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整个tomcat内核最高抽象程度模块化,可以看成是由连接器Connector和容器Container组成,连接器负责HTTP请求接收及响应,生成请求对象及响应对象并交由容器处理,而容器则根据请求路径找到相应的servlet进行处理。请求响应对象从连接器传送到容器需要一个桥梁,这个桥梁正是此节讨论的主角——CoyoteAdapter。
这个组件的结构非常简单,仅仅包含两个工具类,URLEncoder负责对字符串URL编码,StringManager负责日志的国际化,这两个工具前面已详细介绍过。这个组件的作用很明显就是充当一个适配器,把连接器与容器连接起来,它的主要工作包括:①根据底层Request和Response生成Connector使用的Request和Response(使用门面模式实现数据隔离机制导致存在多种Request和Response,详情移步前面“讲究门面的Request”章节);②调用容器管道。它的功能简单到没必要更多去讨论,但对于为什么要引入这个适配器我们还是有必要深入研究。
首先得先了解适配器模式,简单说就是在两个对象之间添加一个对象使两个对象能正确连接起来。化简CoyoteAdapter并以此为例,
① 定义适配器接口
public interface Adapter {
public voidservice(Request req, Response res) throws Exception;
}
② 适配器类,负责调用容器
public class CoyoteAdapter implements Adapter {
public void service(Request req,Response res)throws Exception {
container.invoke(); //some operator about invoke container
}
}
③ 连接器,初始化方法使用适配器,并将adapter作为参数传入protocolHandler,protocolHandler看成一个对象即可,必须保证以Adapter作为参数传入。
public class Connector{
protected void initInternal(){
Adapter adapter = new CoyoteAdapter();
protocolHandler.setAdapter(adapter);
}
}
④ 新的适配器类,假如有一个新的容器newContainer调用方法定义为newInvoke,这时只要重新定义一个新的适配器并实例化一个NewAdapter对象传入protocolHandler即可,保证了以Adapter作为参数传入,不必做其他大量的更改动作。
public class NewAdapter implements Adapter {
public void service(Request req,Response res)throws Exception {
newContainer.newInvoke();
}
}
容器的调用本来可以直接在连接器中进行,但为了后期扩展及适配其他容器,于是添加了一个适配器CoyoteAdapter,引入适配器增加了代码的复杂性,但对于它带来的好处是完全值得的。
喜欢研究java的同学可以交个朋友,下面是本人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