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在国内互联网领域是去IOE的强力推动者。今年5月17日,支付宝最后一台IBM型机下线,整个阿里集团告别IBM小机;7月10日,淘宝广告系统的Oracle数据库下线,淘宝告别Oracle。10月,阿里正式启动“聚宝盆”项目,针对金融行业软件开发商和广大中小金融企业推出云迁移服务,把原来采用IOE的技术方案改造成基于阿里云技术的方案,并通过金融软件开发商把金融业务迁移到阿里云。
在传统企业软件领域,也有很多开发商在致力于开源解决方案的输出。在2013年10月的阿里云开发者大会上,恒拓开源作为阿里云行业合作伙伴之一亮相,主持了一个开源技术分论坛。在航空领域,恒拓开源已经积累了不少客户和项目经验。在下面跟恒拓开源技术副总监陈操的对话中,我们将对整个行业的去IOE普及的状态进行一个概述,请陈操分享一下他们推广开源方案的经验,并聊聊独立开发商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变化中将面对哪些机遇与挑战等话题。
嘉宾简介:
陈操,恒拓开源架构顾问/技术副总监,专注于企业级开源解决方案,在企业级Java开发领域有十多年的经验。积累了丰富的ESB、SOA、JBoss、Drools、分布式计算、高并发高访问量系统架构经验。参与主导了大量中大型企业级信息系统架构设计,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曾在中国数码集团任职,于2010年加入恒拓开源,目前负责恒拓开源深圳分公司的团队与业务。
InfoQ:能否根据你们目前接触到的客户的情况,描述一下整个行业对去IOE这个概念的接受情况,以及实际实施的进展状态?
陈操:在近几年,我们接触的这些行业形势比之前已经好了非常多,大家对“去IOE”、尤其是对开源的认识,跟过去相比已有显著提高。虽然,能够在实践中真正敢于去尝试的企业为数不多,但是大部分已经有这样的一些规划了,南航算是其中敢于吃螃蟹并获得成功的。我们接触的客户,有航协、航信、东航、国航、中信信托、长安汽车,还有我们在深圳所接触到的深交所、深圳证券通讯有限公司、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等,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些航空行业,制造行业,金融行业的企业纷纷开始想尝试和探索“去IOE”。
目前在航空行业,我们算是走得比较前。对于绝大多数客户,我们目前正在尝试着用开源的解决方案去替换掉IBM的小机和中间件,Oracle的数据库,用我们的分布式存储方案去替换掉EMC的存储设备等等。许多项目都正在接洽或已经在实施,这相比前几年来讲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和提升。
InfoQ:能否以某个场景为例,简单估算一下去IOE之前的硬件-软件License-服务运维团队方面的成本总和和比例,以及去IOE之后的成本比例?
陈操:举例来说,在没有“去IOE”之前,很多企业,像我们接触到的一些国企,硬件主要是IBM的小型机或者大机,现在给他们换成几万块钱一台的刀片组成的小集群,用普通的PC硬盘或者磁盘阵列替换EMC存储设备作为大数据的存储方案。仅这一块节省的资金就十分可观。
软件方面,从操作系统、负载均衡、Web服务器、JavaEE容器、消息中间件、到ESB服务器,到工作流,规则引擎,分布式计算等基础设施和框架,均有开源的解决方案且几乎完全免费。我们从2010年开始为我们其中一个大客户服务,2011年到2012年之间,一共为其节省了将近四千万软件License费用。从今年之后,我们的客户已经开始尝试替换商业数据库,我相信数据库存储这块的替换能够带来更多的成本节省。
服务运维这块,如果客户之前用的IBM或Oracle,基本上只能找原厂的工程师或他们的合作伙伴去运维;“去IOE”之后,目前的市面上,熟悉开源技术的工程师越来越多,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服务运维较之前更容易,且获得更多的选择。 总体说来,“去IOE”之前,成本这块硬件占据大头,软件居中,其次才是服务,当然也有少量较昂贵的。“去IOE”之后,软件几乎没有成本,硬件占据小头,相比之下服务运维——包括定制开发——的比例会稍微高一些,而且服务运维的性价比更优于原厂服务。当然,这也要视项目的具体情形而定。
InfoQ:去IOE的过程,客户那边有没有来自内部的阻力,或者其他阻力?是如何解决这些阻力的?
