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Nokia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上投资巨大,尝试将传统Symbian OS转为更现代的基于Linux的MeeGo平台和Qt应用框架。
Symbian
Symbian OS来自Psion为PDA产品开发的EPOC操作系统。。1998年,EPOC作为独立公司分离出来,称为Symbian。新公司由Psion以及多个领先移动手机制造商,包括Nokia,摩托罗拉和爱立信,共同持有。
建立Symbian,动力源于两个面:一、在微软可能统治的移动操作系统市场建立替代产品;二、确保合作公司分摊风险和控制新的操作系统。
2001年,为允许Symbian手机厂家有独立差异性,用户界面框架从核心操作系统中分离。有三个主要的Symbian用户界面:Series 60,大部分用于Nokia手机(也包括少量的西门子和三星机型),UIQ,由索尼爱立信和摩托罗拉共同开发,以及MOAP(移动面向应用平台),用于为日本的NTT DoCoMo设计的手机。
随着Nokia Series 60成为除日本外唯一成功的Symbian变种,Nokia成为Symbian背后的推动力。2008年,Nokia收购Symbian,收纳约1200雇员,并投入4000名员工开发该操作系统。
为了在多种许可下分摊开发费用。Nokia将操作系统转为开源项目,称Symbian平台。Nokia Series 60用户界面成为平台用户界面的基础。
2010年2月,Symbian平台全部开源,采用EPL许可。(EPL要求所有源代码修改和衍生品必须是EPL许可。然而,EPL是弱的copyleft许可,EPL软件可和私有软件结合而无需此义务,EPL同样包含互惠专利许可。总体而言,EPL处于共享(在私有软件中重用代码)和贡献(将修改回馈社区)之间某个平衡点。)。
Symbian基金会释放两个版本:Symbian^2和Symbian^3,前者是原有Series 60变种的再次重申。
在2010年第三季度,由于对Symbian机型销售的失望,三星和索尼爱立信宣布在路标中不再有Symbian产品。此举使得Symbian基金会变得多余。
2010年11月,Nokia全面掌管Symbian,将基金会缩为处理知识产权许可。宣布不久,开发者被通知symbian.org网站关闭。
Nokia尝试将Symbian定位为高端互联网智能手机的选择,如同iPhone和Android。尽管这些尝试,Symbian市场表明,平台适合在低端智能手机和高端功能手机市场。事实上,Symbian在应用生态系统(就应用多少和下载量而言)也比上Apple和Google,而这正是智能手机销售的平台核心驱动力。
对Windows Phone 7平台的采纳,促使Nokia停止逐渐萎缩Symbian的开发,并转为维护模式。Nokia曾表示OS作为推出微软WindowsPhone 7智能手机之前的过渡方案。2011年4月,作为转变的准备,Nokia宣布计划将数千名开发OS的员工转到负责平台的维护的Accentrue。
MeeGo
MeeGo是2010年2月在移动世界大会(MWC)由Intel和Nokia宣布成立的开源Linux项目。MeeGo将Intel的Moblin项目(针对上网本)和Nokia的Maemo项目(针对手持设备)整合到一个开源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设计支持一系列标准的开源UX(用户体验)配置。平台最初的UX配置是上网本、智能手机,IVI(车载界面)和媒体中心/TV。
2010年10月,MeeGo发布MeeGo 1.1版本,包含Core OS 1.1,以及用于上网本、车载娱乐和手机的UX堆栈。
2010年11月,MeeGo释放MeeGo SDK 1.1 Beta,这是基于Qt Creator和Qt Quick开发工具。
MeeGo由两大巨头驱动,然而他们的议程不同。Nokia将MeeGo视为其高端智能产品的应用平台。Nokia的目的是和业界合作伙伴分摊软件开发的费用。Intel目的是提高其Atom处理器在上网本,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类型的渗透率。
2011年6月,Nokia推出唯一一款MeeGo手机N9。公司宣布将不会有其他机型运行MeeGo。自Nokia宣布与微软的伙伴关系,撤销对MeeGo的支持,MeeGo命运也就到此为止。
Intel寻找新伙伴,在2011年9月,宣布和三星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开发新的软件平台Tizen。Tizen是基于MeeGo和SLP(三星的Linux平台),整合组件,其应用框架基于HTML5。
Tizen看来是动机不一致的业界合作的另一牺牲品。由于LiMo已逐步结束,三星将SLP作为“标准”模板,只是为其寻找一个新家。Intel寻找另一便利联姻,试图让主要的OEM支持其x86芯片。
Qt
Qt是跨平台的应用和UI框架,已在很多嵌入设备中使用,包括从咖啡机到医疗器械。自1995年起,Qt已在不同类别的商业应用中使用,包括以下公司和组织的产品:Adobe, Boeing, Google, IBM, Motorola, NASA, Skype, AutoDesk, KDE项目和DreamWorks。
Qt框架源于Norwegian公司开发的Trolltech,在2008年年头被Nokia收购。随着收购,Nokia获得了平台的所有权利,平台采用双许可方式,商业许可和开源许可。
Nokia扩展了架构,引入Qt移动API,通过一套标准Qt API,使应用可支持移动平台。增加了C++,Qt支持混合开发模式,即应用开发可以结合web技术(HTML,CSS,JavaScript)和C++。为了到达这个目的,Qt集成Webkitweb引擎,来进行HTML/CSS渲染和运行JavaScirpt代码。(Qt原采用C)
Qt4.7引入Qt Quick框架,通过一新的脚本描述语言QML,允许开发者描述用户界面布局。QML是描述语言,用于描述程序的用户界面,包括程序看起来如何,以及如何表现。在QML用户界面通过带有属性的树状对象来表述。QML可似胶水代码那样无缝使用Javascirpt来控制用户界面转换的所有行为。
最初,Nokia计划将Qt作为全部智能手机产品的应用框架。Qt意味着为其两个分离平台(传统的Symbian和更现代的MeeGo)之上提供统一的应用框架。
Symbian和MeeGo都已终止。然而,传言Nokia将Qt用于新的操作系统,代号为Meltemi。该系统是S40的演进,基于Linux,面向功能手机。
S40有庞大的销售量和低廉的$100左右价格。Nokia的Qt可能真的会为Nokia建立一个可和Android以及iOS竞争的平台,但主要针对其他平台不关注的功能手机市场领域。挑战仍然存在,Nokia能否将Qt整合到其手机硬件,为低规格功能手机优化性能,Qt应用生态系统能否从主流的智能平台有效吸引开发者的青睐。
Nokia平台策略的教训
Nokia广泛产品组合使公司开发不兼容的操作系统,这证明是灾难性的。私有的S40 OS针对低端功能手机,Symbian针对高端功能手机和中端智能手机,MeeGo针对高端智能手机。
相反,Apple使用同一操作系统的两个变种,共享相同架构、OS core、以及大部分的应用框架和开发工具。iOS用于触摸屏的移动和便携设备,而MacOS用于使用键盘和指针的个人计算机。
当Nokia关注协调它多个软件平台时,iOS和Android都已成功建立由强大网络效应推动的应用平台。网络效应证实比Nokia的发布能力和供应链效率强大,迫使Nokia放弃自有软件平台,转向支持Windows Phone 7。
从Nokia软件故事学到两样:一、建立一个成功应用平台需要有强大的“软件DNA”。现在领跑者(Apple和Google)以及相信的竞争者(微软)都是富有建立应用和互联网平台经验的公司。二、网络效应(需求经济)远比供应链效率(供应经济)要强大,这使干扰者(Apple/Google)挑战并战胜Nokia的互联网智能手机平台。
End
相关链接:我的产业生态链和杂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