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总结

  信息论之父香农说,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不确定的减少。偶然想起大学时期学习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对近期教学知识和自己阅读学习有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大学学习的大都是基础理论或方法,而由于大学中课堂的授课与实践结合的并不紧密,因此缺少实际的应用,加上当时某种因素(如考试)的影响下,对某些知识并没有太深的了解和体会。直到后来在工作与实践中才认识到当时学习到的一些理论或者定理竟然是如此浓缩的精华。

  如何看待从理论到实践还是从实践到理论?这个问题个人认为不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尽管每一个物种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知识的扩展和传递,而更高级的生物具备更高级的学习和认知能力,更是增强了知识的传递和拓展,如果从生命的起源说起的话,生命的基本组成不过就是一些科学家所认为的不可分割的原子(原子是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的)组成(有时也在想,时间的最小组成单位是什么?)的,可见它本身并没有多少知识,那知识是怎么来的,个人认为知识是积累而来的,无论将此放到物种的繁衍还是人类自身上,都是容易理解的。知识是如何被积累的,除了记忆外,就是从实践中来的,因此说这么多,个人认为对于实践和理论哪个先哪个后的问题,是先有的实践后有的理论,我们现在已有的理论只不过是从前人和其他的什么(其他的动植物、自然规律)那里学习得来的(也就是所谓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但说到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上,不得不说两者都很重要,实践是根本(最终目的),理论提供建议、帮助分析和了解状况。实践帮助我们了解关联性,理论使我们明白因果关系。因此两者不可分割,没有谁更重要的差别。但在针对某个具体的事情上可能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处理办法,有的问题适合先学习理论后学习实践,比如学习计算机、Photoshop这样不容易上手的工具;而有的问题适合从实践中获取知识,比如化学物理的相关实验(可燃物的燃烧、力的作用等),而有的则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交叉使用,比如一些其他更为复杂的教学学习活动。把这个道理自然的可以应用到教学当中,那些适合接受性学习的可以采取先教后学(此种方法本身并不提倡,但国内学习形势下实在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而那些适合探究性学习的可以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但两种教学方式都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就教学而言,作为老师更应该减少过分的指点,应该以提示引导为主,绝不可喂食。生活中总是不乏遇到这样的人,他自己遇到问题不认真思考不积极想办法不去自己主动解决,就等别人来帮他解决,这种的人大家都会非常鄙视和讨厌的。因此在一些跟自己切身相关的事情上,如果自己不努力不仅自己得不到真知,而且很可能浪费别人的时间(世间万物唯一的计量单位是时间,它是最极致的计量单位,如果没有时间,任何东西都不存在)。

  说了一些教学方法,再说一些学习方法。在我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有曾经用过两种(自主)学习方法,一种是“海绵式学习方法”,一种是“淘金式学习方法”。海绵式学习方法就是尽可能的吸收新知识而拥有知识,不管好的坏的通通吸收,这种方式适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要保证自己所接触的知识都是重要的正确的。淘金式学习方法就是从大量的蕴含知识的学习材料中只吸收对自己有用的那一部分,不管其他知识如何只要自己想要的那一部分,这种方式适合从广阔的材料中搜索知识。“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到处都是知识,自己也是不断的在学习中成长,为了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我们需要利用海绵式学习方法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拥有较广的知识面(广度)。“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还需要对某一方面具有较深较为透彻的理解(深度),比如用于我们的职业生存,从我们需要从杂乱繁多的知识中获取我们需要的知识,此时就可以利用淘金式学习方法了。学习的过程自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被一些不好的负面的东西所蒙蔽和麻痹,多接触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东西。

  将学习成果提炼成思维方式。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可见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我们没有办法学完所有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决定要学习什么,要舍弃什么,带着一个提出问题的态度来阅读与探究。不断的通过练习来提高自己学习的技能,转变思维的方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根据一个数学定理能编写出数千种题目,但只要能掌握这一类题目的核心就能会一题解千题。作为老师,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应该注意把握这些核心的思想和方法,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

  空杯心态,创造自我,追求无我。永远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就算自己真的已是“学富五车”也不能自以为是,认为没有再学习的必要了。如果掌握了错误的知识,一直用错误的知识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反而是害了自己。人的知识是有限的,验证知识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立场角度不同看待事物的观点也就不同。如果用不全面或错误的知识、错误推理过程、不同的立场,推导出和他人不同的结论,势必会引发问题。人常常有过高的自信心或者虚荣心,认为自己推理的结论是对的,别人的是错的,碰到每个与自己观点不同的,都要去争论一下谁对谁错,在争斗中度过的人生一定是可悲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找好自己的领路人才做好别人的领路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追求知识而不追求虚荣,时常反思自己并且请教他人,这样才会赢得别人尊敬和收益更多。

  变是永恒不变的法则。成功的做好一件事很容易,两次也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人生之路同样需要我们不断的纠正和更新自己才能少走弯路、到达预期的目标。在学与教中应该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定位与目标,时时反思认真总结,才能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才能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积极主动,空杯心态,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