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文章 中国历史简述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土地,正是这些原因让我更加近乎苛刻地看待我们的历史。我们中华 的历史文明很早就的产生了,纪元前8000年左右就有了一些简单用泥土做的容器,说明那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培育粮食,并用这些容器储存它,这很重 要,因为农业的发展使文明的产生有了可能。对于我们这个农业集约型社会来说更显的尤为重要,甚至是我们最终发展为中央集权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部分历史学家认为最早的人类产生于非洲,再扩散到世界各地,即所谓的一元论,与此对应的是各大洲远古人类独立产生的多元论,学者为此争论不休。但我认为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原因有二,一是本来这就是很难考证的,考古也许带有些偶然性,但更重要的是有些热带潮湿的地方,那些遗物并不太容易 保存下来;二是人类是流动的,在这种流动性前提下,没有单一的纯粹的血统,象我们汉族其实在大分裂时代就已经混合诸如鲜卑、回纥、羌、氐等很多民族的血 液。在我们的祖国大陆上,最早的人类化石出土于北京周口店,叫做北京人,距今约50多万年.已经进化为智人.
我们中华文明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是商,这个朝代是由位于陕西黄河流域内的蛮族建立,时间大概是纪元前1600年左右。那时候人们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 米,这种作物比较适合在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下生存,是我们的祖先(姑且称为我们的祖先吧)独立培育的。当时的中国南部应该还有比较先进的部落,主要以东南亚 培育的水稻为食.但由于考古在我国北方开展的比较全面和南方的气候等原因,使得南方的文明受到了忽视,有专家甚至认为南方的文明比北方的还要先进。商朝的 时候把文字写在动物宽大的骨头上,用于占卜,但正是这些被我们后来称之为甲骨文的东西为我们留下了研究商文化的材料。商文化是仰邵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结合, 那时候的陶器很美,青铜器文明于世。
商朝的文字和青铜器与印度以及两河流域毫无相同之处,这说明我们中华文明是独立发展的.在一个地域里如果有了城市,文字和金属工具,我们就说这个地域已经 进入了文明时期.按照这个定义,两河流域的文明开始于前4000年,印度文明开始于前3000年,而我们的文明则开始于前2000年,比他们来得晚,如果 受到他们的影响,我们不会产生比挈形文字还要难书写的表意象形文字,而且青铜器的造型也一定有一些模仿的印记.
商朝其实是一个部落联盟,全国有很多小的部落。商朝最后一个国君无道,引起叛乱,最后诸侯国周于前1050年取而代之。周延续了商的政治体制,全国由很多 小的封国组成。周后期国君无能,封国逐渐想脱离周而独立,于是礼乐崩坏,君不君,臣不臣。虽然政治上周很混乱,但这个时期的思想文化异常先进,以致于影响 到千年之下的现在,还不能从本质上超越,这个时代是我们炎黄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孔子整理周以前的著作,发展为儒学,韩非子发展了法家,墨子创墨家,老子则 独喜清净无为的道家,于是百家争鸣,一派热闹景象。
周末期,位于西边陲的秦经过商鞅以及许多有能力的大臣的帮助逐渐强大起来,最后在前221年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制国用的法家思想, 虽然韩非子死于秦,但他的思想却统治了帝国。始皇帝改革币制,统一度量衡,全国的车辙都一样的宽,这方便了官道的交通,并修建了一个运河,使得南北的交通 大大的便利,可见那时候道路问题就已经受到了相当的重视。由于交通的便利,秦帝国还拓宽了疆域,远征福建、广东、越南等地。但对于北方民族的入侵却无可奈 何,只好修建了万里长城用于抵御侵略。虽然那时候国内还有一个独立的中山国,但秦的强大足以使人们忽略了他的存在。秦的统治很残酷,为了禁锢国民的思想, 他焚书坑儒,使得百家争鸣的景象消失,随之而去的还有第一个黄金时代。
秦建立的专制帝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趋势大部分由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作为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治理水就成了关键,因为农业需要灌溉。而水的 治理需要一个统一的指令领导,这就促进了专制的产生,尤其是秦帝国发源地所处的位置,雨水少,更加需要治理黄河以用灌溉。以农业为生存之本的中国农民聚集 在各个村庄,周围便是田地,村与村之间的交往很少,不利于重大事件诸如治理水灾的协调,这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了专制体制的产生。农业以家庭为单位,这便有了 一个统一的基础,因为举国之内的生产方式都是一样的,便于大家的认同感。再有就是秦统一了文字,这给国家的统一提供了文化上的基础。最后统一的大任终于完 成。
