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折磨你的人[二]


第15节 不懂得变通,就不可能成功


       学习时要多动脑,学问更要活学活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享受知识和学问所带来的好处。

       我们可以见到,死读书的人多数无法将学问灵活运用,一旦发生状况,他们也只会生硬地搬出脑子里有限的知识,陷在矛盾与错误的生活中。


       大文是个卖糖的商人,每天都得到各村落收购糖。回家后,他再将这些糖分别包装进麻袋里,然后运到外地去贩售。

       然而,在包装这些糖时,大文却经常把糖掉在地上,虽然他一点也不在乎,但是他的老婆却非常心疼。她总是等老公出门后,便将地上的糖一一拾起,并收集起来,存放在麻袋里。这件事她并没对老公说,只是默默收集,并默默放置在仓库的角落里。

       第二年,因为各种因素造成蔗糖短缺,大文不得已停止了生意,但是,他也因此欠了一屁股债。

       只见大文苦恼地叹着气:“唉!真是倒霉,今年的糖价这么高,偏偏缺货,这下子叫我到哪里生钱来还人家?唉!”

       大文看着神情呆滞的老婆,又叹了口气说:“如果还有糖可卖就好了,这个时机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所欠的债务也就能还清了!问题是,我到哪儿去找糖呢?”

       这时大文的老婆忽然双眼一亮,想起了仓库里的糖,她快步走到仓库里清点,居然累积有40袋之多呢!

       她开心地走了出来,对老公说明一切,大文跟着老婆,来到他从未踏入的仓库里,并吃惊地看着40袋糖,开心地说:“老婆,太谢谢你了,没想到我们居然能绝处逢生!”

       大文就靠着这40袋蔗糖,让生意转亏为盈,重新开始!

       这个功劳当然归他的贤妻所有,而且这个奇迹似的消息,很快便传遍整个村落,甚至还传扬到镇上。

       小镇里有个卖书报与文具的店主,也将这件事告诉他的老婆,老板娘听了之后,却颇不以为然地想:“哼,这有什么难的?”

       为了能得到人们的夸赞,老板娘想出了一个方法。

       从这天起,她每天都趁着老公不在时,将杂志、课本与年历等,各拿一本藏了起来。

       到了第二年的年终前,“收藏”的书报累积了不少之后,她得意地邀请丈夫到收藏室来。

       然而丈夫一看,气得差点昏倒:“天哪!你干吗跟钱过不去啊?这些东西如今都过时了,有谁还要?你……你……”


       不管是模仿还是学习,都要懂得灵活应用,绝不是生搬硬套就能获得同样的效果,就像文具店的老板娘一样,不懂得变通与应用,只会让自己错误地踏上以为可以通往成功的道路。

       学习,最重要的不是理论的死记,而是知识的融会贯通,就像数学公式一样,我们背得再多,很快便又要忘记,但是,只要我们了解了公式里的解题技巧与原理,不管考题怎么变化,我们也都能迎刃而解!

       因此,只要我们能将学问转化为自己的学识,把人们成功的技巧变通为自己的方法,那么就不会像故事中的老板娘那样将书报“收藏”至过期,而且就算真的有过期的书报,也可以再找到“清仓”的方法。


第16节 忙碌工作不是最好的生活


       你没有时间吗?你是真的没有时间,还是根本不懂得分配时间呢?

       不要一股脑地往前冲,留点空间和时间休息,或停下脚步重新评估、审查,这样你才不会冲过了头,让自己一不小心掉进失败的陷阱。


       有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工厂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由于薪资优厚,工作环境也相当好,伐木工很珍惜,也决心要认真努力地工作。

       第一天,老板交给他一把锋利的斧头,划定一个伐木范围,让他去砍伐。非常努力的伐木工人,这天砍了18棵树,老板也相当满意,他对伐木工人说:“非常好,你要继续保持这个水准!”

       伐木工听见老板如此夸赞,非常开心,第二天他工作得更加卖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天他却只砍了15棵树。

       第三天,他为了弥补昨天的缺额,更加努力砍伐,可是这天却砍得更少,只砍了10棵树。

       伐木工人感到非常惭愧,他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老板,真对不起,我不知道为什么,力气好像越来越小了。”

       老板温和地看着他,接着问:“你上一次是什么时候磨斧头的?”

       伐木工望着老板,诧异地回答说:“磨斧头?我每天都忙着砍树,根本没有时间磨斧头啊!”


       古人有云:“磨刀不误砍柴工。”

       忙碌是不懂支配时间的人习惯寻找的借口,当时间不断跑在我们前面时,那不是时光匆匆流逝的现象,而是我们浪费太多时间的事实。

       不多花点时间研究砍树的技巧,只会让事倍功半的情况不断发生。

       当你从18棵树的成绩降低到10棵树时,就表示你必须找出时间,磨一磨你的刀了。

       多一点时间准备,多花一点时间增强实力,你才能事半功倍,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第17节 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的缺点


       承认自己的错误,或是说出自己的缺点,其实一点也不会损害你的面子。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缺点,只有正视它,并努力改正,我们才能朝着完美更近一步。


       靠近街道的屋里坐了几个人,正穷极无聊地批评他人的道德品行。

       坐在红色沙发上的这个人眉飞色舞地说:“其实,小方的道德品行还算可以,只是我实在受不了他的两项缺点,一个是容易发怒,另一个则是做事老是冒冒失失的。”

       其他几个人听见他的这番批评,也都发出赞同的声音,附和说:“没错,他是这个样子!”

       但是,就在这时,小方正好经过门外,听见众人居然聚在一起批评他,忍不住冲了进去,大声怒吼着:“你说什么?”

       接着,小方抓住沙发上的这个人,用力挥了一拳。

       旁边的人见状,纷纷上前阻止:“你为什么乱打人?”

       小方气呼呼地说:“你说,我什么时候喜欢发怒了?还有,我又什么时候做事冒失了?你说啊!这家伙居然在我的背后胡乱批评我,说我做事冒失、喜欢发怒,胡说八道的人当然该打!”

       此时,小方的后面,忽然传来了一个嘲笑声:“喔?你不爱发怒吗?你做事不冒失吗?你看,你现在的举动,不是刚好证实了这一切吗?”


       一位哲人曾告诫我们说:“也许你会忽略自己的缺点,但如果人们指出你的缺点,你还是视若无睹的话,那就表明你的判断力有待加强。”

       你是看不见自己的疏失,还是不愿承认自己有缺点?

       想要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就必须先战胜自己的缺点,每个人都一定会有缺点,而且这些缺点往往是不自知的。

       只有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里,你才能尽快改正这些缺点,既战胜自己,也让对手没有机会超越你。


第18节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说:“荒唐的谎话,正像只手掩不住大山一样,神也骗不了的。”

       再多的遮掩或辩解,都不能掩盖事实的真相,毕竟,任何错误的行为总会有败露的时候,而事实永远胜于雄辩。


       刚刚钻出地面的土拨鼠看见狐狸行色匆匆地经过,不禁好奇地问:“怎么那么慌张呢?你要上哪儿去啊?”

       狐狸停了下来,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接着才小声回答:“唉,我亲爱的朋友,你能相信吗?我居然被诽谤、侮辱,不知道是哪个混账家伙说我贪污,你看,我现在还被它们赶了出来!”

       土拨鼠侧着头,不大明白地问:“怎么会这样?”