陈操: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国内市场推广开源,期间确实遇到了非常多的阻力。
我们接触到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国企和政府。对于大型国企来讲,第一个阻力来自于是观念上的,因为这些企业里面的大部分员工对开源技术了解的不多,虽然比起前几年来说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但我们还是要面对他们对开源和商业的一个不要钱、一个要钱的观念上的转换问题。
第二个是学习阻力: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的技术背景的客户来讲,他们之前因为被IBM、Oracle已经洗脑了多年,所以如果要他们转换过来,对他们来说会有很大的成本。比如我们接触到的汽车制造企业,他们的技术专家在Oracle方面已经积累了差不多有10年的经验,这个时候让他去转换成开源,自身的挑战和牺牲很大。
第三个阻力是政治阻力,政治阻力主要源于央企和国企,这类企业的中层普遍认为自身没有必要去冒风险尝试开源。他们会认为,无论什么原因导致项目失败,只要是有国际上的知名商业厂商,可以借此免责,但如果用的是开源,那么要承担的责任就大了,严重的还可能影响政治前途。 最后一个比较大的阻力就是来自于利益上的,这个就属于不在阳光下的那一部分了。
至于怎么去解决这些阻力,我们最开始尝试的是自下而上的策略去推行“去IOE”,比如说我们去接触对方的项目经理,或者是技术层面的人,同他们宣讲开源和“去IOE”,虽然他们经过这么多年已经非常认可开源,但是你说让他们在自己的企业里面主导实践这个过程,是非常困难的,风险非常大。所以之后我们改变了策略,觉得这个要推广还是应该从高层,甚至从政府的层面去做一些宣传,让我们的央企、国企的高管们有意识去往下推行“去IOE”这样一个理念,下面的人才会容易在项目中真正进行实践。
改变了这个策略之后,我们确实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比如我们的一个客户,他们的领导非常重视,直接把“去IOE”放到他们下面员工的KPI当中,接下来的工作开展的就比较顺利了。
除了自上而下的策略以外,我们还会去加强我们的培训,和对“去IOE”这块的宣讲。你也知道,前一阵子的棱镜门引起了包括政府在内很多大企业的重视,这也是我们用来推广“去IOE”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案例。
InfoQ:跟阿里云这边的合作具体包括哪些?
陈操:我们很早之前就开始跟阿里云合作。现在企业内部的两个技术型的产品,考拉跟变色龙,以及我们的行业产品——运价魔方都已经迁移到了阿里云上面。我们购买了他们的主机、带宽、存储,其中光我们的运价魔方这一个产品就买了阿里云十多台主机进行运营。
除了这几款产品以外,我们内部的持续交付平台、持续集成平台,全部都已经搭建在了阿里云上。我们的开源中国社区,前不久和阿里一起推出了中国源,主要提供代码托管、Maven仓库管理以及开源软件镜像下载功能,也已经上线了。
InfoQ:有没有客户提出要将应用迁移到阿里云上的需求?你们在这一块上目前提供哪些服务?
陈操:我们接触到的很多客户,尤其是一些政府的客户经常会找到我们,因为阿里云同政府的关系非常不错,政府也有一些意愿去把他们的一些系统从他们原来的机房迁移到阿里云上,以寻求更安全、更高效、更廉价的服务。不少的客户跟我们提起过这些需求,说是不是可以把他们的应用和系统迁移到阿里云上去,我们给他们提供系统迁移和改造服务。这也正是目前我们可以提供服务,即:熟悉业务系统的流程,数据结构,系统架构和设计,以及部署等方面的内容,基于这些,提供迁移方案甚至实施服务。
我们之前已经跟阿里合作把PHP从Windows环境迁移到Linux上。另外我们在一些政府的核心系统迁移上,开始和阿里有这种合作的意向。
InfoQ:就你们的观察,现在云计算的普及、基于x86和Linux架构的主流化,对 独立开发商而言,都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陈操: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机遇的话,就目前来讲,现在云计算的普及以及开源化,x86结构的主流化,首先能够帮助我们的独立开发商以更低廉的成本去实施他们的项目,以获取更多的利润,进而能承接更多的项目,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如果这些开发商原来是跟IOE紧密合作的,这样也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大厂商的控制,增强自己的独立性。另外,借助云计算,使得独立软件开发商不用关注基础设施搭建,能够帮助他们更加专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这些都是机遇。
挑战的话则是,如果摆脱了大厂商,真正脱离了IOE,对于这些独立开发商来讲,就没有了品牌的支持,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风险。对他们自身而言,可能需要去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甚至在业务上要更加具有专业性;此外这种改变还有可能对自身的技术体系有一定的冲击,甚至运营模式也可能会随之进行转变,这些我觉得是对软件开发商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