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但相对于全球信息化程度来说,仍然存在很大的距离。之所以普及化程度低,一方面是目前国内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程度尚处于初级应用阶段,二是因为国内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专业服务商为数不多。除了阿里巴巴和中企动力这样专注于中小企业的服务商外,似乎已经再难找到几家像样的专业服务商。
二八法则下的企业信息化服务商
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来说,仍然困在“二八法则”这个笼子里面。尤其是信息化服务商,都希望可以服务于大型企业,依靠大型企业来发展自身。因此,就很容易忽视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服务的需求,也轻视了中国中小企业市场的规模。
但事实上,中小企业的市场孕育着很多机会。十年前的阿里巴巴,正是瞄准了这样一个机会,才成就了如今庞大的“阿里系”。也是十年前,另一家企业中企动力,也敏锐的察觉到了中小企业市场的机遇和前景,投身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服务。经过十年的市场风云,整个信息化服务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转身再来看整个信息化服务市场,当年专注或者侧重服务大型企业的公司,都已另辟蹊径或业务多远化,可以说是除了几个国际的著名公司,其他的都已与最初创业时的定位有所偏离。而专注于中小企业市场的阿里巴巴和中企动力,如今却已经成为电子商务行业的领头羊。
SaaS
之下的划江而治
SaaS这个概念的提出,受到了IT业界的热捧。尤其对于信息化服务商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未来的信息化服务,也许就会是SaaS为主导。如果能够在现在树立行业地位,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能够有掌控局势的话语权。
当然,在任何一个领域里面,做得最好的公司总是只有那么几家。而这几家公司里面,业务范围未必完全相同。或许这些公司是因为客户相同而被划分到一个类目,也许是因为提供的服务相同而被划分到一个行业,总的说来还是在信息化服务这个大范围下。在这个圈子里面,每个人都希望提出属于自己的概念,也就有了不同企业对于SaaS的不同理解。
中企动力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对于SaaS的理解有着各自经过十年积累而产生的不同理解。阿里对于SaaS的理解,就是将用户从PC转移到因特网服务平台,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模糊,就好比谷歌的在线文档一样,我们无法给出一个完整的定义。中企动力的SaaS是将SaaS从云端落地,强调用户的应用,通过其强大的直销体系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咨询和服务,让用户真正应用SaaS。
那么,为何中小企业需要SaaS呢?因为,中小企业增收困难,营销艰难。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一旦订单减少将直接导致收入下降,二是新市场开拓难度加大,收入来源后继乏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迫切需要信息化。而就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SaaS首先能够解决的是中小企业困难的增收,这些增收不一定是企业外部,也可以是企业内部。譬如,通过信息化管理,压缩管理成本和仓储物流成本,这都属于企业内部增收。其次,可以通过SaaS进行网络营销,拓宽中小企业营销渠道,打破艰难的局面。
尤其是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都比较乏力,一般的企业不愿意为他们提供服务,并且也没有能力去接受。所以,才需要SaaS这一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在美国,SaaS模式在大中型企业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其中规模超过100名员工的企业2000多家,这些中小企业每年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多达350-400亿美金,创造了美国GDP50%以上的份额,这些技术方面的投入就包括SaaS模式的应用。而我国的1.5亿中小企业,对于SaaS的需求会更大。如果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
吃螃蟹的人最勇敢
不管阿里和中企动力对于SaaS的定义如何,但他们都是信息化行业十年大浪淘沙下,仍然坚持专注于中小企业的服务,从这一点来说,他们是最勇敢的人。
回想这条路,创业伊始,阿里巴巴也好,中企动力也罢,都是被质疑的企业。十年前,这两家公司都专注于服务中小企业,都遭到了很多同行的质疑。毕竟,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初期,网络的各项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的应用是直接与大企业对接的,恐怕连中小企业自己都没有预料到如今的信息化程度。当年的中小企业市场,市场份额相当小,单体需求低,十个甚至上百个中小企业客户都不如做一个大型企业客户。在这样的市场前提下,这两家公司的胆略不得不让人佩服,选择这一领域就埋头走了下来,所以才成就了今天两家企业的十年生日。
个人认为,在这个十年里面,中企动力就是在做一项“传教士”的工作。在那个信息化非一般低的中国,要想让企业接受信息化,那不会比蜀道更容易走。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必须走到底。中企动力就是用自己的法杖,传播和普及信息化知识,扫除对于信息化的盲目,带动了整个信息化服务市场的发展。
阿里巴巴同样如此。当马云与一些企业谈互联网的时候,甚至会被人当成骗子。可想而知,在那个年代做互联网服务有多么的艰难。但“忽悠大师”阿里巴巴走了下来,向着建立一个网上商业国度的梦想前进。直到今天,还会有人对于阿里巴巴不理解,但至少已经可以提出102年的愿景。
从两家公司来看,中企动力就像一个“专家”,以一个教授、传教士的耐心和恒心,去普及互联网知识,帮助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而阿里巴巴更像是一个“狂人”,用强悍、持久的动力,征服中小企业接受信息化思维。不管如何,两者的目的都只有一个,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普及率。
中小企业的未来在信息化
从某一个角度来说,阿里巴巴和中企动力算是一定程度上的同行。两者都提供信息化服务,也都是专业针对于中小企业。但市场和企业自身决定,这两家专注于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模式不同。
阿里巴巴为企业提供基于网络的B2B、C2C电子商务平台,而中企动力为企业提供“网络营销全维解决方案”。阿里巴巴就像一个市场建设者,通过市场建设引导商家进入收取铺租。而中企动力像是一个市场引导者,通过对商家的培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属于自己的商店、商场,开拓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
从大方向来说,其实两者的目的都一样:帮助中小企业通过网络赢得客户,并且在这个平台上不断成长。但从小的方向来说,阿里巴巴是提供一个平台,让商家之间在这个平台上自由贸易。这样一个贸易平台,最终取决于双方对于信息获取的能力。而中企动力的服务,更趋向于一种能力的培育。帮助客户树立品牌的同时,也帮助企业赢得客户和订单。
用一句话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笔者个人的观点来看,更趋向中企动力的模式。毕竟,对于更多的中小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原本滞后,如果能够提供更全面完善的服务,就好比“扶君上马再送一程”,能够更加有效的帮助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营销,也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阿里巴巴和中企动力,已经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双子塔,行业的领头羊,一方面充分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巨大。第二,中小企业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这当中前者成就了中企动力和阿里巴巴,后者成就了中小企业。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在网络的世界里也是双子座。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网络社会,现实中的差距将变得微小,对于企业本身来说是一大好事。而对于服务商和中小企业来说,信息化必将成为共同的语言。
联系方式:
本文出自 “科幻星系” 博客,转载请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