       狐狸似乎找到了同情者,非常不满地说:“你知道吗?是它们请我当鸡的法官,我为了这件工作,可是付出了相当大的心力啊!我费尽脑力与体力,经常连吃饭与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如今,它们居然只为了一个天大的谎言,就把我赶出门。它们说我贪污,说我不够公正。哼,我一定要找出证据,来证明我的清白。”

       土拨鼠点了点头,又问:“你要怎么找?”

       狐狸看了看土拨鼠,忽然眼睛一亮,可怜地恳求:“土拨鼠,我想请你来评判这件公案,只要找得出证据就行。你想,我怎么可能会把鸡吃了呢?其实,随便想想就明白了,如何?”

       只见土拨鼠摇了摇头,说:“喔,那当然全是谎言。”

       狐狸听见土拨鼠也这么认为,开心地说:“就是嘛,我就知道,你一定也会这么认为。”

       然而,土拨鼠接着却冷冷地说:“如果我没有看错,我确实有好几次亲眼看见你的嘴沾满了鸡毛。”


       习惯在背地里做坏事的人就像狐狸一样,尽管试图掩盖真相,然而一旦谎言被戳破,即使有再合理的解释,也会让人不再信任。

       做错了就勇敢承认错误吧!

       还记得华盛顿砍倒樱桃树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吧!唯有承认错误,才有机会了解正确的看法,也唯有勇于认错,才能学会负责的态度,成为有责任感的成功者。


第19节 何必为了面子与人争执


       何必为了面子,而刻意与人计较长短呢?

       当我们为了一个面子的问题,与人争执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已经失去了自己想维护的面子。


       有位世界级的小提琴家在为人指导演奏时,从来都不说话。

       每当学生拉完一首曲子之后,他会亲自再将这首曲子演奏一遍,让学生们从聆听中学习自己的拉琴技巧。

       他总是说:“琴声是最好的教育。”

       这位小提琴家在收新学生时,会要求学生当场表演一首曲子,算是给自己的见面礼,而他也先听听学生的底子,再给予分级。

       这天,他收了一位新学生,琴音一起,每个人都听得目瞪口呆,因为这位学生表演得相当好,出神入化的琴音有若天籁。

       当学生演奏完毕,老师照例拿着琴上前,但是,这一次他却把琴放在肩上,久久不动。

       最后,小提琴家把琴从肩上拿了下来,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接着满脸笑容地走下台。

       这个举动令所有人都感到诧异,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小提琴家说:“你们知道吗?这个孩子拉得太好了,我恐怕没有资格指导他。最起码在这首曲子上,我的表演将会是一种误导。”

       这会儿大家都明白了他宽阔的胸襟,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送给学生,更送给这位小提琴家。


       有容乃大,当小提琴家能接受学生更优于他的事实之时,在他身上也正体现出令人赞叹的大师风采。

       他不受盛名所累,也不被人们的目光限制,充分地表现出可贵的谦逊与一切只为音乐的赤诚之心。

       这些才是他受人们尊重的地方,或许更甚于他的琴艺。

       你可以英雄惜英雄,更可以大方地肯定别人的优点。当你懂得欣赏别人的时候,人们也会因为你的宽大胸怀,而更加肯定你的成就。


第20节 擅用别人的建议


       或许,我们经常听到别人的忠告,自己也常常对别人提出忠告。

       然而,当人们给予你建议或忠告时,你是仔细聆听是否有理,还是认为人们故意找你麻烦呢?


       有个猎人抓到一只鸟儿,神奇的是,这只鸟居然能说70种语言。

       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哀求说:“求求你,放了我吧!只要你放了我,我就送给你三个生存秘诀。”

       猎人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好,不过你得先说,我才放你走。”

       鸟儿听了之后,怀疑地看着猎人。

       猎人看见鸟儿似乎不大相信,他举起手立誓:“我发誓,只要你说了,我一定会放你走。”

       鸟儿看见猎人发誓了,便说:“那么你听好了!第一条是,做了就不要后悔。第二条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只要你认为不可能,就千万别相信。第三条是,当你做不到时,就别勉强去做。”

       忠告说完后,鸟儿便问猎人:“可以放了我吧?”

       虽然猎人还没消化完这些忠告,不过他仍然遵守诺言,将鸟儿放了。

       鸟儿开心地飞到树上,接着朝着猎人大声喊道:“你这个蠢蛋,谢谢你放了我啊!不过,你一定没有料到,在我嘴里正含着一颗价值连城的大珍珠,而且就是这颗珍珠,让我如此聪明的。”

       猎人一听,连忙跑到树下,他瞪大了眼,心中开始盘算着,要如何再将这只鸟儿捉住。

       猎人懊悔地站在树下,过了一会儿,只见他开始往上爬,但是当他爬到一半时,却不小心掉了下来,还摔断了腿。

       这时,鸟儿嘲笑他说:“笨蛋!我刚才不是告诉你了吗?怎么马上都忘了呢?我不是说一旦做了就别后悔,为什么你现在又后悔了呢?还有,我说,如果有人对你说了你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就千万别相信他。可是,你居然相信我的小嘴含得住大珍珠。最后我不是说,如果做不到时,就别勉强自己吗?你看看,你为了捉住我,勉强爬上这棵大树,结果却摔断了腿,真是得不偿失啊!”

       鸟儿在飞走前,还送了猎人这么一句话:“对聪明的人来说,只要受过一次教训,他就会警惕;然而,愚笨的人即使受了一百次教训,恐怕还不一定知道问题所在。”


       就像这只会说70种语言的鸟儿所说的,如果不能从经历中吸取教训,那么即使人们告诉他前面有个陷阱,他也一样躲不过。

       不要偏狭地看待人们给出的意见,何不仔细听听,也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建议。

       况且听一听,并不会让我们有任何的损失,或许我们真的能从这些建议中,找出自己的缺失、调整自己的步伐,让我们能够不断从失败的教训中,获得最完整的经验累积。


第21节 积极寻找生命的转机


       不景气不能成为自己失败或失业的借口,因为即使经济大环境再怎么差,还是有人能在相同的失业情况与困境中,靠自己的脑力和劳力,成功迈出步伐,创业致富!


       有位马车夫赶着装满货物的马车,在泥泞的路上艰难地前进。

       忽然,马车的轮子陷入烂泥之中,不管他怎么鞭打马儿,马车依然陷在泥地中,一动也不动。

       车夫呆呆站着,无助地看着四周,心想:“真希望有个人来帮忙。”

       想着想着,车夫突然想起了神话传说中的大力士阿喀琉斯的名字:“阿喀琉斯,求求你,来帮帮我吧!”

       这个车夫就这么呆坐在地上,什么事也不做,只是不断地对天空大声喊着大力士的名字。

       过了很久,突然,一阵狂风吹来,阿喀琉斯居然真的出现了。

       但是,他却对车夫说:“站起来,你这个懒惰的家伙!你自己把车轮顶到肩膀上吧!然后,你再努力往前走,那么,我阿喀琉斯才愿意帮助你。如果你连一根手指头都不肯动一动,只会坐在地上乱叫,就别奢望我会再出现,给你任何帮助。”


       把阿喀琉斯的话审视一遍,他不就是告诉我们“自助者天助”吗?