秦帝国不是一个长命的王朝,它的瓶颈在始皇帝去世后就来了,并很快覆亡,但它却为以后的中国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位很重要。
经过短时间的分裂,中国又归附于统一。这次建立的朝代为汉,大约于前200年左右建立。汉帝国首任皇帝叫刘邦,是个很有作为的首领。出身于农民的他深知老 百姓在秦末时候已经困苦不堪,大多无隔夜之粮,于是他宣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老百姓的措施。前期汉朝实际上用的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自产生到现在还没有用武 之地,刘邦就很讨厌儒生,甚至把儒生的帽子摘下来当众往里面撒尿,知道董仲书时代才把儒家作为统治国家的工具。无为而治证明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国家昌盛繁 荣,国富民强。开始国家连几匹一样颜色的白马都找不到,现在牛马成群,开始刘邦出击匈奴,大败而归,幸亏发明了影响千年的和亲政策才全身而退,现在汉强大 的连匈奴都不敢正眼相看。汉依然是分封制度,把全国的领土分给刘姓贵族,各封国有相当大的自治能力。这也给国家政权的稳定产生了隐患。
汉帝国的瓶颈在英明君主的领导下来的很晚,直到公元一世纪王莽篡权才到来,王莽是儒家巨匠,而且是一个完美注意者,他实行新政,厉行改革,改革措施很有 趣,有点类似于社会主义的意思。但这注定是不合适宜的,被触动到利益的阶级很有势力,他们进行疯狂的反扑,而这反扑又被有政治头脑的人利用,王莽很快下 台,政权又回到了刘性家族。
汉朝对外政策相当强硬,一直是我们引以为骄傲的。卫青、霍去病、张陵、李广、班固、班超等将领多次征战西域,一直到把西域民族赶到欧洲为止,“犯我强汉 者,虽远必诛”就是他们强悍的宣言。所以这时候我们的疆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对外的经济和交往也很发达,张骞曾多次出使西域。
汉朝的官员是通过推荐产生的,所以被推荐的人往往效忠于推荐的人,这使得汉统治者有时候被孤立。汉朝产生了一个中国史上最没有人性的管位,就是宦官,通俗 的说就是太监。因为被知识分子孤立,统治者不得不宠信宦官,毕竟宦官离自己进的多。汉后期,国力衰弱,宦官专权,中国第一个宦官时代来临。政治的腐败导致 了经济的衰落,农民起义爆发,汉朝的统治已走到无奈的末端。
历史的目的不是重在知道过去,而是重在知道过去而洞察未来。我们的古代历史丰富多彩,给我们提供的失败教训与成功经验更是多多,所以要吸收这些经验教训,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上苍给我们一片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繁衍生息,创作着自己的文明。总体上说我们国家的地理位置比较封闭,南有难以穿越的热带丛林,东有辽阔的海洋,北面 则是浩瀚沙漠,西有高原大山的阻隔,这样的环境给我们的先民精神上的蔚籍,可以推测他们是比较有安全感,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使精神上没有象两河流域 的人们那样有那么多的危机感,这种传统溶入了我们的文化,一直到今天我们的人民依然如此,在自己构建的精神家园愉快的生存。但这种状况到近代却改变了,科 技的发展,使得国际化程度日益加强,他破坏了我们的和谐,使得我们千年以来的平静生活不得不进行转型,这是痛苦的。但这也是必须的,我们不能把这些屈辱全 部归咎于某个朝代,某个统治者,这是我们发展的结果,光荣与屈辱都是我们的历史。我相信转型期一定会平稳的度过,就象佛教被同化一样,所有的外来文化也会 被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重新整合吸收,历来我们都不怕外来文化的入侵,从唐朝到元朝到清朝,外来民族和文化无不被我们同化。所以坚信中华帝国一定屹立世 界!
每个朝代的兴衰告诉我们,民心是最重要的,但执政者也相当的关键。中国问题历来是农民问题,到目前为止应该还是这样。民富则国强,民穷则国衰。但是真正的 农民起义推翻政权的没有几个,不过这并不能说明农民起义的不重要,相反恰恰是农民起义动摇了统治者的基础。汉代以前历史就已经说明了这些。
在很早以前,有句格言叫“阳光低下无新鲜事”,这说明了历史的重要。秦修筑官道不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要想富先修路”吗?
