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工程-软件建模与分析》读书笔记三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十月末,这段时间对《需求工程-软件建模与分析》这本书进行了粗略的阅读,加深了对软件需求工程的理解,从需求产生的根源出发,说明了需求工程的内容、目标、作用和意义,最主要还是需求工程中的主要活动与实践方法,还有需求工程中获取的方法,在最后还有需求分析,需求的文档化。

在需求开发中通过建立模型来确认理解需求。模型描述了问题域的逻辑力面,如数据组成、事务和转换、现实世界对象和允许的状态,或者可以从文本需求出发来画模型,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示这些需求,或者可以从所画的基于用户输入的模型来获得功能需求。但是,分析阶段所建造的模型不应涉及软件实现细节,因为这样台分散分析人员的注意力,限制软件设计人员为提高软件的质量和效率而选择实现方法放入自由度。在产品开发中以及产品使用之后,用户等产品涉众依然会提出需求的变更,这些变化要及时,一致地反映到需求基线中。当然,这种变更应该受到控制。在实际的软件系统开发中,面对业务和技术都不断变化的环境,软件系统在开发过程或者演化过程发生与需求基线不一致和偏离的风险越来越大。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控制软件开发的质量,成本和时间,人们提出需求跟踪的方法。

需求分析的核心在于建立分析模型。通常,需求分析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文本和图形等)来描述需求,通过建立需求的多种视图,揭示出一些更深的问题。需求分析建模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结构化分析和面向对象分析。结构化分析方法通过提供文体义系图、数据流图和状态转换图等图形模型,来进行数据建模、功能建模和动态建模。而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则是以用例模型为核心,提供类图、对象图、状态图、时序图、协作图、活动图、构件图和分市图等图形模型.建立设计视图、进程视图、实现视图和分布视图等。

需求开发的最终结果是要编写规约说明。软件需求规约说明精确地闻述一个软件系统必须提供的功能和性能以及它所要考虑的限制条件。软件需求规约说明不仅是系统测试和用户文档的基础,也是所有子系列项目规划、设计和程序设计的基础。它应该尽可能完整地描述系统预期的外部行为和用户可视化行为。除了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软件需求规约说明不应该包括设计、构造、测试或工程管理的细节。

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编写敦件需求规约说明:
  (1)用好的结构化和自然语言编写文本型文档。
  (2)建立图形化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描绘转换过程、系统状态和它们之间的变化、数据关系逻辑流或对象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编写形式化规约说明,这可以通过使用数学上精确的形式化逻辑语言来定义需求。
  由于形式化规约说明具有很强的严密性和精确废,因此,所使用的形式化语商只有极少数软件开发人员才熟悉,更不用说客户丁。虽然结构他的自然语言具有许多缺点,但布大多数软件工程小,它仍是编写需求文档最现实的方法。包含了功能和非功能需求的基于文本的软件需求规约说明已经为大多数项目所接受。图形化分析模型通过提供另一种需求视图,增强了软件需求规约说明。

这是需求分析的最后阶段,也是需求的关键部分,需要将之前所获取的需求经过需求分析之后整理成文档,更加清楚明了的表达出软件的需求。在需求管理与工程管理方面,需求的影响力贯穿于整个后续的产品生命周期,而不是单纯地存在于需求开发阶段。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要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很多后续的开发工作都应该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的内容为标准和目标来进行。因此,在需求开发结束之后,还需要有一种力量保证后续的系统开发活动依照需求的基线进行展开,从而保障系统的质量(质量就是对需求的依从性)。需求管理就是这样一个管理活动,他在需求开发之后的产品生命周期中保证需求作用的有效发挥。

在写这本书的三篇阅读笔记,基本上也都是书上的内容,读到哪写到哪,缺少了一定的逻辑性,不过大致上了解本书的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需求工程-软件建模与分析》读书笔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