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第一次省赛总结(写于2011年5月16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ACM这个团队性竞赛。从最开始想锻炼代码能力,想锻炼编程思维,到现在转变为一种情感、一种习惯,这些都是因ACM的魅力、ACM的文化所致。说ACM有文化并不为过,ACM中有算法艺术之美,有思维精华之美,有团队精神之美...让我体会最深的是最后的团队的精神,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分工得当的团队在这个比赛中至关重要,而且不仅仅是在这个比赛中重要....

一次次比赛丰富着我的阅历,也有幸结实了许多外校外省的acmer,以饶立、智佳为首的acmer以及工院的acrapid,还有江苏的毛宇、moxi、toy等等...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我喜欢这种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

以下是比赛现场的一些照片,规模空前盛大,值得一观:
图片

 

以下是我们的队伍:
图片

图片

省赛铜奖的成绩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比赛前只是想虐几个弱校的新手或者拿个成功参赛奖,对拿铜奖抱的只是很小的希望。但是当比赛进行到后面,已经A出两题,F题久久不出的时候,心里还是不甘。当我站在颁奖台上,拿着省级铜奖假状的时候,心里面有点小失落,如果F题套了模版就是国铜非省银,不过我自知这个遥不可及,毕竟一队三个人对图论一无所知。

现在说说比赛五小时的情况。

比赛开始时分了10题下来,照惯例,白翔从A题开始看,我从后面开始看,和阳从中间开始看。和阳在看了D题不到5分钟后就开始敲模版,没经过分析、思考,第一个代码敲得挺仓促的。敲到二十几分钟后,全场几乎都A出了A题,而白翔还在理解A题题意,我知道可能是哪里卡住了,所以和白翔讨论了下,简单的讨论了几个细节之后,白翔开始敲A题,在敲了二十几分钟后顺利AC。每次比赛,白翔都是稳稳得A出团队的第一题。

bx、hy在写题时我在看GH,G题是恶心的递推题,看到测试数据为3 2,结果是34,我知道这题人力推绝对要花不少时间,所以果断地看了H题,没想到这题也是恶心题,测试数据简单,但自己没什么想法,自己想了一组测试数据就没信心了。

白翔顺利通过一题时,我已经在看F题,当时的赛场上已经有几十支队伍A出了这题。F题是这场比赛最大的悲剧,因为这题二分图“水题”(AC率%75),我们与国铜失之交臂。

50分到80分这段时间,hy敲了全排列的模版,明显超时,甚至输入10就超。之后就换我打F题,我写得是深搜代码,因为我认为这题和N皇后问题有点相像,但结果是TLE,而且是TLE到比赛结束。从80分到3小时这段时间内几乎都在纠结F题和各种bx、hy没看过的题目。我发现每个人几乎都把每题看了一遍,这样其实浪费了时间,而且不和之前定下的规则,但比赛时也没办法把握太多。

比赛到3小时多,我发现F题没办法AC,所以想转战其他题。看了D题的测试数据,发现1.833333这个测试数据,与前一个差0.3333333,似乎是1/3,敏感得觉得可能有规律。推了几个后把公式推了出来,但另一部分不好运算,大家都认为是大数,但我考虑到大数运算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不允许,所以没写。逛了一圈PC2,发现D题原来数据要对10000007取余,发现答案呼之欲出。郁闷的我将10000007定义为FK宏,一次性AC。写出这题,我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两题的成绩已经能够不算太差

4小时之后就一直在纠结F题,我认为可能有两个原因导致错误,其一是深搜的节点重复太多,第二是算法不对,其实我更偏向于第二种,可是就我所知的几种算法都不适合这题,所以一直TlE、WA到比赛结束。

这次比赛暴露出几个问题: 1、作为队长,没把团队内部沟通好,导致水平得不到正常发挥。

             2、比赛前没经过几次团队训练,做题力度不够。

3、学习的算法面不够广,度不够深。

阵对这上面三个问题,做对策如下:1、确定团队人员后,应在赛前几周做几次训练,互相了解,互相磨合。

                   2、剩下来的一个月多,把图论和离散一起搞定。

从校赛到省赛这段时间,挺忙的,ACM+干部培训+班级队列+半期考+协会事务 == 各种比赛只能做1-2小时,导致各种被虐。这种比赛被打断的感觉真尼玛的让人憋屈(这语气是从哪个大牛那学来的?)。

推荐一篇搞笑文章http://user.qzone.qq.com/327231126?ptlang=2052;

推荐一个有深度得博客http://blog.csdn.net/pongba/

你可能感兴趣的:(编程,算法,测试,情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