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中国IDC市场面临大变局

2007年1月30日,中国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在广州天河软件园建成。中国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建成后可为国内外信息服务企业提供包括主机托管、虚拟主机、专线出租、网络安全、数据备份以及各种Internet专业服务等各类增值服务。据说,这将是亚太区最大的互联网数据中心。

  2月1日,国内规模最大的电信中立数据中心服务专业提供商, 北京世纪互联数据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互联)宣布近期将大力推进“全程服务”,并从运营制度上保障服务质量。此前,世纪互联已经将SLA(服务品质协议)成功地确立为IDC行业服务标准,而此次再次力推“全程服务”,则意味着世纪互联将完全实现由单一到多家的跨运营商资源整合,由基础业务到增值业务的专业化服务以及由中心到边缘的分布式结构优化。

  中国电信和世纪互联是两种不同IDC类型的代表。对于中国电信所具备的强大资源而言,世纪互联显然望尘莫及。于是,世纪互联选择了服务,包括基于资源的电信增值服务。另一方面,中国电信与世纪互联又是合作伙伴关系,按照世纪互联总裁雷紫东的话,是“电信的好伙伴”,或者说是“电信IDC的好渠道”。也就是说,中国电信要基于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经营IDC,同时也乐见其好伙伴、好渠道世纪互联们业务蒸蒸日上,成为其业务结构的良好补充。

  从衰退到复兴

  对于上述事件的深刻理解,需要追溯到五、六年前。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IDC行业曾经十分火爆,随着互联网势力在中国的崛起,IDC也作为一个对立的业务领域活跃在IT市场。但是,在网络泡沫破灭的严重冲击下,IDC的盛况仅仅持续了一年多,从2001年到2003年,随着全球IT产业的衰退,IDC市场也受到波及,大批IDC企业在竞争中逐渐消失。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产业呈现复苏态势,中国IDC市场迅速升温。2006年,互联网Web2.0时代互动和视频网站的崛起,以及行业客户的规模扩张,都给IDC带来新的机遇。此后,IDC企业又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全国大大小小的IDC企业多达2000家。IDC市场的总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截止到2005,中国IDC市场业务收入超过13亿人民币,并以每年超过40%的速度增长。

  IDC市场的复兴基于互联网经济的复苏。目前,互联网应用快速增长,短信、搜索、网游、P2P、语音和视频宽带业务日益火爆,电子商务再度兴起,都给IDC业务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过去很长时间内,IDC多以基础业务为主,这一状况直至今天也没有明显改变。计世资讯研究数据表明,2006年,中国IDC总收入不到20亿人民币,基础业务占总量的88.4%,与过去相比,增值业务并无明显增长。

  同时,电信运营商在2006年纷纷提出业务转型,明确提出成为“信息服务商”的目标。电信运营商向中端靠拢无疑给许多缺乏积累、缺乏技术和服务能力的资源依赖型IDC造成了强大的压力。实际上,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中国电信建立庞大的数据中心已经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过去电信运营商只是在说,而现在已付诸行动。

  从资源依赖型向服务经营型转变

  针对电信运营商的转型,世纪互联总裁雷紫东认为,IDC从资源依赖型向服务经营型转变是大势所趋。“电信运营商转型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则是,IDC产业也到了服务制决胜的时候了。”雷紫东说:“我们看到客户,特别是互联网客户日益复杂的需求,这些需求不是基础IDC业务能够满足的。看到了机会却无法抓住,企业如何发展?”

  按照目前IDC业务结构的划分,包括基础业务、增值业务和综合服务三大块。雷紫东认为,过去IDC都以基础业务为主,但是增值业务在未来将占主导地位。随着IDC数据量的剧增,数据存储安全也将成为业务重点。

  中国网域网董事长胡忠文称IDC发展的趋势已经很清晰:“产品与服务同质化一定会让大批实力不济的IDC倒下。人们都知道IDC的未来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但是在这个产业,综合实力是相对的,谁都不可能去和电信运营商竞争。”因此,胡忠文认为,IDC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不一样的思维。

  在这种背景下,世纪互联在今年初率先推出了“全程服务“。“全程服务”的基本思想是,在继续提供单线、双线、全线网络接入、多点机房托管和全国分布式部署等传统IDC服务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了满足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业务需求,以降低用户成本、提升效益为前提的专业IDC产品与增值服务。

  全程服务包含三大内涵:1、全程全线产品体系。无论面向成熟客户,还是成长中客户都能提供恰当的产品以满足需求;2、全程专业服务体系。不管客户是起步阶段还是在高速成长阶段,抑或非常成熟,都有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需求。3、全程服务保障体系。比如SLA服务标准,ISO9002双认证,长时间积累的商业数据中心运营服务体系等。

  全程服务不仅提供网络监控、系统维护、远程支持等IDC现场基础服务,还可以根据客户的应用需求,提供包括入侵检测、防黑客、防火墙、安全监控、专家顾问等在内网络安全服务,以及包括方案顾问、应用开发、系统代维、业务托管等在内的全程化业务增值服务。