千年之下想起这些不禁令人唏嘘感慨!我想历史的教训经验恐怕不止这些吧!
秦汉的统治为我国的各种政治、传统文化打下了基础,经过大分裂时代民族的融合以及文化的整合,唐宋时期中国文明得到了发展,并在元代达到了南北的真正统一。
汉朝的确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朝代之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影响中国至今,它的各项政治传统也影响后代至深。但是权利的腐蚀 作用最终使得统治者腐败无能,民不聊生,最后崩溃。汉末黄巾军起义揭开了掀翻汉朝统治的序幕,以后的几十年历史充满了传奇色彩,我国伟大的名著《三国演 义》即取材于此。这个时期的人们豪侠仗义,刚烈正直,丝毫没有腐儒气色,很多故事令人可歌可泣。这种豪侠气质的形成,决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有一定原由。 汉朝的官员是由“察举”产生,所谓“察举”也就是推荐,受到推荐的人一定要道德高尚,当然高尚的标准就是当时的统治哲学儒学。这种情况下,中国大地上出现 了一系列相当幽默的事情。有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孝道竟然为父母守丧六年之久,而一般情况之三年就够了,这对人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因为在守丧期间要遵循一定 的礼节,如不准吃肉,不准有房事等,但有一个官员在守丧六年之后,竟多出两个孩子,这种黑色幽默不只他一个。尽管这样,豪侠之气却也在这时产生,可见凡事 皆有好坏两面。
经过长时间的纷争,公元220年,在司马氏的辅佐下魏国建立,紧接着是蜀和吴政权建立,成三国之势。由于魏地处华北,占据各种有利条件,最后灭了蜀和吴, 但政权却落在了司马氏的手里,并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但这个经历了如此长时间的征战,国家已经衰落下来,小农经济经不起这么大的冲击,人口下降,田地荒 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统治者的贪婪并没有丝毫的下降,这更加加剧了国家的衰落。中国历史总是这样子,当国力不及时,外来民族就强盛起来,并依靠武力 进驻中原。于是中国势力割据加强,进入长达369年的大分裂时期。
大分裂最终由6世纪末杨坚建立的隋朝统一,369年期间朝代更替变成了一种习惯。但是这种分裂并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常态,而是一种变态。统一的心理在秦汉 时期就已经形成,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文化因素,功利心理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最重要的还是地理原因。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使得在征战中小国无法生 存。独立的各国为了生存都要争取强盛的国力,而国力的强盛则需要发达农业作为基础,于是在各国的界线上就出现了争夺有利的水利灌溉条件的征战,并最终促进 了统一。再者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雨水分布不均,常出现天灾,农业歉收,于是需要一个统一的政府救济灾民,而这种情况也促使了统一的产生。这种思想一直象 一只无形的手起着作用,并使统治者付诸努力。前秦与东晋是最具有实力统一中国的两个国家。公元383年,前秦出兵征战南方的东晋,当时以经济实力来说,前 秦要强大的多,东晋不足以抗衡。但这时历史的偶然性因素却起了重要作用。苻坚率领前秦军队力排众意进攻东晋,东晋大臣谢安负责迎战,谢安其实没有多大实 力,却一直说自己早已经有退兵的办法以掩饰自己的慌乱,不过谢安的运气的确不错。两军开战,苻坚的传令官将进攻的命令误传为撤退,于是兵败如山倒,一战崩 溃。经过这次战争,大分裂的局面进一步加强。虽然北方的蛮族善骑能射,却始终不能渡过汉水、淮河,尽管南方的军队水战擅长,却也进不了北方。
大分裂时期的政治相当混乱,但并不是说传统文化的泯灭,而相反的是它却在发展。这个时期仍有“禅让”的出现,说明了周礼仍在起着作用,道德并没有失去。汉 朝出现的士大夫阶层在这是崇尚清淡,放浪形骸,著名的竹林七贤就是代表。他们厌恶了争权夺势力的政治,转而使自己的报复融于广阔的大自然,于是崇尚黄老思 想的玄学产生。这一时期的佛教也得到了发展,这是出于自愿的信仰。高僧法显曾远赴印度习佛,北魏佛教发达,寺庙林立,并为我们留下了龙门石窟宝贵遗产。佛 教在中国曾遭受三次重创,而在这一时期就有两次,俗话说“不会叫的狗没有人会理”(不恰当的说),这反而说明了佛教这时的发展程度之大。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耕耘种植以供养国家。自周以来实行井田制度,但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出现,货币贸易的繁荣,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制度越 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北魏首先打破了这种局面。冯太后实行均田制度的改革,并附之以三长制度,小农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对我国的影响深远。
