - TextWidth(StrTemp)) /2
Print StrTemp
Next
End Sub
试题五(共 15 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 C 函数,将应填入 (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班级有 N 名学生,他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修名称和数量不尽相同的课程。设 N等于 6,学生信息、所选课程及成绩用链表结构存储,如图 5-1 所示。
程序中相应的类型定义如下:
#define N 6
struct node{
char cname[5]; /*课程名*/
int grade; /*成绩*/
struct node *next; /*指针,指示某学生选修的下一门课程及成绩*/
};
struct student{
char xh[5]; /*学号*/
char name[20]; /*姓名*/
struct node *link; /*指针,指示出选修的课程及成绩链表*/
}stud_info[N];
stud_info[]为一个全局数组。
函数 func (char kc[],int *num)的功能是统计选修了课程名为 kc 的学生的人数, 并返回该课程的平均成绩(若无人选修该课程,则平均成绩为 0),参数 num 带回选修课程 kc 的学生人数。
[C 函数]
double func (char kc[],int *num)
{
int i,count = 0,sum = 0;/*count用于记录选修课程名为 kc 的学生的人数*/
double avg = 0.0;
struct node *p;
for(i = 0; i < N; i++){
p = (1) ;/*取第 i 个学生所修课程链表的头指针*/
while (p) {
if ( (2) ) {
sum = (3) ;
count++;
break;
}/*if*/
p = p->next;
}/*while*/
}
(4) ;
if ( (5) )
avg = (double)sum / count;/* 计算平均成绩 */
return avg;
}/*func*/
从下列的 3 道试题(试题六至试题八)中任选 1 道解答。如果解答的试题数超过 1 道,则题号小的 1 道解答有效。 |
试题六(共 15 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 C++程序代码,将应填入 (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在下面的C++代码中,类 SalesTicket 能够完成打印票据正文的功能,类 HeadDecorator 与 FootDecorator 分别完成打印票据的台头和脚注的功能。
已知该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如下所示,请填补该程序代码中的空缺。
这是票据的台头!
这是票据正文!
这是票据的脚注!
------------------------
这是票据的台头!
这是票据的脚注!
[C++程序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alesTicket {
public:
(1) printTicket() {cout << "这是票据正文!" << endl;}
};
class Decorator : public SalesTicket{
SalesTicket *ticket;
public:
Decorator(SalesTicket *t){ ticket = t; }
void printTicket(){
if(ticket != NULL)
ticket->printTicket();
}
};
class HeadDecorator : public Decorator{
public:
HeadDecorator(SalesTicket *t): (2) { }
void printTicket() {
cout << "这是票据的台头!" << endl; Decorator::printTicket();
}
};
class FootDecorator :public Decorator{
public:
FootDecorator(SalesTicket *t): (3) { }
void printTicket() {
Decorator::printTicket();
cout << "这是票据的脚注!" << endl;
}
};
void main(void) {
SalesTicket t; FootDecorator f(&t);
HeadDecorator h( (4) );
h.printTicket();
cout <<"------------------------"<< endl;
FootDecorator a(NULL);
HeadDecorator b( (5) );
b.printTicket();
}
试题七(共 15 分)
阅读以下应用说明以及用 Visual Basic 编写的程序代码,将应填入 (n) 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应用说明]
某应用程序用于监测某种设备的工作温度(20~200 度),其运行窗口中,包括一个温度计(矩形形状 shpMeter)以及其中指示当前设备温度的水银柱(矩形形状 shpT), 文字标签标记了温度刻度;另有一个图片框 picCurve,用于动态描述检测到的温度曲线(用户见到的曲线与水银柱等高变化);命令按钮“开始检测”(cmdStart)用于启动温度检测,命令按钮“暂停检测”(cmdStop)用于暂停检测。