       人生的转机无处不在,只是大多数人陷入困境时只会呼天抢地,不愿试着靠自己的努力走过眼前这片泥沼。

       若是连自己都不愿主动积极地勇敢面对,就算有人愿意伸出援手,你也脱离不了困顿的日子。

       生命中的贵人不会一直站在你的面前,牵着你往前行,不过,他们却愿意默默站在你身后,让你在努力前进时有一个最好的倚靠。


第22节 停止寻找另一只耳朵


       既然缺点已经被遮盖住了,我们何必再把它挖出来呢?

       生活可以多留点白,也可以涂上满满的色彩。人生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唯有如此,生活才会有足够的空间,任自己伸展。


       画家正专注地在作画,今天他要为一位老农夫画侧面的肖像。

       对每一笔画都相当满意的画家,认为这幅肖像非常写实,不仅维妙维肖,而且无从挑剔。

       作品完成后,画家十分得意地交给老农夫欣赏,他认为,老农夫一定会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没想到老农夫真的“说不出话来”,但是明眼人一看都知道,在老农夫的脸上,出现的不是感动而是愤怒。

       没错,真的是愤怒。只见老农夫再看了画作一眼,生气地质问画家:“为什么只有一只耳朵?我的另一只耳朵呢?”

       画家这会儿可呆住了,他停顿了半天,才搞清楚问题所在。

       他耐心地向老农夫解释说:“老先生,这是侧面肖像画啊!所以,我们只能看见一只耳朵。”

       老农夫听完后,也呆了半天,只见他摸了摸自己的两只耳朵,仍然不解地问:“可是,我确实有两只耳朵啊!”

       画家耐心地说:“这是侧面的,在视觉上另一只耳朵会被遮住,所以这里是看不见的。”

       老农夫似乎明白了,他将画像翻了过来,不翻还好,一翻过来,只见他生气地说:“骗人!后面哪儿有?什么狗屁画家!”

       画家这会儿也耐不住性子了,他对着老农夫怒吼道:“笨蛋!你连最基本的空间概念都没有,我怎么解释你也不会懂!这已经是最好的了,你知不知道?”

       老农夫仍然不听解释,继续说:“给我画上另一只耳朵!”


       看到老农夫坚持着“另一只耳朵”,看到画家执著的“空间概念”,你是否也看见了另一种生活的偏执?

       假使每个人都停留于事物的某一个表象,例如老农夫固执地想看见他的另一只耳朵,画家也执意坚持他的专业概念,没有人肯退一步,当然没办法让事情更趋圆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是也经常如此,停留于事物的表象,不肯深入事物的核心,让狭隘的视野造成生活的偏执,所以,才会有那些不必要的争执和恼人的事情发生。

       唯有抛开认知上的固执,停止寻找“另一只耳朵”,你才能看见自己的“美丽左脸”。


第23节 充分享受人生


       害怕受伤,就很难充分享受人生

       生活的最大趣味,就在于它那多元化的风貌。不管是狂风骤雨,还是艳阳高照,都可以是最美丽的生活景致,也都值得我们好好地品味。

       如果,你总是担心被大雨淋湿,害怕艳阳会晒黑了皮肤,那么你就很难享受到生活的真正乐趣。


       哈斯夫妇俩一直渴望有个孩子,而且也老早就取好了孩子的名字,但是,他们却等了10多年才如愿以偿。

       库兹亚是他们的宝贝,哈斯夫妇想尽办法教导儿子,连走路的方式也清清楚楚地告知:“我的好孩子,走路时记得要看着地上啊!如果你走在木板上要专心看着脚底下,因为木板最容易让人滑倒。”

       这是库兹亚开始学习走路时爸爸的叮咛。乖巧的库兹亚也相当遵从父亲的教导,只要走在木质地板上,他一定紧盯着脚下的步伐。

       有一天,哈斯一家人来到山间游玩,爸爸又教导库兹亚:“在山路行走时,你还是要看着地上,每一步都要相当小心,不然你会从山顶摔到山谷中;而下山坡时,你一样要看着脚下,否则一个闪神,你就会扭伤脚踝的,知道吗?”

       库兹亚点了点头,说:“是的,爸爸!”

       有一天,库兹亚准备到海边旅行,妈妈连忙叮嘱他:“儿子啊!当你走在沙滩上时,千万要小心啊!双眼一定要紧盯着脚下,因为海浪随时都会出现,幸运点只会溅湿了你的全身,最可怕的是它会将你卷入海里。”

       不幸的是,在海边的叮咛后不久,哈斯夫妇相继离开了库兹亚。可怜的库兹亚逐渐长大了,从小就习惯听爸爸妈妈的引导与叮咛,如今他只能在过去的叮咛中,继续生活;对于父母的话,他仍然相当遵从。

       库兹亚认真执行父母的叮嘱,在木板上、在田野间、上山与下山时,他都用心地盯着脚下。即使来到沙滩,听见美丽的浪潮声,他也不会抬头看看,声音是从哪里来的。

       不管走到哪里,“听话”的库兹亚,总是低着头往前走。

       库兹亚从来没有跌倒过,也没有滑倒或碰伤过,一生几乎是毫发无伤的他,就这么“低着头”,走完他的一生。

       不过,在他临死前,他仍然不知道,原来天空是蓝色的,天上不仅有美丽的云彩,还有耀眼迷人的星星。此外,他也不知道自己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风光是多么美丽。


       生活中有太多可以尝试的事,只是我们不一定能全部经历。生命中有太多要学习的事,只是我们不一定能全部学习。

       如果,你也像库兹亚的父母一样害怕危险、担心受伤,那么你就不能真正享受美丽的人生。

       因为,生活的最大乐趣,就是能经历失败的痛苦与成功的喜悦,这些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也是你我活着的重要目的。


第24节 期待别人不如期待自己


       没有人能真正支配别人,但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支配自己。

       期待别人的帮助,不如做自己的靠山,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因为,那才是你美梦成真的可靠保障。


       已经下了好几天的雨,现在居然还下着倾盆大雨。

       只见一名男子气呼呼地站在草地上,指着天大骂着:“老天爷啊,你怎么不长眼睛啊!你已经下了那么多天的雨了,求求你停一停吧!你看,我的屋顶不断地漏水,取暖的干柴也湿了,连仅剩的粮食也开始发霉了。还有啊,我只有那么几件衣服可以替换,如今全都湿了,你说,你为什么要这么捉弄我啊!老天爷啊,你说,你该不该骂……”

       当男子愤怒地对天怒骂时,有个人浑身湿透地躲进屋檐,但是男子似乎没有发现,仍然一连串地骂个不停。

       忽然,这个人出声了:“喂,你全身湿透地站在雨中,那么用力地骂着老天爷,我想,过两天老天爷一定会被你气死,然后再也不下雨了。”

       男子听见从后院传来的反对声音,这会儿脾气更大了,他火气十足地回应:“哼,他才不会生气呢!因为老天爷根本就听不见我在骂他。”

       这个神秘人听男子如此说着,忍不住笑了声:“呵!都知道没有作用了,那你为什么还在这里做蠢事呢?”

       被驳斥的男子,气得说不出话来。

       后院的那个人在转身离去前,又送给男子一段话:“孩子,与其在这里骂天,不如为自己撑起一把雨伞,接着去将屋顶修好,再去向邻居借点柴火,然后把你的衣服和粮食烘干,好好地饱餐一顿,最后,安安稳稳地上床睡一觉吧!”