大分裂终于在统一思想的意识下由杨坚于589年再次统一。这个朝代于秦朝一样短命,但却也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期。它建立了科举制度,并拓宽了疆域,为唐的建 立打下了基础。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广是个和商纣一样的暴君,劳民伤财,而且极要面子,征服朝鲜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失败了。杨广的统治引起了农民的起义, 最终由唐朝结束了他的统治。中国进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
唐朝的统治相当的成功,至少在755年之前是这样。初期的统治者开明,国富民强,经济繁荣。唐朝的釉陶、丝绸、茶叶经著名的丝绸之路出口欧洲,大量的黄金 流入,这最终造成了罗马帝国国库的空虚。当时的长安城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各国的商人使者云集,有的感叹这里的繁华,竟不在回国,而长期定居于此,以至 于后来不的不下令驱逐。唐朝对外政策也相当的开明,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基督教传教士曾在长安传教,当时的长安甚至还有一部分尤太人的居住地。佛教也有取 得了长足的发展,女皇武则天就是虔诚的佛教徒。太宗时玄状曾入印度取经文,回来创立了禅宗,这一时期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来唐学习,佛教的密宗传入日本,日 本还模仿唐朝的长安,建立奈良和平安,总之在各个方面全面唐化。可见唐朝的影响力已经不在局限于大陆。
汉朝末期时候由于政治的衰落,原先并于帝国的领土又逐渐的分裂出去,并在大分裂时期一直没有收回。隋唐建立后,开始了领土的扩张。最大时期唐的疆域曾西到 咸海,北到贝加尔湖,东到库叶岛,南止越南北部。新疆和青海大部分,云南、贵州化入帝国版图,并在各个地方设立督护府进行管理。
唐代最伟大的文化成就大概就是唐诗吧,诗人层出不穷,千年以下我们还不时的吟唱着他们的杰作。李白的豁达,杜甫的朴实,边疆诗人的豪迈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自文明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对开始了诗歌的创作,最早的《诗经》到汉朝的汉赋,再到这时的唐诗,后来的宋词元曲,无不精妙绝伦。由于中国文字的特殊 性,使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具有隐晦的特点,所以无法被外国人理解,因为如果翻译成外语,无疑这种意境就失去了。
唐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却也有它的局限性。统治者无法使自己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腐败的产生使得藩镇割据产生,外戚专权,宦官跋扈,这是中国第二个宦官时 代。杨国忠就是外戚专权的一个。755年,唐朝的统治被安史之乱撼动,虽然中央政府平定了叛乱,但统治却江河日下。国库空虚,840年,不得不下令驱逐历 来由朝廷供养的外来使者和没收佛教寺庙的财产,从此佛教再也没有从这次重创中繁荣起来。经济的衰退、国家的腐败、宦官的专权引起了农民的起义,其中黄巢就 是一个优秀的领袖。唐朝走向衰落。
10世纪初,宋朝建立。宋朝是一个相当奇怪的朝代,自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日起,就开始重视文官制度,而轻视武官,武官始终被文官管理,军事实力的下降使 宋朝无法打击外来侵略的入侵,在军事上屡屡失利。北方的蛮族建立了辽,并数此越过长城侵略宋地,而宋每次都割地赔款,不思进取,燕云十六州全部给了蛮族。 后来金政权崛起,宋联合金灭了辽,以为可以安枕无忧,但中国的繁华却吸引着侵略者的目光,最后宋不得不偏安于南方。为了收复失地宋朝将领岳飞起兵抗金,却 被朝廷杀害。宋的无能使得他总是在不适当的时候作出不适当的决定,岳飞就要胜利的时候却遭杀害,但当国力衰退的时候却又主动出击元朝,真是令人感慨。蒙古 部落于1206年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统一,开始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征服,其中就包括灭亡宋朝,但宋对蒙古的抵抗确实是很有效率的。没有一个政权抵抗蒙古人 这么久!但最终还是于1279年被灭亡。
