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是中国唯一的榜样

丁学良:美国不是中国唯一的榜样
    
     对于后进国家来讲,找什么样的榜样,如何向榜样学习,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
一个容易被误导的事情 

    
    从1949年开始,中国作为一个后进国家,就处于一个持续不断地“找榜样”的过程中
。越是往前追溯,我们就越会发现,中国“找榜样”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而且基本上
是一个脑袋取代全国人民的脑袋来“选榜样”。榜样选好了,大家都要照着这个榜样做事
,实际上这会导致一些非常严重的后果,虽然当时选榜样的时候,用心往往是好的。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不难发现,从中国最早决定要维新开始,始终就对
于选什么样的榜样有着很沉重的负担。在这一点上,中国和日本非常不一样。日本在历史
上从来没有像中国一样成为大文明的中心。从一开始启蒙的时候,日本就有很清楚的样板
,就是当时的唐朝。选这个样板,日本一点也没有选错,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使日本不可
能看到地球上的第二个文明中心,希腊和罗马。样板找对了,对日本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等到西风东渐的时候,英国海军不远万里跑到东亚来,一下子把清朝这个庞大的帝国打败
了。对于日本来讲,它没有任何负担,重新选择样板也没有任何痛苦,所以马上就“脱亚
入欧”,抛弃中国的老样板,学习西欧新样板。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败给了美国,它又
第三次选择了新的样板。日本整个历史上最重大的三次转变可以归功于它选对了样板,转
变的时候也没有感情上的负担。但中国不一样,中国在被英国打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还
有其他的样板。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才开始找样板,但中国找样板不像日本一样干净利
落,从心理上抛不开历史负担,这也造成了中国往往不清楚应该向样板学什么。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也试图以英国为样板。清朝末年,中国最早派往外国的公使郭嵩
焘就是到英国。郭嵩焘曾在英国写信给李鸿章,大意是,日本人也往英国派了很多学习的
人,但和这些人比,我们派的人是学人家的“兵”,学人家的“兵”为什么强,而日本派
的人是学人家的制度,比如国民教育、邮局、银行、交通,这些都是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
基本建设。他说“兵乃末也”,我们把本末搞颠倒了。工业文明是制度化的东西,比如税
收、银行、国民教育,离开了这些,“兵”怎么能强大呢?但这些很好的建议,遭到了大
臣们的反对。这是中国一个很惨痛的教训。当时俾斯麦也曾评论说,日本到欧洲来学习的
人都是问我们“怎么做”,但大清王朝派到欧洲来的人都是一家一家地买东西,买炮弹、
买船,比较价格,看哪家更便宜。俾斯麦因此得出结论,仅仅从这一点看,人们就可以预
知,再过几十年,日本将是亚洲的首强。可见,对于后进国家来讲,找什么样的榜样,如
何向榜样学习,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个容易被误导的事情。
    
    我们不能把学习榜样这件大事变成单线思维,排他性的,如果这样,时间越长危害越
大,就越得不偿失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找的样板不是美国,而是社会主义阵营内的小国家,比如南斯拉
夫、匈牙利,因为美国和中国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中国转向学美国,最重要的还是邓小平
的一句话,他认为,要推行开放的政策首先就要对美国开放,不对美国开放,对任何其他
国家开放都不会有巨大的效果。这是很英明的。邓小平是一个十分务实的人,他反对靠空
洞理论吃饭,他看重实践,所以他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讲“黑猫白猫”
。他之所以把对美国开放看作是中国对外开放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建立这样一个基本的事
实上:华人天生适合做市场经济,二战结束以后,所有和美国结盟的华人社会都发展起来
了,比如新加坡、台湾、香港。因此,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从上到下都把美国看作主要
的样板,我们对这个样板的积极作用必须承认。
    
    但由此迈向一个极端的态度则是错误的。英文中有这样一个谚语:“好的最大的敌人
是最好”,就是说不要走极端。在改革开放中,中国若把学习的来源过多锁定在美国身上
是不合适的。为什么?原因很多。比如,美国的人口密度和人均资源,它是每平方公里28
个人,但在中国,把西部那些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撇开,东南沿海地区每平方公里是23
0人,这和美国没法比。还有美国的周边,美国没有多少邻国,周边安全条件好,这点我们
也没法和它比。
    
    对于这些,美国人自己十分清楚,在美国政治学中有一个概念,就是“美国例外”。
因为在全世界主要国家中,很少有像美国那样发展起来的国家,它的发展条件不具有普遍
性。这体现在三点上:第一,当初欧洲的移民离开母国,一定是选择到地广人稀的地方去
,这就决定了美国人均资源的优势。第二,在美洲大陆上,当欧洲移民到来时,这里并没
有什么历朝历代固结下来的沉重遗产(印第安人很快被抹掉了)。在很多国家,历史遗产
往往是阻碍变革和进步的大障碍,这一代人要变革,不是想做什么都行,还要考虑上一代
,上上一代。这也是为什么当年鲁迅会说:在中国,你就是在老房子上开一个窗户也要流
血死人的。第三,当欧洲移民来到美洲大陆时,他们的母国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因此他们带来的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经验和技术。
    