       在现实生活中,像故事中男子一样的人实在太多了。他们很少要求自己,总是期待别人改变,或是等待别人的善意。这些人经常忘了自己应负的责任,也经常遗忘人生的目的。

       与其抱怨现状,不如自己改变这一切。

       我们真正有能力去做的,不是等待别人能为我们付出什么,而是我们靠自己的双手,毫无遗漏地掌握一些事情。


第25节 你就是自己的上帝


       美国小说家菲茨杰拉德曾经写过一段值得我们深思的感叹:“在我们18岁的时候,信念是我们站在上面眺望的山头,但是到了45岁,我们的信念就成了藏身的山洞。”

       你还在等待别人的帮助吗?或者期望上帝赋予的“神奇力量”?

       别再等待了,因为只有你,才能将身上的潜能发挥出来,也只有你,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有个贫穷的工人在帮农场主人工作,搬运东西时,不小心打破了一个花瓶。农场主人看见后,要求他一定要赔偿,但是三餐都成问题的工人,哪里赔得起这么昂贵的花瓶?

       苦恼的工人只好到教堂,向神父请教解决的办法。

       神父听完工人的问题,他说:“听说有一种能将碎花瓶粘好的技术,不如你去学习这种技术,只要能将这个花瓶修补、复原,事情不就解决了?”

       工人听完后却摇了摇头,说:“哪有这么神奇的技术?要把这个碎花瓶粘得完好如初,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神父指引他说:“这样吧!教堂后面有一个石壁,上帝就待在那里,只要你对着石壁大声说话,上帝便会答应你的要求,去吧!”

       于是,工人来到壁前,大声对着石壁说:“上帝,请您帮帮我,只要您愿意帮助我,我相信,我一定能将花瓶粘好!”

       工人的话一说完,上帝便立即回应他:“一定能将花瓶粘好!”

       工人真的听见了上帝的承诺,于是,他充满自信地向神父辞别,朝着“复原花瓶”的高超技术迈进。

       一年以后,经过认真学习与不懈努力,他终于学会了粘贴碎花瓶的技术。结果他将农场主人的花瓶复原得天衣无缝,令人赞叹!

       这天,他将花瓶送还给农场主人后,再次来到教堂,准备向上帝道谢,谢谢他给予的协助与祝福。

       神父将他再次带到教堂后面的石壁前,并笑着对诚恳的工人说:“其实,你不必感谢上帝。”

       工人不解地看着神父:“为什么不必感谢?要不是上帝,我根本无法学会修补花瓶的技术啊!”

       神父笑着说:“其实,你真正要感谢的人,是你自己啊!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上帝,这块石壁具有回音的功能,当时你听到的‘上帝的声音’,其实就是你自己的声音啊!而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


       人要勇敢地做自己的上帝,因为真正能主宰自己命运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当你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命运时,步伐便会慢慢地移动,一步步地实现心中的愿望。

       你的潜能就在你的身上,你的未来也掌握在你的手中,一切都等待着你开始行动,实现每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第26节 苦尽甘来


       生终会有“苦尽甘来”的时候

       修行者有句名言:“不吃苦,就不能成佛祖。”

       这句话提醒我们,唯有经过层层的考验与磨炼,我们才能苦尽甘来,安稳地享受我们应得的成果。


       有个商人因为经营不善而欠下一大笔债务,由于无力偿还,在债权人频频催讨下,精神几乎快崩溃了,他因此萌生了结束生命的念头。

       苦闷至极的他,有一天独自来到亲戚的农庄拜访,心里打算在仅有的时间里,享受最后的恬静生活。

       当时,正值八月瓜熟时节,田里飘出的阵阵瓜香吸引了他。守着瓜田的老人看见他到来,便热情地摘了几个瓜果,请他品尝。不过,心情仍然低落的他,一点享用的心情也没有,但是又无法拒绝老人家的好意,便礼貌地吃了半个,并随口赞美了几句。

       然而,老人家听到赞扬,却非常喜悦,只见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自己种植瓜果所付出的心血与辛苦。

       老人家仔细地诉说种瓜的过程:“四月播种,五月锄草,六月除虫,七月守护……”

       原来,他大半生都与瓜秧相伴,流了不少汗水,也流过许多泪水。曾经就在瓜苗出土时,便遭遇旱灾,但是为了让瓜苗得以成长,老人家即使每天来回挑水也不觉得辛苦。

       又有一年,就在收获前,一场冰雹来袭,打碎了他的丰收梦;还有,有一年金黄花朵开得相当茂盛,然而,一场洪水却让这一切都泡汤了……

       老人坚强地说:“人和老天爷打交道,少不了要吃些苦头或受气,但是,只要你能低下头,咬紧牙,挺一挺也就过去了。因为,最后瓜果收获时,仍然全部都是我们的。”

       老人指着缠绕树身的藤蔓,对着心事重重的商人说:“你看,这藤蔓虽然活得轻松,但是它却是一辈子都无法抬头呢!只要风一吹,它就弯了,因为它不愿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

       这番话让商人忽然醒悟了过来,他吃完手中剩下的半个瓜果,在瓜棚下的椅子上放了100元,以示感激,翌日便踏着坚毅的步履离开了农庄。

       五年后,他在城市里重新崛起,并且成为一个现代化企业的龙头。


       小时候,我们都是从跌倒中学会走路的,即使长大成人,这样的生命方式也不会改变,我们仍然得“从跌倒中学会走路”。

       每一个困难与挫折,都只是生活中必然的跌跤动作,我们不必太过惊慌或难过,只要心里牢牢记得小时候那种不怕跌倒的勇敢精神,鼓励自己站起来,拍拍屁股,然后继续前进,或许下一步,我们就能踏着沉稳的步伐,朝着人生的新目标前进。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想成功就一定要付出苦心。人生就像那些在冬天里绽放的花朵一样,经过冰雪冷风的磨炼,才能吐露迷人的芬芳。

第27节 命运会随着意志改变


       喜欢算命吗?当你看完了手相、面相,算完了五花八门的命盘,你又能得到些什么?

       别再巴望着算命先生的口沫横飞,别再哀声叹气了。

       所谓的命运就是运行不止的生命,全看我们以什么心态去面对,从来就没有人的命运是天生注定的。

       其实,靠你自己就能扭转乾坤,命运线就在你手中。只要你想改变,未来就会跟着你的意志走。


       一位励志作家写过一则平淡但值得玩味的故事。

       有个家境不错的青年,爱上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不仅人长得漂亮,在穿着上也相当时髦,举止显得开放大方。已经深深爱上女孩的青年,对她可说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就在订婚的前一天,青年问了女孩:“你想要什么样的定情礼物呢?”

       女孩满脸幸福地说:“我要一枚钻戒!”

       青年笑着说:“没问题!”

       在订婚的当天,女孩真的得到了一枚大钻戒,她笑得十分灿烂。

       另外,有个家境贫困的青年,也爱上一个女孩,这个女孩长得也不错,只是不太重外表与穿着,是个勤俭的女孩。

       他们与富家青年同一天订婚,穷小子也问女孩:“你想要什么样的定情礼物呢?”

       女孩温柔地说:“我要一枚戒指,但是我只想要玻璃做的!”

