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眼睛的构造图:
眼睛还是比较复杂的,至少涉及到下面10个零件:
1. 角膜(cornea),眼睛前面的硬而透明的组织,保护眼睛的作用。
2. 巩膜(sclera), 角膜之外的表面都由sclera包裹。
3. 脉络膜(choroid), 包含血管网,提供眼睛的养分。
4. 睫状体(ciliary body) 位于脉络膜前部 ,其上的纤维负责悬挂晶状体(lens)
5. 虹膜(Iris)也位于脉络膜前部,通过收缩和扩张控制进入眼睛的光量。中间的开口就是瞳孔。
6. 晶状体(lens)由睫状体纤维悬挂,能够吸收8%的可见光谱,对短波长的光有较高吸收率。蛋白质负责吸收红外光和紫外光。lens可以自动调节厚度,下面摘自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89640
人眼对焦是靠睫状肌的拉伸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也就是改变其焦距(或者说屈光度)来实现。如下图所示(引自wiki):具体而言:
看远处物体,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扁平,屈光度最小,焦距最大。如左图。
看近处物体,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变大,焦距变短,从而在眼轴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保证成像在视网膜上。如右图。
长时间看近处会造成睫状肌痉挛,也就是晶状体过凸,焦距过小,是为假性近视。
长期看近处,会造成眼轴永久性变长,超出晶状体最大焦距,是为真性近视。
当人变老,晶状体会慢慢变硬,从而丧失调焦的能力。人眼也就从「变焦」成为「定焦」。这时看近处的物体,就需要靠外加凸透镜(老花镜)来屈光。
注意,上面的图有点欺骗性,其实落在视网膜上的是一个小块的成像区域而不是焦点。这点我特别联系了一个做眼科医生的老同学确认了。而且除了lens外,cornea也能屈光。最终影响成像区域落在Retina上的是它们的共同作用,注意,成像区域的图像是倒置的。
7. 视网膜(Retina) 布满整个后部的内壁。来自眼睛外部的光在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上分布了两种光感受器,锥状体和杆状体。
8. 锥状体有600-700万个,成为中央凹,位于视网膜中间部分。每隔锥状体都有自己的神经末梢,既能感光,也能感色。对颜色高度敏感,构成白昼视觉或亮视觉。
9. 杆状体有7500-15000万个,几个杆状体共用一个神经末梢。
没有彩色感觉,用来给出视野内的一般总体图像,对低照明度敏感,换句话说,只能感光,不能感色。感光灵敏度极高,是锥状细胞感光灵敏度的10,000倍
构成暗视觉或微光视觉。
锥状体和杆状体分工,明亮的环境下,锥状体起主导作用,昏暗的环境下,杆状体起主导作用。
10. 盲点,视网膜上没有光感受器的地方就叫盲点。
基本概念:
1. 亮度适应(Brightness Adaptation),包括暗适应(Scotopic)和亮适应(Photopic)两种情况。
从明亮到昏暗环境,叫做暗适应。反之,叫做亮适应。从上面描述的锥状体和杆状体可以知道,当暗适应的时候,眼睛要调节杆状体发挥作用。亮适应调节速度要比暗适应快。不知为什么?
每个人也不一样,我的暗适应时间就比我儿子多好几分钟。
2. 主观亮度(Subjective Brightness) 指的是人的视觉系统感知的亮度。
书中图需要解释一下。x轴是光的强度的对数,y轴是主观亮度,y=f(x),而函数f就是对数。因此下面的图是对数曲线:
这个曲线说明了,
1. 主观亮度 和 客观亮度的对数 成线性关系。为什么用对数(Logarithm),感觉这里用它做放大的,毕竟[0.001, 0.1]之间距离太小,用对数转换成[-3, -1] 之间的距离比较好观测。这里用的是10为底数的对数。对数曲线参考
2. 人眼可以适应的范围很广,从Scotopic threshold到Glare limit。但是这个范围又被分为若干个亮度适应级别(Brightness Adaptation Level), 图上的两段较短的曲线段就是两个亮度级别。当光的强度达到一定层度,人眼就会从较低的亮度适应级别调整到较高的亮度适应级别。当光的强度突然下降到低于Bb所在的强度时,人眼会有短时间的看不见的现象,然后当调整回到较低的亮度适应级别,又能看到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