  全程服务对IDC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可以说,用户的驱动起了主要作用。实际上,世纪互联提出的“全程服务”也是基于IDC领域的客观现状:客户种类多、需求差异大、客户创新业务多、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等等。而如何应对用户不断提出的需求,则是所有IDC企业都在考虑的问题,也给综合实力强大的IDC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遇。

  计世资讯分析师认为,IDC走向全面服务的时代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服务并不等于增值服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基础业务都难以被增值业务所完全取代,或者说,如果基础业务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增值业务也将大打折扣。

  未来,IDC企业将主要分化为两种类型:一是规模化IDC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作用下,随着电信运营商深度介入基础IDC领域,年收入在几百万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很可能面临被淘汰或被整合、收购的命运,而规模化经营、全自动营运方式都是基于这一背景的必然趋势,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IDC企业也将应运而生。分析师判断,通过自身资源整合和业务调整,以及对中小型IDC业务的并购整合迅速占领量贩式市场,并走全程服务道路很可能成为大型IDC企业的选择;二是细分增值业务型IDC企业。如何抓住细分市场和核心需求,并有能力整合所有资源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此过程中发掘“杀手级”应用对于所有IDC企业都是巨大的基于和挑战,但是,在此过程中,会有大量实力弱小的IDC企业主动避开强劲的对手,转而走细分增值业务路线。

   渠道趋于复杂依然有规可循

  上述IDC市场分析表明,基础业务与增值业务是IDC业务的主体。而在基础业务市场,由于电信运营商的先天优势,在价格方面具有高度话语权,使得电信中立IDC选择了走增值业务的道路,成为电信运营商的增值渠道。

  也有一些由电信运营商衍生,或与其关联密切的IDC机构,主要业务即为代理电信运营商的主机、带宽租用,与电信分成,成为纯粹的渠道代理商。目前,国内有些电信企业,如北京通信、上海电信、四川电信、西安电信等IDC除充分发挥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的积极性外,还大力发展关联渠道,甚至会通过合资、参股等手段参与渠道建设。

  总体上看,电信运营商与很多有实力的渠道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是卓有成效的。比如北京通信与世纪互联的合作,使得IDC业务无论在规模、客户增长,还是服务质量上都有显著的提高。而对于传统业务渠道,则发展不尽理想。比如西安电信的IDC渠道,其基本业务均为传统IDC业务,这些渠道基础薄弱,技术、服务力量差,对于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导致创新能力和增值能力受到限制。

  渠道之下,还有渠道。以世纪互联为例,其渠道策略以客户介绍和搜索引擎为主,同时注重整合多方渠道,与产业链上的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开展多层次合作。而同为电信渠道的广州新一代则非常依赖客户介绍以及搜索引擎、电话销售,并不断发展下一级渠道。2006年10月中旬,新一代召开“2007互联网新业务趋势研讨暨新一代数据中心渠道产品及增值服务”会议,主要议题是“虚拟化”技术如何解决IDC行业目前的发展瓶颈与VPS技术在主机市场的应用前景。新一代近百家渠道参加了此次会议。

  从IDC产业的角度看,产业链基本存在,但IDC产业的特殊性在于,电信运营商作为IDC上游资源,同时也参与中游、下游的业务,各级IDC都呈现出直销与渠道共荣的态势。这种态势也导致了一定的混乱,但总体上看还是有清晰的轨迹可循。

  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IDC渠道主要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全程服务;二是多种经营;三是专注细分。对于有积累、有资源、有实力的IDC渠道而言,只有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并不断创新增值服务能力,才有机会获得突破性发展;而对于众多实力薄弱、服务能力欠缺的中小IDC渠道而言,在上游向信息服务商转型的压力下,要么消失,要么转型为多种经营企业,通过其他方式维持生存。而对于在特定领域资源丰厚的IDC渠道,如果把握好细分市场,依然在一段时期存在机会。

  由于处于电信的下游,中立IDC企业不具备太强的议价能力。而维护成本居高不下,以及利润额的下滑是阻碍此类IDC发展的两大症结。从根本上说,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式除了内部挖潜、节流增效外,更重要的是提高产品的利用率、复用度,让成本通过多种类、多层次的产品和服务摊销;同时,还要提高增值服务的创新价值和技术含量。

  此外,IDC基础业务受到上游冲击将不可避免,而新的业务需求也在不断产生。因此,电信中立IDC企业必须要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同时,通过针对不同需求类型的客户,发展全程服务,将资源的竞争力发挥到最大限度。

  计世资讯分析师指出,经济转轨时代,政府、企业、互联网客户的变革是永恒的主题,其主旨在于进一步提高业务竞争力。对于IDC而言,伴随着经济的振兴,需求日益高涨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向信息服务转型的变革是基于自身业务发展的需求,已经酝酿多时,有一套完整的规划。这种变革对于IDC渠道而言,既有消极因素,也有积极因素。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基础级市场,电信运营商留给合作伙伴的空间将越来越小;而在增值级市场,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电信运营商将不得不依靠渠道伙伴实现转型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IDC,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