       于是,穷小子找到了一只玻璃戒指,也订下了他一生的幸福。

       20年后,那对富公子与富太太将家产挥霍得差不多了,最后就连富太太手上的那枚钻戒也变卖出去,只戴得起玻璃戒而已。

       而同甘共苦的穷夫妻,在20年后却积累了一笔财富,女孩手上原来的玻璃戒,如今则换成了蓝宝石!


       逝水无痕,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人的命运也在一分一秒之间,产生相当细微的变化。

       其实,根本不必20年的时间,即使只有一年的时间,人生也可以有很大的变化,因为未来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两对强烈对比的小夫妻,一对坐享家产,坐吃山空;一对努力拼搏,共创未来。他们的命运在老天爷的注视下,各自取得应得的结局。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公平的,只不过有的人先苦后乐,有的人先乐后苦。人生的机会也是均等的,即使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如果不肯勤劳努力,嘴里的金汤匙也终究要失落。

       未来就在你我的手中,不必担心目前的条件不如人,只要你愿意增强实力,努力把握机会,你就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改变你的人生。


第28节 多一个朋友不如少一个敌人


       冤冤相报何时了,仇恨不只会造成你我的敌对,还会加重生活的不安与忧虑,既不利人也不利己。

       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事不能和解,我和你之间也没有什么事不能说开,人生不短也不长,何必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争吵中?


       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张姓与李姓两家是三代世仇,两户人家一碰面,经常演出全武行。有一天傍晚,老张与老李从市集里出来,碰巧在返村的路上遇见了。两个仇人一碰面,倒没有开打,不过,也各自保持距离,互相不答理对方。两人一前一后走在小路上,相距约有几米之远。

       天色已经相当暗了,是个乌云蔽月的夜晚,走着走着突然老张听见前面的老李“啊呀”一声惊叫,原来是他掉进溪沟里了。老张看见后,连忙赶了过去,心想:“无论如何总是条人命,怎么能见死不救呢?”

       老张看见老李在溪沟里浮浮沉沉,双手在水面上不断挣扎着。这时,急中生智的老张连忙折下一段柳枝,迅速将枝梢递到老李的手中。

       老李被救上岸后,感激地说了一声“谢谢”,然而猛一抬头后才发现,原来救自己的人居然是仇家老张。

       老李怀疑地问:“你为什么要救我?”

       老张说:“为了报恩。”

       老李一听,更为疑惑:“报恩?恩从何来?”

       老张说:“因为你救了我啊!”

       老李丈二金刚摸不着脑袋,不解地问:“咦?我什么时候救过你啦?”

       老张笑着说:“刚刚啊!因为今夜在这条路上,只有我们两个人一前一后行走。刚才你遇险时,倘不是你那一声‘啊呀’,第二个坠入溪沟里的人肯定是我了。所以,我哪有知恩不报的道理呢?因此,真要说感谢的话,那理当先由我说啊!”

       此刻,月亮从乌云里露出脸来,在月光的照射下,地面上映着老张与老李的影子,当年曾互相打斗过的双手,如今却是紧握在一块儿。


       与人交往,退一步绝对能海阔天空,就像老李与老张,在我们最需要帮助时,身边出现的人往往是我们的敌人。

       因此,多一个朋友,远不如减少一个敌人好。只要我们主动伸出和解之手,化解彼此心中的疙瘩,我们可能就会减少一个敌人,而增加一个肝胆相照的好朋友。


第29节 最不起眼的地方


       机会总是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珍惜身边的一切,因为,那些能抓在手中的事物,可能在某个时刻会变成无价的宝物。

       就像寻找工作一样,别只挑名声响亮、规模宏大的公司,而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做评估,即使小公司也无妨。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今日的大公司都是从一个小企业开始,说明机会总是隐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老先生正将自己年轻时冒险犯难的故事,一一说给儿子听。

       老父亲那段艰苦而又精彩的创业故事,深深感动了儿子,也鼓舞了孩子,成为他创造无价人生的目标。

       他决定要离开温暖的家,出外寻找宝物。他特别订制了一艘大船,在亲友们的祝福下,大船载着男孩的梦想扬帆出发。

       他历经了险恶的风浪,穿越了无数岛屿,终于在热带雨林中,找到一棵十几米高的树木。

       他砍下这棵树,剥开树皮,这时他发现木心是黑色的,而且黑色木心还飘出阵阵香气,清香的气味让人感到非常舒适。

       而且更特别的是,他将这棵树放入水中时,它居然不像其他的树木那样浮在水面,而是沉入水底,年轻人开心地想:“啊!我找到宝物了!”

       虽然,他不知道这棵树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它真正的用途,但他相信自己一定是找到“宝物”了!

       随后,年轻人将芳香无比的树木运送到市场里贩卖,但是不管怎么叫卖也无人问津,这令他十分苦恼。

       尤其当他看见身旁卖木炭的生意相当好时,心里更不是滋味,忽然间,他对眼前的“宝物”失去了信心。

       他暗自想着:“既然木炭这么好卖,我何不把这个卖不出去的黑色木心,也烧成木炭来卖呢?”

       不久,他将木材烧成了一般木炭,并挑到市场去卖,很快就卖光了。

       年轻人为自己的改变与创举感到相当自豪,不久之后便得意地回家把这段经历告诉他的父亲。

       没想到,老父亲听完儿子的诉说后,反而难过地掉下泪水。

       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原木,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沉香木。老父亲摇了摇头说:“孩子,你知道吗?你只要切下木心的一小块,磨成粉末,它的价值就超过了你卖一整年的木炭价值啊!”


       你是否也曾经像年轻人一般,获得了珍贵的机会,却又因为不知道它的价值,不懂珍惜而轻易放弃?

       不要再懊恼地说:“我当时不知道其中价值的,真是有眼无珠。”

       因为,许多机会都是在我们放弃之后才发现其中价值,我们只能不断增强自己的鉴识能力,等待另一个宝贵的机会。

       其实,最好的机会往往就像宝矿一样,永远隐藏在其貌不扬的石块中,等着有心人去发现、去珍惜。

       所以,把握住每一次机会,绝不轻易放弃。我们要小心翼翼地把机会握在手中,慢慢地发现蕴藏在璞石里的无价宝玉。


第30节 走过人生低谷


       决心克服,就能走过人生低谷

       被日本人推崇为经营之神的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历过卧病在床、发不出薪资的窘境。他在《路是无限宽广》一书中回忆这段日子时说道:“只要我们本身具有开拓前途的热忱,从心灵深处拜各种事物为老师,虚心去学习的话,前途依旧是无可限量的。”

       别担心,今天过了还有明天,只要生命仍然继续,咬紧牙关撑过去,明天我们就能享受幸福和欢愉。


       乔治的父亲辛曾经是个拳击冠军,如今年老力衰,病卧在床。

       有一天,父亲的精神状况不错,对他说了某次赛事的经过。

       在一次拳击冠军对抗赛中,他遇到了一位人高马大的对手。因为他的个子相当矮小,一直无法反击,反而被对方击倒,连牙齿也被打出血了。

       休息时,教练鼓励他说:“辛,别怕,你一定能挺到第12局!”

       听了教练的鼓励,他也说:“我不怕,我应付得过去!”