宋代的经济相当的发达,各种科技都运用自如,由于往复式风箱和煤炭的使用钢的产量很高,瓷器的出口也为宋的国库带来了财富。宋朝对出家的和尚、尼姑收取一 定的税收,以鼓励入世创作经济效益,而当时的地租竟是唐的7倍!所以宋朝的国库非常有钱!但这种钱财却得不到用武之地,因为缺少一个如银行之类的中间服务 机构,就象一个很有内功的人却不会使用它一样。宋朝始终没有建立起这样一个服务机构,1068年的王安石变法中的育苗法也是解决这一问题,但却因为历史的 原因而失败。宋朝的技术之发达差不多可以用科学这个词来形容,理学巨匠朱熹曾在日记中记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高出海平面的山上,有水里动物的尸体。这种观 察得来的经验正是科学的前身,然而由于同样缺乏一个服务性结构而最终没有能够得到继续的发展。
宋词作为宋朝的标志,在历代朝廷毁灭之后却一直流传至今。宋朝的词人有苏轼、辛戚疾、李清照等等等。其中有一个叫柳永的词人最有意思,他整日混迹于青楼, 一生写了无数艳词。他在一首词中写了这么两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本来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不期被金人完颜亮读到,于是便产生了进军南宋的念头。 这些词人大都受过教育的上阶层人士,但宋朝的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在宋朝的官员中1/3来自下层人民,这可以说是宋朝的一个骄傲,而且宋朝规定官员不得在故 乡任职,每三年还得在全国范围内调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腐败的发生。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强盛(理学产生于这个时代)、政治的清明都说明宋朝是一个伟大 的朝代,但因为对外的不利,领土的丧失,使得非常注重不受外族侵略的盲目的汉族自大的我们在今天看来宋朝有些胭脂味。

中国的历史经过大分裂民族和文化的重新融合而具有了新鲜血液,而后的唐宋在这种基础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华文明在东亚得到了传播,这种辐射影响至今。朝 鲜、韩国、越南、泰国包括日本在内均是我们文明的受益者。但我们的文明因为过分的早熟,却让后来者无法超越,无法另起炉灶,这也是一个悲哀。
汉朝时期,西方的罗马帝国正是强盛的时候,当时罗马知道东方有一个帝国和他一样强盛,而汉帝国也曾派遣使者去波斯湾寻找新的文明,但使者在将要渡过波斯湾 的时候,阿拉伯商人出于中间商人的利益出发,告诉使者那里风大浪大,而且疾病很多,无法穿越,于是使者只好回国,所以世界上两大文明始终没有真正遇见,如 果遇见了,这历史将会如何发展?唐朝时期也曾出兵远到中亚,751年,帝国的军队却被阿拉伯和匈奴的联军击败,只好回国,而无缘与罗马帝国汇合。
在南方,印度文明也一直没有与中华文明有过真正的交点。大分裂时的高僧法显在印度的笈多王朝时期曾到过印度,还对那里有过详细的描述,那里平静的秩序和仁 慈勤快的皇帝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唐朝初期,玄状去印度取经文,那个时候的印度是戒日王朝统治时期,已不如早期的印度繁荣。实际上除了这两次以外,这两个 文明古国再无重要的交往,而这两次也仅仅是为了佛教而去,在佛教经文传入以后,却又很快变质,被全部中国化。
历史总是这样无情,不允许任何的假设。世界的今天总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无法改变。唐朝更象一个伟岸粗旷的男人,而宋朝却是一个出生名门的小家碧玉,毕竟总是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可爱。然而当历史的尘埃无情的将宋朝湮没,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大黑暗时代。
南宋帝国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王朝,他联合蒙古灭金,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遭受金的厄运。但当金被灭后,蒙古人马上就把战场转向了南宋刚从金手里得到的华北,经过几十年的征战,最后于1279年南宋灭亡。
蒙古本是有很多部落组成,相互之间经常有流血冲突。1206年,他们天才的领袖成吉思汗把蒙古部落统一,开始了他长达近一个世纪的侵略。开始,蒙古人并不 是有意识的侵略,但在西方中亚的花刺子模帝国屠杀了他西去的商队以后,成吉思汗对这个帝国开始攻击,并从中取得了没有想到的好处,于是蒙古军团一发不可收 拾,开始了全球范围的侵略风暴。成吉思汗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组织者,他把分裂的部落紧紧的团结在他的周围并发挥其最大的战斗力,而且在他死后,整个集团 并没有马上象亚历山大帝国那样崩溃,相反,他的后继者继续着他未完成的事业,拓宽着他们的疆域。蒙古人建立的帝国最西边到达俄罗斯,北面到西玻利亚,南到 阿富汗、伊朗,东到太平洋,如此大疆域即便是在交通工具发达的今天也是很难管理的,何况那是一个用马做交通工具的年代,不久蒙古帝国便不可避免的分裂。
蒙古人口仅100万,却完成了如此大疆域帝国的伟业,他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战斗力?
