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计算公式

性能计算公式

 术语及缩写词

  测试时间:一轮测试从开始到结束所使用的时间

  并发线程数:测试时同时访问被测系统的线程数。注意,由于测试过程中,每个线程都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请求,与实际用户的使用有极大差别,所以,此数据不等同于实际使用时的并发用户数。

  每次时间间隔:测试线程发出一个请求,并得到被测系统的响应后,间隔多少时间发出下一次请求。

  平均响应时间:测试线程向被测系统发请求,所有请求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处理能力: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系统处理请求的速度。

  cache影响系数:测试数据未必如实际使用时分散,cache在测试过程中会比实际使用时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使测试出的最高处理能力偏高,考虑到这个因素而引入的系数。

  用户习惯操作频率:根据用户使用习惯估算出来的,单个用户在一段时间内,使用此类功能的次数。通常以一天内某段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来统计,如果一天内没有哪段时间是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则以一天的工作时间来统计。

  预期平均响应时间:由用户提出的,希望系统在多长时间内响应。注意,这个值并不是某一次访问的时间,而是一段时间多次访问后的平均值。

  最大并发用户数:在给定的预期平均响应时间下,系统最多能支持多少个并发用户。这个数据就是实际可以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

  计算公式

  成功率=成功次数÷(成功次数+失败次数)

  处理能力=成功次数÷测试时间

  最短平均响应时间=MIN(平均响应时间)

  最高处理能力=MAX(处理能力)×(1-cache影响系数)

  最大并发用户数=(最高处理能力-1÷(预期平均响应时间-最短平均响应时间+(1÷最高处理能力)))÷用户习惯操作频率,

  此公式要注意各时间单位的不同和转换

你可能感兴趣的:(性能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