       于是,在场上他跌倒了又爬起来,爬起来后又被打倒,虽然一直没有反攻的机会,但他却咬紧牙关支持到第12局。

       第12局眼看要结束了,对方打得手都发颤了,他发现这是最好的反攻时机。于是,他倾全力给对手一个反击,只见对手应声倒下,而他则挺过来了,那也是他拳击生涯中的第一枚金牌。

       说话间,父亲额上全是汗珠,他紧握着乔治的手,吃力地笑着:“不要紧,才一点点痛,我应付得了。”

       看着父亲,乔治也想起自己经历过的那段艰苦日子,当时碰上了经济大危机,他和妻子先后都失业了。

       但是为了生活,他们夫妻俩每天仍努力地找工作。晚上回来时,虽然总是望着彼此摇头,但是他们从不气馁,而是相互鼓励说:“放心,我们一定能应付过去。”

       如今,一切都过去了,乔治一家人又回到了宁静、幸福的生活中。

       于是,每当晚餐时,乔治总会想到父亲说的那段话,决定要将这段话传播开去,他要告诉子孙们与朋友们,甚至是他遇到的每一个生活艰苦的人,那便是在困境中要告诉自己“我一定应付得过去”。


       在人生的海洋中航行,不会永远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狂风暴雨袭击。在巨浪滔天的困境中,我们更须坚定信念,随时赋予自己生活的支持力,告诉自己“我一定能应付过去”。

       当我们有了这份坚定的信念,困难便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远离,生活自然会回到风和日丽的宁静与幸福之中。

       唯有相信自己能克服一切困难的人,才能激发勇气,迎战人生的各种磨难,最后成就一番大业!

       所以,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再多的困难也不必担心。只要你决心克服,就一定能走过人生的低谷。


第31节 宝贵的回报


       无私的付出会得到宝贵的回报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劝告我们:“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只要我们肯付出,终究会得到应有的报偿,不必计较付出了多少,也不必计较等待了多久。人生不是算术习题,更何况很多时候,一加一的总和经常超过了二!


       荷兰的一个小渔村里,曾经有位勇敢的少年以实际行动,让全世界的人们懂得了什么是“无私奉献的报偿”。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巨浪击翻了一艘渔船,船员们的性命危在旦夕。他们发出了求救信号,而救援队的队长正巧在岸边,听见了警报声,便紧急召集救援员,立即乘着救援艇冲入海浪中。

       当时,忧心忡忡的村民们全部聚集在海边祷告,每个人都举着一盏提灯,以便照亮救援队返家的路。

       一个小时之后,救援艇冲破了浓雾,向岸边驶来,村民们喜出望外,欢声雷动,当他们精疲力竭地跑到海滩时,却听见队长说:“因为救援艇的容量有限,无法搭载所有遇难的人,无奈只得留下其中的一个人。”

       原本欢欣鼓舞的人们,听见还有人危在旦夕,顿时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情绪再次陷入慌乱与不安中。

       这时,来不及停下喘息的队长开始组织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准备前去搭救那个最后留下来的人。

       16岁的汉斯立即上前报名,然而,他的母亲听到时,连忙抓住他的手,阻止说:“汉斯,你不要去啊!10年前,你的父亲在海难中丧生,而3个星期前,你的哥哥保罗出海,到现在也音讯全无啊!孩子,你现在是我唯一的依靠,千万不要去!”

       看着母亲,汉斯心头一酸,却仍然强忍着心疼,坚强地对母亲说:“妈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让别人去吧’,那情况将会怎么样呢?妈妈,您就让我去吧,这是我的责任,只要还有人需要帮助,我们就应当竭尽全力地救助他。”

       汉斯紧紧地拥吻了一下母亲,然后义无反顾地登上了救援艇,和其他救援员一起冲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中。

       一小时过去了,虽然只有一个小时,但是对忧心忡忡的汉斯母亲来说,却是无比漫长的煎熬。忽然,救援艇冲破了层层迷雾,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大家还看见汉斯站在船头,朝着岸边眺望,岸边的众人不禁向汉斯高喊:“汉斯,你们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

       远远地,汉斯开心地朝人群挥着手,大声喊道:“我们找到他了,他就是我的哥哥保罗啊!”


       很感动人心的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哲理:无私的奉献会让我们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16岁的汉斯秉持着一份对生命的爱与热情,那份“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让我们看见最耀眼的人性之光。

       特别是在母亲的哀求声中,他仍然坚持前往救援的决心,最后救回来的人竟是他的哥哥,更让人备感温馨。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有利于个人的事,总是精打细算,锱铢必较,而对于有益于公众的事,多半却避之犹恐不及,这和汉斯的英勇行为两相对照,实在太过自私渺小了!


第32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在长篇史诗《唐璜》里如此写道:“逆境,是到达真理的第一条道路。”

       遭到挫败的时候,不要放弃自己,而要努力找寻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且坚持下去,你就能突破一切困境与失意。

       若是你放弃自己、否定自己,那么,你就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在求学的道路上,迈克一直遭遇失败与打击,高中时的校长还曾经对他的母亲说:“迈克恐怕不适合读书,他的理解能力实在太差了。”

       迈克的母亲听见校长这么说,非常伤心失望,她带着迈克回家,决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好好地培养他成材。

       但是,不管母子俩怎么努力,迈克对于读书实在有心无力,但孝顺的他为了安慰母亲,即使读得再吃力,也从来没有放弃过。

       这天,读得心烦的迈克,路过了一家正在装修的超市,发现有个人正在超市门前雕刻一件艺术品。

       没想到,迈克这一看居然看得出神,停下脚步好奇而用心地观赏着,且产生了无比的兴趣。

       此后,母亲发现迈克只要看到一些木头或石头,便会认真而仔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磨、塑造,但是对于读书一事,却开始放弃了。

       母亲着急地劝他,最后迈克不得不听从母亲的叮咛继续读书,只是已经着迷于雕刻世界的他,却一直无法放下手中的雕刻刀。

       迈克最终还是让母亲彻底失望了,当落榜通知单寄到家中,母亲对他说:“你走自己的路吧!你已经长大了,没有人必须再为你负责。”

       迈克知道,自己在母亲眼中是个彻底的失败者,他在难过之余做了最后决定,要远走他乡,寻找自己的未来。

       许多年后,有座城市为了纪念一位名人,决定在市政府门前广场上放置名人的雕像,当地的雕塑师纷纷献上自己的作品,希望自己的大名也能与这位名人联系在一起。

       但是,最后评选的结果,却是一位远道而来的雕塑师胜出。

       在落成仪式上,这位雕塑大师发表了讲话:“我想把这件雕塑作品献给我的母亲,因为,我读书时无法实现她的期望,我的失败更令她伤心失望过。但是,现在我想告诉她,虽然大学里没有我的位置,可是,现在我总算找到了一个位置,一个成功的位置。母亲,今天的我绝对不会让您失望了。”

       原来是迈克,而站立在人群中的母亲,更是喜极而泣,她现在才明白,儿子原来一点也不笨,但愚笨的她差点把孩子放错了位置。


       每一个生命都具有生存的力量,每一个生命也都有自我发展的空间。

       所以,我们可以见到,即使有人身体残缺,有人一路跌跌撞撞,最终他们仍然会有属于自己的天空。

       这个世界原本就会有属于每一个人站立的位置,只要不放弃自己,就有机会发现什么地方适合自己站立。

       没有被失败击倒的迈克,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兴趣,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未来,这样坚毅的态度与不变的目标,是许多还在十字路口迷惘的人,应该仔细思考与学习的。


