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本次发布的《长风联盟SOA套件》和《长风联盟SOA应用指南》,是长风联盟组织神州数码、清华同方、东方通等10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紧 密协作,进行集成创新的结果。本次发布的SOA套件,形成了通用和专用两大类产品,包括业务建模、集成开发工具、流程管理、服务管理等工具。在面向应用的 专用SOA产品方面,研发了我国首个集成多家企业技术精华而形成的SOA行业平台——SOA服务集成框架,支持集成商快速实施SOA,弥补了国外产品在 SOA实施方面的不足。
长风联盟秘书长肖澜先生表示,三年前说SOA肯定是一个方向,会给产业带来重大变革,现在通过实践,更有深刻的体会,SOA方向肯定没错,大势 所趋,而且它对产业的价值越来越认识得更充分,体会越来越深刻,这已经不是从技术层面讲了,第一,SOA理念已经超越了技术,因为开始是技术架构,后来说 它肯定带来的不是技术架构,它是一个业务导向的开始,现在说软件变服务,这样的理念深入人心, SOA就是以业务为基础、以服务为中心。第二,现在业界越来越公识,SOA的技术支撑、技术架构是最能够支撑SAS的最好的技术方向,也是一种设计理念, 所以,SAS是一个长期的过程,SOA跟SAS的结合,它会长期引领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也是长风联盟在实现,在SOA中部署的探索方向。第三,SOA一直 是产业竞争的热点,也是发展的热点,所以,厂商、用户越来越关注,并开始实践,这个过程会对产业带来持续的影响,现在这个变革就正在发生。
长风联盟选择SOA领域,我们有很好的条件,有企业、用户的努力,现在发展比较快,也比较健康了。尤其是在电子政务里面的应用,我们占了相当大 的份额。在SOA的应用领域也占了相当大的市场优势,另外更重要的是联盟探索新的创新活动的时候,得到了科委、政府部门的重大支持,尤其是一些重大项目, 为SOA启动了一个动力。这是三年前选SOA的基本方向,联盟作为联合体,要用开放的心态来做,要用协作的方式来做,然后注重应用、注重实践,联盟这些年 就是遵循这个方针。
在技术上,长风联盟选择的是“灵活、快速”,瞄准需求。第二,在开发的时候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所有的标准统一起来并且各做一件事,这些事又 能搭成一个“积木”,也可以单独发挥作用,这样的灵活方式是开放、联合的方式,而且是随需应变的方式,这些都是联盟的基本精髓和基本宗旨,大家要一块干 事,SOA正好由于它的松耦合性和标准性,体现了联盟的最大价值和最大特征。在应用上,长风联盟以集成为核心,要以我们做出来的事为我们的应用厂商服务, 应用厂商能够为用户服务,要能够形成市场主导能力,这是我们做事的方式。
技术方面,建立联盟面向重要应用、面向目标市场的共性技术基础,在关键的标准规范工作中要向高端突破,要获取标准话语权,标准研究工作要形成品 牌影响力,就是要围绕市场竞争,市场上用户需要、用户认可的,我们以标准为纽带,把它做出来,而且让标准成为国际化的、国内有标识的一个主要的工具,是一 个竞争的工具。
第二,在研发产品的时候,这些产品和工具就是大家共同协商出来的,市场上最急迫的,而且能够持续发展的,能够集成核心竞争力的东西。这是我们从06年至今坚持的主线。
06年我们从标准规范,从国际化的学习开始,到07年开始,我们定义了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套件,另一个是开发工具,我们大家静下心慢慢做,用协作的方式来做。
