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二)用例图

1、定义:

         用例图主要用来描述用户需求,从用户角度分析功能和功能执行者,强调谁在使用系统,系统为执行者完成了哪些功能。

用例模型一般出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阶段,表明开发者和用户共同制定对需求模型达到的共识。

2、组成:

          UML(二)用例图_第1张图片

         用例。符号为椭圆,表示功能的描述;

         角色。符号为一个小人,表示用例与谁相关;可以是人(开发、维护、使用等各种人员)或事物(如外设、关联系统)。

         在这里,我们说明一下怎么寻找执行者,也就是角色。方法:(1)、看谁使用系统 ;(2)、谁需要系统支持日常行为工作;  (3)、谁维护;(4)、系统要操作哪些硬件;(5)、系统要需要与哪些系统交互;(6)、还有哪些人、物对系统产生的结果产生兴趣。

         关系。包括用例间、执行者间、用例和执行者之间的关系。分为依赖、泛化、关联、包含和扩展这五种关系,这是我们分析的重点。

         关联关系:只表示两个用例之间有关系,具体是什么关系并未说明,所以该关系在用例图中要尽量少用或不用;      

         依赖关系:依赖关系描述两个模型元素(类、用例等)之间的语义连接关系。其中模型元素A是独立的,另一个模型元素B不是独立的,B依赖于A。如果A改变了,将影响依赖于它的B。简明的说就是一种单方面的使用关系:如人看书,书损坏了人受到影响,而人出了问题书不会受到影响。

                 UML(二)用例图_第2张图片

         泛化关系:泛化关系不仅用例之间存在,角色之间也有。它实际上一种继承关系,子用例继承抽象的父用例中所有的结构、行为和关系,但子用例可以表现出更特殊的行为,且这些特殊行为都可以作为父用例的备选流存在。子用例可以使用父用例的一段行为,也可以重载它。

          UML(二)用例图_第3张图片

         包含关系:包含用例来封装一组跨越多个用例的动作或行为,以便多个基用例复用。基用例控制与包含用例的关系,以及被包含用例的事件流是否会插入到基用例的事件流中。基用例可以依赖包含用例执行的结果,但是双方都不能访问对方的属性。

         包含关系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复用,某个用例会复用子用例,主要用来避免重复。

         当某用例的事件流过于复杂时,为了简化用例的描述,我们也可以把某一段事件流抽象成为一个被包含的用例;另外,当用例划分太细时,也可以抽象出一个基用例,来包含这些细颗粒的用例。

         这种情况类似于在过程设计语言中,将程序的某一段算法封装成一个子过程,然后再从主程序中调用这一子过程。

         注意:包含关系中,父用例包含的子用例必须随父用例一起得到执行!比如你想进淘宝买东西,必须输入账号和密码。

           UML(二)用例图_第4张图片

         扩展关系:假设基用例中存在已封装好的一段相对独立的行为或动作,扩展用例在其声明好的扩展点上进行扩展,为基用例添加新的行为而这就形成了扩展关系。扩展用例可以访问基用例的属性,因此它能根据基用例中扩展点的当前状态来判断是否执行自己。但是扩展用例对基用例不可见。

简言之,扩展用例扩展了一个基用例的Code,主要用来描述对正常处理行为的变异。

         注意,与包含关系不同,父用例包含的子用例不必随父用例一起得到执行!比如你获得了一份电子账单,可以选择打印,也可以不打。

          UML(二)用例图_第5张图片

3、规范:

(1)、用例图应该清晰地定义系统边界,用例止于系统边界(边界可想象成界面或对外接口);

(2)、执行者的名字应保持一致,用例命名也要从执行者的角度考虑,还要避免执行者与用例之间的关系太复杂;

(3)注意用例大小要适当,避免用例过多导致描述过于混乱。

4、用例粒度:

         一般来讲,用例的粒度包括概述级、用户目标级和子功能级三种。

         概述级:人---饭店,这样的用例很大,无法实现,一般是帮助用户理解整体需求用的。

          UML(二)用例图_第6张图片

         用户目标级:有的是对概述级的细化,有的是扩充。人---点餐;付账

          UML(二)用例图_第7张图片

         子功能级:一般来说,用例粒度越小越好。在需求阶段,则需求的粒度越细,后期设计越踏实,因需求不明确而返工的可能性越小,设计越有的放矢,质量越有保障,项目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但在实际项目中,由于时间成本、用户观点各不相同等因素,追求细致的用例难以实现,具体做到多细还需要看实际情况。人---点餐,付账---去前台

         UML(二)用例图_第8张图片

5、主要属性:

           用例图有许多属性,在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典型的,供大家参考。

         (1)、事件流:描述一个用例在执行时执行者与系统的交互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多个分支:

                   基本流:对用例中常规和预期路径的描述;

                   备选流: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用例执行了其他的路径。

         (2)、前置条件:是该用例执行的前置条件,用来描述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开始执行一个事件流。

         (3)、后置条件:说明用例结束时系统的状态。

       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可以用于用例的验证和评审。

6、小结:

       用例图是描述需求最重要的图,是系统分析人员与用户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重在应用、重在交流、重在事件流的描述。做好系统的分析工作,明确较为详细、准确的用户需求对软件的后期工作尤为重要,良好的用例分析能大大降低软件修改甚至重新设计的费用,促进软件快速成型和投入使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UML(二)用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