第33节 真诚与热情


       把你的真诚与热情表现出来

       一位哲学大师曾经说过:“生命本身是一张空白的画布,随便你在上面怎么画;你可以将痛苦画上去,也可以将完美的幸福画上去。”

       其实,痛苦并非必然的结果,幸福亦非遥不可及,全看你用什么态度去涂画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不要把工作视为生活之外的烦人事项,而是要把工作融入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心中,那么,我们自然而然就会心甘情愿地付出,也才会用最热情的心去感受这个生活中的必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拉里・金,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区,10岁时父亲因心脏病去世,从此靠着公众救济金长大成人。

       从小便向往广播生涯的他,从学校毕业后先是到迈阿密一家电台当管理员,经过一番努力才坐上主播台。

       他曾经写了一本有关沟通秘诀的书,书名叫《如何随时随地和任何人聊天》。书里提到他第一次担任电台主播时的经历,他说,那天如果有人碰巧听到他主持节目时,一定会认为:“这个节目完蛋了。”

       那天是星期一,上午8点30分他走进了电台,心情紧张得不得了,于是不断地喝咖啡和开水来润嗓子。

       上节目前,老板特地前来为他加油打气,还为他取了个艺名:“叫拉里・金好了,既好念又好记。”

       从那一天开始,他得到一个新的工作、新的节目与一个新的名字。

       节目开始时,他先播放了一段音乐,就在音乐播完、准备开口说话时,喉咙却像是被人割断似的,居然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

       结果,他连播了三段音乐,之后仍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他才沮丧地发现:“原来,我还不具备做专业主播的能力,或许我根本就没胆量主持节目。”

       这时,老板忽然走了进来,对着满脸丧气的拉里・金说:“你要记得,这是个沟通的事业!”

       听到老板这么提醒,他再次努力地靠近麦克风,并尽全力地开始他的第一次广播:“早安!这是我第一天上电台,我一直希望能上电台……我已经练习了一个星期……15分钟之前他们给了我一个新名字……刚刚我已经播放了主题音乐……但是,现在的我却口干舌燥,非常紧张。”

       拉里・金结结巴巴地一长串说了下来,只见老板不断地开门提示他:“这是项沟通的事业啊!”

       终于能够开口说话的他,似乎信心也唤回来了,这天,他终于实现了梦想,也成功地完成了梦想!

       那就是他广播生涯的开始,从此以后,他不再紧张了,因为第一次广播经验告诉他“只要能说出心里的话,人们就会感受到你的真诚”。


       身为著名主播,拉里・金的经验是“谈话时必须注入感情,表现你的热情,让人们能够真正地体验并分享你的真实感受”。

       对拉里・金来说,广播不只是一项沟通的事业,更是充实他精彩人生的第一要素,所以,他在书中一直告诉我们“投入你的情感,表现你对生活的热情,然后,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回报”。

       这不仅是拉里・金在奋斗的道路上所体悟出来的成功秘诀,也是每一个希望能成功经营自己的有心人最为有用的成功指引。


第34节 创意就在你身边


       用心观察,创意就在你身边

       作家福斯写过一段值得我们再三咀嚼的话:“在不通路径的地方,是开拓者闪光的心灵,照亮了自己前进的道路。”

       创意,经常来自日常生活的碰壁,因此,遇到麻烦的时候,不要一味埋怨生活对自己造成什么不便,而要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在折磨自己的人或事上加以改进,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成功契机。

       对创意人来说,除非用心体会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注意观察周遭的每一事每一物,否则无法看见创意和商机,无法触动消费者的心。


       据估计,现在全世界大约有两亿男人使用“吉列”刀片刮胡子,但你一定不知道,“吉列公司”创始人吉列先生当初产生这项发明的念头,只是因为客户的一句话。

       出生贫寒家庭的吉列,十几岁便开始当推销员。虽然工作尚算顺利,但是吉列却不想一辈子只当个推销员,他经常对自己说:“有一天,我一定要开创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在一次与顾客闲聊时,曙光出现了,那位顾客无意间对吉列说:“嗯,如果能够发明一种用过就扔的小商品,那不就可以让顾客们不断来购买你的商品吗?”

       “用过就扔?不断购买?”这句话立即激发了吉列的灵感。

       从那天起,吉列天天思索着:“什么样的东西必须用过就扔掉呢?”

       有一天早上,吉列正在一家旅馆的房间里刮胡子,当他拿起刮胡刀时,却发现刀口不够锋利。

       正值出差的他当然不可能随身携带笨重的磨刀石,于是他只好信手取过一块牛皮,轻轻地在上面来回磨,问题是刀口仍然不见锋利,无奈之下,他只好凑合着用。

       然而,不锋利的刀子可把吉列给整惨了,胡子不仅无法清除干净,更把他刮疼得哇哇叫,好不容易刮完了胡子,却见脸上留下了好几道伤痕。

       他感到非常生气,忿忿不平地想着:“难道世界上就没有比这个更好用的刮胡刀吗?怎么没有人发明一些不必磨就锋利无比的刀子呢?”

       就在这时,他突然眼睛一亮:“咦!这不正是‘用完即扔’的最佳商品吗?”

       一回到家,吉列便辞去工作,潜心研究薄钢刀片等刮胡用具,最后更设计出一款像耙子似的“T”形简易刮胡刀。

       就这样,安全又方便的吉列刮胡刀终于诞生了,到现在仍是许多男人必备的刮胡用具。


       所谓的商机,一向离不开我们的生活所需,至于可以增长业绩的创意点子,更是无法离开我们的生活所需。

       只要能用心观察,创意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能认真生活,机会就在我们手上,吉列发明出来的方便刮胡刀具,不正可以证明这个论点吗?

       不要只想着跟随别人的脚步,即使大家最终的目标相同,只要能多用点心思,在前进的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创意风格,必定有机会在自己精通的领域里独占鳌头。


第35节 以最真诚的心推销自己


       富兰克林曾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热情。”

       别想用虚情假意来骗取人心,因为所有的虚伪最终都会被戳破;假若缺乏真心诚意,再好的创意或宣传也无法感动人心。


       墨西哥总统毕森特・福克斯,原本只是一名可口可乐公司的推销员。

       出生于墨西哥一个富裕农家的福克斯,在父母的栽培下,从伊比利亚美洲大学企管系毕业后,到美国深造,获得哈佛大学管理学院文凭。

       毕业后,福克斯便进入可口可乐公司,开始他的推销工作,而他的行销能力也在一段时间后,不断地发挥出来,而且表现得越来越杰出。

       聪明的福克斯在推销可口可乐的同时,其实也学会了“推销”自己。

       无论在任何场合,福克斯都会充分地展现自己的经商才能与政治天分,在他决定从政之后,更为自己塑造出一个平民总统的形象。

       当竞选活动开始时,福克斯便一反惯例,把对助选人员的挑选,全权交由一位主管去执行,即使当选之后,他也不愿遵循惯例招揽同党人士参与国政,而是尽可能选择各种不同政党色彩、不同理念的人才。

       当上了总统后,福克斯更是把他的“推销”才华发挥到了极致,他说:“我曾经是个推销员,而今我虽然是墨西哥的总统,但是我同样是在做行销的工作,因为,我推销的是墨西哥灿烂而悠久的玛雅文化!”