蒙古人属于干草原游牧民族,他们能骑善射,部队的机动性非常好。骑兵的马是一种蒙古草原上的原种马,身体并不高大,但耐力极好,这适合骑兵远距离的攻击。 蒙古人用的弓箭力量很大,而且体积很小,容易携带在马背上射击,这些都是其他民族不具备的。蒙古人天性好战,又极能吃苦,有着狼一样的性格。蒙古战士对待 敌人很凶残,他们的首领成吉思汗说过:最的快乐就是抱着你敌人的妻子和女儿,让你的敌人向你讨饶。无怪西方人称他们为“黄祸”!蒙古人正是凭借着这些优 势,横扫大陆!
蒙古帝国的最东面就是他们建立的元朝。蒙古人灭南宋并不是他们的文化水平高,而是他们的武功强大。事实上,虽然他们打败了南宋,但是他们对于治理这个庞大 的帝国却无所适从,因为他们文化水平很低,而且没有统治的经验,所以只好照班宋朝的政治体制,用汉人的办法来治理汉人。元朝的官员大部分是汉人,但所有职 位的官员说了算的是蒙古人,也就是说出注意的是汉人,而蒙古人只负责下达一个命令。元朝的皇帝忽必烈深知没有汉人的配合不帝国不可能长久,所以元朝的统治 者都邀请南宋的遗臣出来做官。整个国家实际上还是以前的那个样子,只不过做在龙椅上的换成了蒙古人而已,其他的都没有变。
蒙古人把国内的百姓分成四个等级,一等是蒙古人,二等是色目人,三等是汉人,四等是南人(地理上属于南宋的人),蒙古人还把职业分成不同的等级,先是官, 再是吏,这样一直下去,到第九个是儒,总共才有十个等级,儒的地位仅比乞丐高一些,可见当时的儒家处境很是艰难!这也说明南宋时期大概儒家太过软弱,繁文 缛节太多,不适合游牧人的生活习惯。但即便是这样,儒家也是在广大汉人中间广为传播,并以此为行为规范。
元朝建立以后,他的侵略活动并没有停止。1281年,出兵日本,但由于台风原因兵败而归,所以日本很崇拜台风,称之为“神风”,但正是由于这次远征,使得 日本的镰仓幕府统治受到了动摇,为了准备下一次(实际上没有下一次)元朝的侵袭而做积极的准备,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建设,最终使日本进入了足利时代。元朝还 入侵了朝鲜、越南、缅甸、泰国,并迫使泰人南迁,又侵入东南亚,但在1293年,元朝军队在爪哇岛兵败,从此结束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扩张。
元朝的经济发展良好,连通帝国内部四通发达的道路有利于商队的交往,而蒙古军队的保护也对商队的安全提供了保证。一旦战争成为过去,一度衰落的农业现在也 开始发展起来,宋代的技术被广泛应用。元朝时的杭州商旅云集,马可波罗把她描绘成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富裕最繁华的城市,阿拉伯的旅行家也是如此描写杭州。可 见当时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富裕的皇室开始支持文化活动,唐诗到宋发展为词,也就是诗余,宋词发展到元朝,形成了元曲,所以曲是词余,元曲要比宋词更适合演唱,而且由于元代对于儒家 的贬低,反而使得儒家这时候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思想上的束缚,体现在文学上面就是元曲。元曲是元朝留下的宝贵遗产,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在元朝还有一种戏曲, 曲里面的演员一律是男人。元朝的通俗文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街头的说书人给广大文化层次不高的百姓提供娱乐,由于这些通俗文学比较有趣,连贵族也开始看 起来。
元朝的对于汉人的统治很残酷,杀一个汉人赔一头驴就可以了,相关的元朝的法律都说明了汉人地位的低下。腐败的官吏为了自己的奢侈生活开始加重农民的税担, 又加上天灾歉收,各地为了活命的农民开始起义,多年未曾活动的白莲教又开始组织起来。事实上,到1350年,元朝的统治已经濒临灭亡。
在这众多的起义者当中,朱元璋很快脱颖而出。朱元璋跟汉朝皇帝刘邦一样都是农民出身,早年当过和尚,后来参加了革命,这个家伙很狡猾,不久就当上了首领, 以后他做的事情就是诛杀跟自己作对的汉人,而把抗击蒙古人的任务留给其他义军,等到差不多了,再把自己保存的实力释放出来。不管怎么说,朱元璋消灭了所有 的敌人,建立了明朝。