    可以说,中国在这几个方面与美国存在基本的不同。因此,中国的发展要寻找榜样,
一定要是多元的榜样。即便我们第一个找的榜样是正确的,也不能把学习的榜样变成单一
排他的,如果这样,时间越长危害就越大,就越得不偿失。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对选择
的榜样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50年代初,我们自上而下地决定学习苏联,这其中并不是
没有合理因素,但一旦走向极端,完全照搬苏联模式,负面影响就大大超过了受益,我们
费了很大力气后来才扭转过来。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这个教训。
    
    欧洲有些地方比我们的人口密度还要大,但是它们能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使你有天人
合一的感觉,这就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美国确实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最强大的也一定是最吸引人注意的。更重要的是,
美国的强大不仅表现在军事力量上,还表现在它的大众文化上。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根
本区别就是,精英文化无论多么优秀,影响的人总是不多,但大众文化的影响面则要大得
多,可以是几亿人,甚至是几十亿人。大众文化易于被人理解和模仿,门槛很低,相反,
精英文化理解和模仿起来则很难。比美国文化更精英的文化有很多,但美国文化的影响力
却无人能及。也正因为这样,如今在中国从上到下,无论是学者、官员还是老百姓,大部
分人都将美国视为榜样。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保持头脑的清醒。将美国作为我们唯一的榜样,对于别的
国家更好的经验,或者是与我们更相关的经验不注意、不学习,是十分错误的。即使美国
是世界第一大国,其他国家也有很多好经验。刚刚提到,中国的人口密度和美国无法相比
。但在欧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是荷兰,每平方公里有340人,英国是每平方公里2
45人,还有比利时和卢森堡,这些地方人烟密集,但是它们能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使你开
车、步行的时候感觉到天人合一,这就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20多年前我在美国留学期间,看到过一篇很好的文章,作者说,中国片面发展汽车工
业和高速公路是不合理的。中国人口那么密集,土地资源紧张,为何不学学德国建造铁路
网的经验?德国的汽车工业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但它全国铁路网的高效、准时给人们带
来的方便却是无以伦比的。我当时就十分希望这篇文章能在中国引起大讨论,但是这个建
议却没有受到关注。事实上,德国优质的铁路网不但给本国人民带来了方便,它贯穿东西
南北,与其他国家的铁路网相连,可以说是带活了整个欧洲。再看中国,今天我们面临着
汽车工业过度发展带来的许多问题,比如堵车、污染、油价,还有社会公平的问题,铁路
的发达其实促进了社会公平,因为它是公共交通。开汽车就不同了,有车的人和没车的人
,开好车的人和开破车的人,差别太大了。这其实就是我们当时没能向欧洲学习的后果。
    
    美国是中国的好榜样,但不应是中国唯一的榜样,任何国家都不能成为中国唯一的榜
样
    
    中国学习的榜样必须是多元的,至少可以从一些方面改变我们对美国榜样的过度倾斜
。比如,中国人在外语的学习上应该是多元的。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不应该所有的人
都去学习英语,其他语言也要得到重视,比如德语、日语、西班牙语。我曾经和一个朋友
聊天,他说他儿子正在学西班牙语,学小语种。我感到很吃惊,西班牙语怎么能算是小语
种呢?这就是对外界的不了解。不仅是西班牙一个国家,还有拉美国家,甚至是在美国,
超过半数的地方的交通标志等等都有西班牙文。在中国应该有更多的人学习其他语种。即
便是学习英语,我们也不能只看到美国,还有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
,还有新加坡、印度和南非等等。
    
    即使是学习美国,我们也要考虑美国模式与我们国情的相关性,要有一个清醒的判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实现更均衡的发展。日本当初向欧洲学习,就建立在清晰的判
断之上,比如,日本的海军效仿的是英国,陆军学的却是德国;大学教育效仿的是英国,
而中小学教育则向法国学习。这种对学习榜样的判断和取舍是很聪明的做法,值得我们学
习。
    
    在这个取舍的过程中,学界和传媒要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学界和传媒的任务是收集信
息、研究信息、传播信息,一个多元的学习过程至少要求中国的学界和传媒发出多元的声
音。
    
    美国是中国的好榜样,但不应是中国唯一的榜样,事实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成为中国
唯一的榜样。中国太大了,规模大本身就决定了中国和任何国家都可以找到相似性和不相
似性。在一定的阶段,我们有优先学习的对象,但我们不能把其他的对象从视野里排除掉
,那样等到错误发生的时候,扭转的代价是很高的。
    
    
    来源:爱思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国不是中国唯一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