矩形形状 shpT(水银柱)属性 visible 初始设置为不可见,属性 Filltype 设置为solid(实心),FillColor 设置为红色;图片框 picCurve 的属性 AutoRedraw 设置为 True;再创建一个定时器 TimT,属性 Enabled 初始设置为 False(不起作用),属性 Interval(定时间隔)设置为500 毫秒。
为模拟设备温度的检测,程序中利用了(0,1)之间均匀分布的伪随机数获得[20,200] 之间的随机温度 T。为了便于在图片框 picCurve 中绘制曲线,程序中对该图片框建立了坐标系统,左上角为原点(0,0),水平向右方向为 X 轴,垂直向下方向为 Y 轴,右下角坐标为(50,180)。为了便于观察记录的温度值,图片框中从上到下创建了 5 条水平线 Ls(i),i=0,1,…4,并在程序中按等间隔排列进行位置设置。程序中每隔半秒算出曲线点(x,y),其中 x=0,1,2,…,再用直线段连接各相邻曲线点形成温度曲线。
[Visual Basic 程序代码]
Dim (1) As Integer '声明全局变量
Private Sub CmdStart_Click( )
TimT.Enabled = True
ShpT.Visible = True
End Sub
Private Sub CmdStop_Click( )
TimT.Enabled = False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
Dim i, H As Integer
PicCurve.Scale (0, 0)-(50, 180)
'设置图片框坐标系:左上角-右下角H = 30 'H 等于图片框高度的六分之一
For i = 0 To 4'设置 5 条水平线 Ls(i)的位置
Ls(i).X1 = 0'Ls(i)起点横坐标
Ls(i).Y1 = H * (2) 'Ls(i)起点纵坐标
Ls(i).X2 = 50'Ls(i)终点横坐标
Ls(i).Y2 = Ls(i).Y1'Ls(i)终点纵坐标
Ls(i).BorderColor = &HC0C0C0'设置水平线颜色
x = 0'设置曲线坐标初值
End Sub
Private Sub timT_Timer()
Dim T, H As Integer'T 为即时温度,H 为图片框中温度点显示高度
T = Int(Rnd * 181) + 20'模拟随机产生设备温度(20~200 度)
'按当前温度显示水银柱
H = ShpMeter.Height * (3) '算出水银柱的高度
ShpT.Top = (4) - H'设置水银柱顶部位置
ShpT.Height = H'设置水银柱的高度
'绘制温度曲线
y = (5) '算出曲线上当前点的纵坐标
If x = 51 Then'当超出图片框时
PicCurve.Cls'清除图片框内以前画的曲线
x = 0 '设置重画曲线的初值
ElseIf x > 0 Then'除左边点外
PicCurve.Line (x-1,Lasty)-(x,y),vbRed'由前 1 点到当前点画红色线段
End If
x = x + 1'准备下一点坐标
Lasty = y'保存当前坐标供下次使用
End Sub
试题八(共 15 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 Java 程序代码,将应填入 (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在下面的 Java 程序代码中,类 SalesTicket能够完成打印票据正文的功能,类 HeadDecorator 与FootDecorator 分别完成打印票据的台头和脚注的功能。
已知该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如下所示,请填补该程序代码中的空缺。
这是票据的台头!
这是票据正文!
这是票据的脚注!
------------------------
这是票据的台头!
这是票据的脚注!
[Java 程序代码]
public class SalesTicket {
public void printTicket() {
System.out.println("这是票据正文!");
}
}
public class Decorator extends SalesTicket{
SalesTicket ticket;
public Decorator(SalesTicket t){
ticket = t;
}
public void printTicket(){
if(ticket != null)
ticket.printTicket();
}
}
public class HeadDecorator extends Decorator{
public HeadDecorator(SalesTicket t) {
(1) ;
}
public void printTicket() {
System.out.println("这是票据的台头!");
super.printTicket();
}
}
public class FootDecorator extends Decorator{
public FootDecorator(SalesTicket t) {
(2) ;
}
public void printTicket() {
super.printTicket();
System.out.println("这是票据的脚注!");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 = new HeadDecorator( (3) );
T. (4) ;
System.out.println("------------------------");
T = new FootDecorator( (5) );T.printTick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