朱元璋当了皇帝,为了彻底的掌握大权,他废除了尚书省,也就是把皇帝平时的助手给炒了鱿鱼,然后他警告太监不准参政。这还不够,他把早年跟他出生入死一起 打江山的兄弟一个一个杀掉,只有常遇春最幸运,因为他死的比较早。同样是收取兵权,朱元璋的手段远没有赵匡胤高明。朱元璋还设置了两个特务机关,负责搜集 情报,刚建国不久,朱元璋屠杀胡惟庸、蓝玉两个大家族,全国开始笼罩在有史以来中国最黑暗的统治时期。为了禁锢思想,朱元璋大兴文字狱,有人说“光亮”他 都能找到杀死你的理由,因为他以前当过和尚,朱元璋心理障碍,因为当过农民,所以有些自卑,总是以为人家再针对他。明朝后期,又设东西两厂,全国在特务的 监视之下,晚上家中说过的话,第二天就有可能被皇帝知道。明朝还设置了很多酷刑,对人权进行最深刻的虐待!明朝是中国政治上的黑暗时代。
明朝由南而北统一了中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次例外。正是这次例外,使得明朝对于水的感情要比以往更深,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这在中国 历史上是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也是很壮观的一次海上航行,最新的研究表明他的船队好象到过美国海岸,因为那里发现了一只明朝的船锚。但这次航行的目的主要 是宣扬大国国威,而不是出于经济目的,当时船上载回来的不过是些大象、长颈鹿而已。所以这几次远航给明政府造成的财政损失很大,最后不得不停止。但这也让 很多国家臣服了明朝,当时明朝的藩属国多达40多个,每年进贡,很多国家明政府都不知道他们究竟在什么地方。大航海时代过去后,明朝开始转向保守,因为蒙 古人的侵略留下的记忆是永远也无法抹去的,而且对于中国历史来说,大陆上的侵略才能真正威胁到帝王的统治,明朝迁都北京也说明了这一点,因为北京距离北方 蛮族较近,后来日本海盗侵略南方沿海诸地,明朝也不加理睬,竟下令放弃沿海,迁民入内地。这种保守反映在文化上,就是提倡“八股文”,这进一部禁锢了文化 人的思想,有人说真理已经在朱熹的时候说尽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他们说的做!这个时期的绘画大都是宋代或者更早以前的主题,虽然技术相当高超,但没有创 新,这也体现了保守。唯一比较伟大的创作就是小说领域,这个时期的白话小说达到了顶峰,出现了四大名著。
明朝的经济发展的不错,已经出现了一些小的工厂,而且还有一些非官方的商会,这种经济在脱离政治支持的情况下默默发展。西班牙从墨西哥、秘鲁挖掘的白银不 断的通过私下的海上贸易流入中国。明朝的农业也很发达,政府开发的水利工程比以往的总和还多,从美洲新引进的马铃薯、甘薯、玉米大量种植,丰富了作物的种 类。总的来说,明朝初期依然是中国伟大的朝代,人民充满了自信。
明朝后期,政治开始没落,皇帝几年甚至一生都没有见过自己的大臣,这被称为“断头政治”,皇帝把大权交给了身边的太监,因为朱元璋废除了助手,使得跟皇帝 最接近的就是太监了,中国进入了第三个太监时代。于是腐败贪污成风,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再加上援住朝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军事也开始衰落。政治的 腐败导致经济的崩溃,国库亏空。和以前的朝代一样,农民起义开始,而北满州的满族人也虎势眈眈。
北满州人一直向往着中原这块肥沃的土地。当明朝的统治已经行将瓦解的时候,满族人便开始进军中原。于1636年,建立清帝国,中国进入第三个黄金时代。
清帝国的统治者早已被汉文化同化,康熙、乾隆皇帝都是汉文化的精英,他们只是汉人的管家,而作为管家,他们还带来了东三省作为嫁妆。说清帝国是中国历史上 第三个黄金时代,主要是指清帝国的疆域大,这个时候西藏、青海、新疆彻底的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外蒙古也是广大疆域的一部分,在一次跟沙皇的谈判中,清帝国 坚持以士兵驻扎的地方为两国的东西方向的分界限,于是沙皇马上派部队把清朝的部队往东一直赶了一百多公里,这说明清朝的疆域有多大,政府都不知道具体的边 界在那里!到清朝末年,尽管经过一系列割地,国土面积仍然有一千多平方公里!
