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传输加密是面向线路的加密措施,它是保护信息的最后防线。在物理安全不足的地方,加密是保护存储信息的十分有效而经济的方法。
加密:对信息加密保护是在密钥控制下,通过密码算法将敏感的机密明文数据变换成不可懂的密文数据。
是指发送方用加密密钥通过加密设备或算法,将信息加密后发送出去。接收方在收到密文后,用解密密钥对密文解密。
基本加密算法:对称密钥加密、非对称密钥加密。
也称私有密钥加密。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即可,也就是发送密文的一方和接收密文的一方所使用的密钥是相同的、对称的,这样就可以用同一组密钥对密文加密或者解密啦。
优点:使用简单,加密解密快捷高效;
弱点:加密强度不高,密钥分发困难。
一起认识几种常见的对称你越加密算法:
DES:主要采用替换和移位的方式。密钥长度为56位,运算对64位数据块进行加密。
运行速度快,密钥易产生。
3DES:三重DES,利用了原有的DES算法,使用两个56位密钥K1、K2,加密操作时:K1加密—>K2解密—>K1加密;解密操作时:K1解密—>K2加密—>K1解密。
密钥加倍。
IDEA:具有128位密钥、64位数据块、比DES加密性好、对计算机功能要求相对低。
也称公开密钥加密。和对称密钥加密相对应,其加密和解密的双方使用的不是相同的密钥。
每一个人都有一对唯一对应的密钥: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公钥对外公开,私钥由个人秘密保存。
传输过程:用其中一把密钥来加密,就只能用另一把密钥来解密。
例子:(2012年上半年软考真题)
甲和乙要进行通信,甲对发送的消息附加了数字签名,乙收到该消息后利用_____验证该消息的真实性。
【分析】根据非对称加密的思想,分析可得出,乙利用甲的公钥验证消息真实性。
算法:
RSA:目前最为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具有512位密钥。
计算量极大、难破解。
ECC: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使用了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一套数字签名通常定义两种互补运算:一个用于签名,另一个用于验证。
过程:
对正文产生信息摘要——>发送者A用私钥对信息进行加密——>完成签名——>接收者B收到信息——>用发送者A的公钥进行解密——>解密成功——>验证信息由A发送。
数字证书:就是密钥与身份信息的结合体。多用于对信息真伪的验证。
例子:
某网站向CA申请了数字证书,用户通过__CA的签名__来验证网站的真伪。
一般涉及比较多的是数字签名和数字认证的内容,其根本意思都是很容易理解的,按照正常思路来思考,明白其根本含义,这一部分内容还是so easy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