国际化是我们做SOA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一,它本身就是一个基本要求,因为SOA的主流标准是国际标准,必须去学习。第二,这个市场是国际化的 市场,也是国际化的阵地,我们不能去回避。第三,它也体现了高端竞争力,因为长风联盟面向竞争,我们要获取高端话语权,一定要在国际上有话语权,所以我们 在国际化做的工作最大成果就是呈现在SOA上,这对我们的工作促进越来越有帮助。到现在为止,长风联盟的标准取得重大进展,因为标准是纽带,第一,在国内 SOA标准上,国家SOA标准工作,现在联盟是一个骨干力量,也是支撑,目前国家标准研制开始完成。我们参与的,不光是自己,另外正在申请国家六项标准立 项。今年要完成十项国家标准立项,这是跟相关机构一起合作的。另外,长风联盟SOA ERP的标准已经正式立项,预计到2010年会形成两项(而且是国际标准),而且是我们主导的,我们做主席单位。在核心产品上,首先一是服务集成框架,第 二个是集成工具集。长风联盟三年前立项,说要研发什么东西,我们说我们要保护自己的价值,我们要让平台软件在整个项目中的价值减少,要把我们集成商和自主 平台的价值提升,所以要把下面压扁,这一层就是集成框架。我们这么多年来,集成商都说自己有平台,但是这个平台都是企业级的,都是产品化,联盟通过大家的 智慧形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家可以用的集成框架,这样可以快速地实施项目。另外,我拿到工程项目的时候,我的谈判能力,包括跟国际上的谈判能力显著提升, 而且实实在在的利润率有很大提升,这是我们当时的一个定位,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定位是清晰、准确的,而且是有效的,我们现在做出来的东西,在应用中,在 企业反馈回来的消息中,我们觉得非常好,我们这样的定位也是今后联盟在中国软件产业里面扮演的角色,这个角色我们现在实践出来是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在市场竞争上我们逐渐取得主导地位,这一点业界比较认可。现在用户要寻找SOA的应用项目,选工具很可能更多的是从跨国公司 的里面选,但是选应用实施的厂商很多时候要找长风联盟,曾经成都市信息办的主任专门来找我们,向我们咨询SOA的情况,所以,在市场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回 报。
具体到SOA上有几个突破,这也是我觉得特别有内涵和希望重点介绍的。这件事情上集合了两个工作组、十多家企业,而且还包括了计算所等权威的科 研院所。我们做的时候首先突破了企业界限,我们认为中国软件这些年,大家通力合作真正做一件事,而且是一个产品化的事,这样一种事情很少,非常少,我们觉 得企业之间(虽然大家都需要合作),但大家也很担心合作,很多时候对合作还是有很多顾及,联盟搭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三年多大家互相认可以后,企业界限 就模糊了,我们可以共同做一件大事。
第二个就是产品界限。这次合作各家把自己比较优势的东西拿出来,放在一个池子里共享,大家拿出来是比较成熟,比较得意的东西,然后拼成一块,这些在技术上突破也是很难的,在研发方式、形势束缚,我们这次搞一个“集中式博物馆”,开始大家讨论,最后到形成。
我们希望借助现在良好的合作机制,把我们企业在市场合作的机制建立起来,我们一块可以拼市场,我们的利益机制希望在联盟内形成,通过大家协作形 成的成果,我们能不能推动成立一个实体,一个联合的实体,去持续经营和发展,让它不是一个简单研发完了各家把东西取回去自己在市场上单打独斗,能不能把优 势集成起来,用企业化的东西推动持续完善,有了这个基础之后,我们可以跟国内外的其它厂商探索技术和合作,我们现在有条件、有实力,也可以比较清晰的知道 我们需要跟谁合作,在这些方面是开放的,市场是开放的。另外,市场的拓展,尤其是国际、国内市场的拓展,不光是在国内做信息化的服务,现在越来越多的培育 了国际上的市场化竞争能力,我们也要把我们10倍性价比的优势体现在国际上。
今年受金融危机等各方面的影响,比如产业、投资方面的不理想,大家觉得有点没底,长风联盟大家联盟起来,点起冬天的一把火锅,互相抱团取暖,温 暖自己,另外也感染一下大家,也发光发热,辐射带动这个产业,中国软件产业,危机肯定是危也是机,对长风联盟来说,立足高端,立足创新,一定会迎来更好机 会,所以,联盟也是开放的,希望更多的企业和更多的伙伴加入能够一起带动更多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