清朝前期很强盛,武力和经济都很出色。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比欧洲的要好很多,人口成倍的增加,良田被很好的耕种,一些荒芜的田地也开始被开垦, 很多梯田也有较好的收成。对外的贸易更是处于顺差的地位,瓷器、丝绸、茶叶都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那个时候,西方的货物在中国甚至是亚洲根本没市场,而 亚洲的货物则比较受到欧洲贵族的欢迎。在乾隆皇帝眼里,西方都是一些蛮族,没有文化,而且很不卫生,浑身发出酸臭味,也不刷牙,全身长满了毛;这些西方人 根本提供不了什么东西给泱泱大中华,所以在英国人象乾隆皇帝提出要进行官方支持的贸易时,乾隆告诉他我们不需要他们的货物。那时,外国的商人主要集中在广 州,但有围墙同中国人隔开,以免被污染的意思吧,而且规定商人一年之内必须有半年回国,他们的商品来源主要是从清帝国的官员那里得来,而不是从百姓那里。 清政府盲目自大(这种优越感自古就有)在那个时候来说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因为的确从15世纪到18世纪,西方的商品、文化和军事很落后,远不能和亚洲相 比。17世纪后半期,沙皇扩张到满州,清政府出兵,并与沙皇于1689年签定了尼布楚条约,这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签定的第一个条约,显然这个条约的获胜方是 清帝国,在那个时候,这是必然的结局。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人口过分的增长,整个国家的可利用耕地却已经开发完毕,经济开始衰落下来。实际上在乾隆皇帝执政的后半,国家已经开始衰落,虽然很缓慢。而西方社会却突然爆发,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自从15世纪,西方开辟了新航路以来,人类史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史,人类开始了千所未有的大交流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收益者显然是欧洲,因为欧洲刚刚经历了 十字军东争的失败,以及黑死病的折磨,这个时候他们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比较容易接受东方的智慧和科技。但恰恰相反,中国却一直在这种自大的民族心理下,一 直到近代还不能放下老师的架子,虚心象自己的徒弟学习。而且中国的知识和科技多半是靠经验的积累,而不是科学的验证,但这些先进的技术到达西方以后,由于 当时启蒙运动的文化影响,以及海外殖民地的经济需要,很快就进入了一个科学研究的境界,而这些一开始就注定要超过老师。再者,中国向来对海上的入侵者不太 在意,最多只是海盗而已,而从陆上的入侵才会真正的影响到朝代的更替,这说明我们一开始就对欧洲产生了轻视。悲哀不是中国落后,不是欧洲强大,是他们崛起 的太快了!
鸦片很早以前我们就从泰国引进,但主要是用于药物,但随着吸食鸦片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清政府的国内市场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这个时候英国人终于找到了清政府需要的商品!
伴随着鸦片而来的是一部血泪历史!终于在欧洲人的铁蹄下,中华帝国的最后一个王朝覆灭了,期间也做过改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综观中国历史,集权制国家的建立,使得中国一定会有清政府的结局。管理如此大的国家,需要一个机构,而中国政治的早熟使得这种机构不能出现,所以就无法精 确管理数量众多的百姓,而百姓却是构成除去政治以外的其他一切方面的主题。这种皇帝高高在上,一个人说了算的情况,最终形成了一种崇拜,而这种崇拜导致了 这样一种情形:统治者事先制定一套措施,然后不管其他什么结果就硬往下层套下去,这种情况必定会脱离事实。
中国历史,百姓和统治者的界限异常的明显。统治者负责上层文化,而百姓负责经济和下层文化(上、下并无高低之分),这两个阶级很少有直接的交流,往往是各 行其事,当最终百姓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越一定的规模,或者统治者压抑经济的发展时,农民暴动发生,百姓最关心的是经济,他们是经济领域的皇帝,而统治者只是 政治领域的王者。
商业的发展在宋、明、清三个朝代很迅速,但最终没有被官方认可。这个情况就说明中国没有一个间架性结构,不能疏导商业的发展。而统治者又鄙视商业,最终导致商业在中国破产。

from:
http://blog.sina.com.cn/u/4aee283f010006ea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活动,教育,工具,交通,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