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的核心是流程,流程管理的本质就是构造卓越的业务流程。
流程管理与BPR管理思想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流程管理并不要求对所有流程进行再造。构造卓越的业务流程并不是流程再造,而是根据现有流程的具体情况,对流程进行规范化的设计。一般来说,流程管理可以包含以下三个层面:规范流程、优化流程和再造流程。对于已经比较优秀,而且符合卓越流程观点的流程,可能原先并没有完全规范,可以进行规范工作;如果流程中有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冗余或消耗成本的环节,我们可以采用优化流程的方法;对于一些积重难返,完全无法适应现实需要的流程,就需要进行再造了。从这点上看,流程管理的思想应该包含了BPR的,但是比BPR的概念更广泛,更适合现实的需要。
在业务流程改进的过程和方法中,分析问题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和矩阵图法;寻找原因用鱼骨图法。
价值链分析法
ABC成本分析法
流程建模和仿真
基于统一建模语言(UML)的业务流程分析建模方法
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
标杆瞄准法
BPR的首要问题是统一认识、使全体员工对实施BPR能取得共识。因为BPR会对企业现有的经营制度和规章进行大的改动,因而实施中也就不可避免地遭到反对,受到多方面人为因素的阻碍。
BPR的实施会引起企业多方面、多层次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企业文化与观念的变化;(2)业务流程的变化;(3)组织与管理的变化
对于项目组织来说,知识就是它所拥有的设计开发成果、各种专利、非专利技术、设计开发能力、项目成员所掌握的技能等智力资源。
知识管理就是对一个项目组织所拥有的和所能接触到的知识资源,如何进行识别、获取评价,从而充分有效发挥作用的过程。它要求项目管理模式由层次式的监督与控制转变为引导与激励的扁平式管理。要求组织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鼓励项目成员进行隐含知识的共享和传递,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设计开发能力和应变能力,对各种情况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并运用知识资源预测技术的变化和发展方向。
(1)编码化。将知识编码,促进知识流动,并且有助于将个人知识和局部知识转化为组织水平的知识。编码化意味着知识被转换成易于传输的“明确的和不模糊的信息”,这需要从人们的头脑中取出信息,结构化并降低其复杂性使其表现成物理目标或描述在纸上。通过编码,知识变成脱离情景和能够通过言语表达的程序,编码成程序的知识(如正式规则或政策)将能够利用明晰知识共享的方法(如通道模型)由组织成品和组织单元所共享。
(2)面对面交流。隐性知识经常是模糊的和特殊情景的,获取它的意义及同新情景的相关性需要组织成员间和积极注意和相互交流。
(3)人员轮换。由于隐性知识总是同具体的情景和当事人的心智模式结合在一起,共享隐性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便是伴随拥有该知识的人的流动。人员轮换一方面伴随着隐性知识的共享,另一方面又让对方进一步熟悉各自的活动过程和工作背景,更好地解释隐性知识,从而也有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
(4)网络。内部网络是共享知识的桥梁,并可能支持知识共享过程。利用电子公告版或电子聊天室,知识获取者、知识选择者、知识创造者和知识内化者可以同时就某一内容或解决方案进行探讨,互相交换思想和看法,大大有利于对问题的认识,从而使活动者知识得到共享。
绩效审计(三E审计)是经济审计、效率审计和效果审计的合称,因为三者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均为E,故称三E审计。它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的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济性、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其提高管理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的监督活动。
项目整体评估是把项目看成一个整体,权衡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评估。理论和实践表明,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一个系统,都是一个系统,都是由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小系统(或部分、要素、元素)结合成具有特定目的(目的、功效)的有机整体。
霍尔三维结构是由霍尔(A Hall)提出的关于系统方法论的结构,它从逻辑、时间、知识三方面考察系统工程的工作过程。
(1)逻辑维。在当代项目评估技术中,涉及的基本逻辑工具主要有三个:逻辑推理、概率统计推理、模糊数学。逻辑推理解决确定问题、确定结果的项目评估问题,即确定性评估问题。概率和统计推理解决确定问题、可能结果的项目评估问题,即风险评估问题,也可以称作“可测定的不确定性”项目评估问题。模糊数学解决不确定问题、不确定结果的项目评估问题,即不确定项目评估问题,也可称作“不可测定的不确定性”项目评估问题。
(2)时间维。项目作为一个系统,从系统观点说,是过程的集合体。从始至终,经过许多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就是项目生命周期。这是从时间维角度对项目的一种质的描述。不同项目的生命周期包括不同的阶段和内容,但大部分项目从开始到结束都会经历相似的历程,典型的生命周期图形(横标时间,纵标为项目完成情况%)为“S”形。这种“S”形状的“慢-快-慢”发展方式非常普遍。它反映出项目生命周期的一些基本特性:“S”形状表明人们对项目认识的深化,即项目的不确定性下降而确定性不断上升;绝大多数项目资源消耗的“S”形曲线表明项目项目资源投入不断积累的特性;项目通常都是一次性多阶段的工作,而不像日常运营那样不断重复和循环。
基于项目的时间进度划分,项目启动、项目实施和项目终结;项目评估可分为项目前评估、项目跟踪评估、项目后评估。
(3)知识维。从项目评估所运用的知识来看,除了共性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专家与决策者相结合,经验与现代数学方法相结合的系统分析综合集成知识外,还涉及到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如经济学(微观财务分析、宏观国民经济分析)、技术学(工艺技术、工程技术、设备、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学(项目运行环境、项目资源供应条件、项目市场环境条件、项目竞争环境条件)、项目环境学(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项目不确定分析学(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完全不确定分析等)、产业(行业)学(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商业项目、银行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科学研究项目等)。
逻辑推理解决确定问题、确定结果的项目评估问题,即确定性评估问题。概率和统计推理解决确定问题、可能结果的项目评估问题,即风险评估问题,也可以称作“可测定的不确定性”项目评估问题。模糊数学解决不确定问题、不确定结果的项目评估问题,即不确定项目评估问题,也可称作“不可测定的不确定性”项目评估问题。
投资回收期=(累计静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年累计静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静现金流量。
Fn=F*(1+i)n次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