       为了防止墨西哥的政治腐败,福克斯别出心裁地在总统府的大厅门口,摆放了一座苹果雕塑――一颗已经被蛀虫咬开了一个缺口的苹果,旁边还有一行字,“不容侵蚀”。

       为了建立自己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渠道,福克斯又别出心裁地开办了“总统电台”。这家被定名为“福克斯直播,福克斯与你在一起”的广播电台,由福克斯本人亲自担任该直播节目的主持人。而他筹建这家电台,并没有花国家一分钱,全是他从现有的资源中筹组出来的。

       通过直接的沟通渠道,福克斯果真与民众更加亲近了。

       爱民亲民的福斯克,从年轻时期便开始在孤儿们的身上付出爱心,没有生育子女的他,领养了四个孤儿。他说:“身为国家元首,我有义务让这些无家可归的小公民们,得到良好的照顾和关爱。”

       那年,福克斯在总统宣誓就职的仪式上,对全体人民这么宣誓:“如果我向前进,就请大家跟着我前进吧!不过,如果我停止了,请你们务必推我向前;万一我后退了,就请大胆地杀了我吧!”


       福克斯的成功,难道只是由于聪明的自我推销技巧吗?还是他推销的这个商品确实物超所值,值得推荐?

       一个缺损的苹果,一段就职的宣誓,其中所表现出来的认真态度,当然不只是纯粹的“推销”而已。

       不论是商战市场,还是政治环境,对福克斯来说,经营的技巧和态度其实都一样;而不管是消费者还是人民,对他来说,始终只有一种必须的态度:“一切只为你”。

       所以,让消费者或人民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一份备受尊宠的感觉,并让他们看见你对他们的心意,自然而然便能获得他们的肯定与支持。


第36节 价值来自于不断付出


       作家莱辛曾说:“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

       许多科学上的发现总是看起来很简单,然而,发现的过程永远都是曲折而艰难的。正如所有成功者的例子一样,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可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


       那年,法国某地的蚕宝宝受到一种疾病的侵袭,一时间令法国丝织业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当地政府立即请来著名的学者巴斯德进行调查研究,以期能迅速控制疫情的蔓延。但是,一个月过去了,疫情的范围仍继续扩大,巴斯德的研究似乎一点进展都没有。

       于是,有人开始对他失去信心,埋怨和责难的声音也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人当面说他是国家的寄生虫。

       然而,辛苦研究病菌的巴斯德却不愿出声反驳,任由人们误解。但就在这个时候,接二连三的不幸朝他袭来,他的三个孩子莫名其妙地相继去世,而强忍悲伤的他,仍然一天18个小时守在实验室里研究。

       更凄惨的是,伤心又操劳过度的他,突然中风了。虽然已经肢体瘫痪,他却仍然要用还能思考的脑袋解决疫情的问题。

       终于,他发现原因了,原来是有病的蚕卵在作怪,只要能消灭所有患病的蚕卵,一切就可以重新开始了。

       闻名全球的法国葡萄酒之所以如此香醇和美味,也必须归功于巴斯德孜孜不倦的研究。

       过去的葡萄酒酿成之后,都会有一种酸味,酿酒业者研究试验了很久,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巴斯德研究发现,酒变酸的原因是发酵液中的细菌在捣鬼,于是心想:“要如何才能在消灭细菌的同时,又能不影响酒的质量呢?”

       这个难题让巴斯德试了又试,也用了各种药物来解决,经过几次实验失败之后他却发现,只要把葡萄酒加温到摄氏55度即可,那不仅能消灭细菌,还能保持酒的原味。


       解决办法看起来当然很简单,但是,想出办法之前,绞尽脑汁的科学研究绝对是项耗时又艰难的工作。

       我们经常都会觉得:“这么简单我也会!”

       但你认为真的很简单吗?

       成功不是一个“简单结果”,就像巴斯德的简单“加温”和“杀虫卵”结果,其中的关键点并不在于“结局”,一切关键是在他费尽心思的“研究过程”与“潜心投入”。

       凡事不要只看得见结果,却看不见其中过程,因为不论结局如何,其中的价值是否非凡,全都来自成功前的付出。


第37节 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


       面对身体上的缺陷,许多人像《汪洋中的一条船》的作者郑丰喜一样,经常对自己说“我要站起来”。

       能抱持同样的生命态度,我们对自己就会有这样的信心,“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未来的命运由我们自己掌握”。


       1992年的春天,有个满脑子发财梦的年轻小伙子,只身来到大城市里寻找工作,期望能在这个充满机遇的都市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以为可以很快地找到轻松又高薪的工作,但事实不然,他一再地受挫,不仅连面谈的机会都没有,最后连带来的盘缠都用完了。

       只能露宿街头的他,在某个寒冷的夜晚,一个人蜷缩在人行道上打盹,落魄而邋遢的模样一如街角的乞丐。

       这时,有个路过的妇人同情地丢给了他一块钱钞票,当他准备伸手捡起来时,没想到身边一个擦皮鞋的女孩,居然抢先一步捡起了这张钞票。

       男孩一看,气呼呼地喊道:“这是我的!”

       没想到女孩回到原位,完全不理会他的怒骂。只见男孩生气地站了起来,与女孩争执,女孩一副义正词严的样子,质问说:“你凭什么拿这个钱?那位妇人为什么要给你钱?难道你是……乞丐吗?”

       这时,女孩冷笑了一声,斜睨着他,又说:“这样吧,如果你承认自己是乞丐,我就还你这一块钱。”

       “我是乞丐?我怎么会是乞丐?”男孩认为女孩故意在嘲讽他,为了捍卫尊严,他只有选择放弃。

       然而,当他准备转身离开时,女孩子却叫住了他:“我知道你已经饿坏了,我和你商量,我借给你这个位置10分钟,这10分钟内你所赚的钱,全部都归你,好不好?”

       男孩回头看了看女孩,以为她又想玩什么花招,却见女孩满脸诚恳地说:“我是说真的,接受我的建议吧!这个接受和这一块钱不同,因为,一个是‘施舍’,一个是‘靠自己的力量’。”

       男孩一听,心头一震:“我要靠自己的力量挣钱!”

       于是,10分钟时间他赚得了三块钱,虽然只有三块钱,但是用它买来的两块面包,滋味却是前所未有的。

       狼吞虎咽吃完两块面包之后,男孩吞吞吐吐地向女孩提出了一个请求:“能不能……你能不能再帮帮我,帮我买一套擦皮鞋的工具……我也想擦皮鞋。”可爱的女孩笑了笑,接着也点了点头。

       第二天,擦皮鞋的女孩身边又多了一个擦皮鞋的男孩。

       几年之后,人们再见到这对擦鞋匠时,他们不仅成了夫妻,更是一家皮鞋公司的老板和老板娘。


       就像故事中的男孩,如果没有女孩的指点,而接受了人们的“施舍”,他很有可能从此便成为乞丐中的一员。

       因为,一旦他接受了施舍,斗志便会开始消减,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失意人,人们给予他们越多同情和支援,他们便会开始养成依赖的习惯,依赖人们的帮助与搀扶,甚至只想等待人们的施舍。

       “拿鱼给他吃,不如给他钓竿”,这才是给予帮助的最好方法,也是我们随时要提醒自己的信念。

       人生终究是自己的,不管是命运还是机会,都要靠自己去创造或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谢折磨你的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