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RMQ & LCA
正文
LCA:Lowest Common Ancestor,译为最近公共祖先。其解释就是说:在有根树中,找出树中任意两个节点最近的公共祖先,或者说找到任意两个节点离树根最远的公共祖先。
RMQ:Range Minimum Query,译为区间最小值查询。其解释就是说:对于含有N个元素的数列A,在数列中找到两个指定索引之间的最小值及最小值的位置。
首先我们来看RQM算法,我将会根据预处理和查询的速度介绍几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设有数组A[N],其表示如下:
要求求得区间(2,7)的最小元素,如下图所示:
看到这个问题之后,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对区间的这些数进行一次遍历,就可以找到区间的最值,因此查询的时间为O(M)。但是,当数据量非常大并且查询很频繁时,直接遍历序列的效果就不是那么理想了。因为每查询一次就得对序列做一次遍历,对于大数据量这显然不能满足要求了。不过对于小数据量,这种算法倒是不错的选择!
查询:O(M)。
算法的代码如下:
int MaxNum = 0; for(i = 0; i < range; i++) { /**查找最大值**/ if(array[i] > MaxNum) { MaxNum = array[i]; } }
解法一中查询的速度为O(M),如果每次查询都这样的话,那真就成了龟速了。于是我们对解法一做了预处理,这就是该节要讲的:切割法。
首先,我们将序列分成sqrt(N)个部分,用数组M[sqrt(N) ]来表示每个部分中最小的值的下标,即这个最小数的位置。对于数组M,我们只需对原序列进行一次遍历就可以得到M。如下图所示:
接下来我们来求RMQ[2,7]。为了得到区间[2,7]的最小值,我们需比较A[2],A[M[1]],A[6],以及A[7],并得到他们中最小值的下标。
分析:其实,这种方法较第一种方法而言并没有实质的改进,甚至还不如方法一。至于为什么这样做,我的解释是:我们是基于查询快慢的角度上来比较的,说白了,就是我们追求的是查询速度,所以说只要查的快了,先做一些预处理也是值得的(解法四正是基于这种思想)。现在我们根据上面的例子来看看法二,当做完预处理之后,得到了数组M,此时我们要求区间的最值,那么我们只需将在区间内,包含数组M的值以及包含两个边界的值作比较就行,这样的话,查询的次数:O(M) <= 查询次数 < O(M) + K,其中K < sqrt(N)。
解法二已经提到我们的目的是查得快,那么我们可对选择区间的这M个数据进行排序,然后就可以直接得到最小值。但是如果做排序的话,会有很大的缺陷。我们来看看。
分析:我们选择快速排序,O(M * LogM),但是快速排序会改变序列中数的相对位置,因此用快排的话,为了保证原数据的顺序不变,我们还得用O(M)的空间来维护原序列,因此这样的消耗是很大的。附注:复杂度为O(M * M)的排序算法在这就不啰嗦了!你懂得!
查询:O(1)。
OK,我们来实现我们的想法,代码如下:
快速排序 int partition(int *array, int low, int high) { int key = array[high]; int i = low; int j = high; while(i < j) { while(array[i] <= key && i < j) { i++; } array[j] = array[i]; while(array[j] >= key && i < j) { j--; } array[i] = array[j]; } array[i] = key; return i; } void quicksort(int *array, int low, int high) { int index; int i = low; int j = high; if(i < j) { index = partition(array, low, high); quicksort(array, low, index - 1); quicksort(array, index + 1, high); } }
排完序之后就可以直接得到最值了!
ST算法是一种比较高效的在线处理RMQ问题的算法,所谓在线算法,是指每输入一个查询就会马上处理这个查询。ST算法首先会对序列做预处理,完成之后就可以对查询做回答了。
分析:
预处理:O(N * LogN)。
查询:O(1),这样的查询正是我们想要的。
好了,我来详细讲述一下ST算法:
预处理:首先用维护一个数组M[N][LogN],M[i][j]的值是从原序列A的i位置开始,连续2j 个元素的最小值的下标,如下所示:
那么,我们如何计算M[i][j]呢?
我们采用DP的思想将区间分成两部分,即M[i][j - 1]和M[i][2^(j - 1)]。现在我们只需比较这两个子区间就可以得到M[i][j]了。比较规则如下:
void Proprocessing(int M[N][logN], int *A, int N) { int i, j; for(j = 1; (1 << j) < N; j++) { for(i = 0; (i + (1 << j) - 1) < N; i++) { if(A[ M[i][j - 1] ] < A[ M[i + (1 << (j - 1))][i - 1]]) { M[i][j] = M[i][j - 1]; } else { M[i][j] = A[ M[i + (1 << (j - 1))][i - 1]]; } } } }
void init_tree(int node, int low, int high, int *array, int *M) { /***node:表示线段树中的某个节点 ****low :表示低索引 ****high:表示高索引 ****array:表示原数组 ****M: 表示维护下标的数组 ***/ if(low == high) //为叶子节点 { M[node] = low; } else { init_tree(2 * node, low, (low + high)/2, array, M); init_tree(2 * node + 1, (low + high)/2 + 1, high, array, M); if(array[ M[2 * node] ] <= array[ M[2 * node + 1] ]) //拿到较小值的下标 { M[node] = M[2 * node]; } else { M[node] = M[2 * node + 1]; } } }
int query(int node, int low, int high, int *a, int *b, int i, int j) { /***node:表示线段树中的某个节点 ****low :表示低索引 ****high:表示高索引 ****array:表示原数组 ****M: 表示维护下标的数组 ****i, j:表示要查询的区间 ***/ int s, t; if(i > high || j < low) return -1; if(low >= i && high <= j) return b[node]; //返回最小值的下标 s = query(2 * node, low, (low + high)/2, a, b, i, j); t = query(2 * node + 1, (low + high)/2 + 1, high, a, b, i, j); if(s == -1) return b[node] = t; if(t == -1) return b[node] = s; if(a[s] <= a[t]) return b[node] = s; else return b[node] = t; }
战前准备:
数组T[i]:表示树中某个节点i的父节点;
数组L[i]:表示树中的某个节点i。
维护数组:P[N][LogN]:其中,P[i][j]表示树中i节点的第j个祖先。
实现的过程如下:
利用二分检索判断节点p和节点q是否在树的同一层:
如果在同一层,那么我们通过DP思想,不断地求LCA(p = P[p][j],q = P[q][j]),一旦 p = q就停止,因为此时p和q的父节点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找到了最近公共祖先。
如果不在同一层,如果p > q,也就是说p相对与q,p在树的更深层。此时,我们仍然通过DP思想来找到q与p的祖先在同一层的节点,即q = p_祖先。接下来就可按照在同一层的做法做了。
实现就是这么简单。
首先是预处理得到维护数组P[N][LogN]:
void preprocessing(int *t, int n, int p[][max]) { int i, j; for(i = 0; i < n; i++) p[i][0] = t[i]; for(j = 1; (1 << j) <= n; j++) { for(i = 0; i < n; i++) { if(p[i][j - 1] != -1) p[i][j] = p[p[i][j - 1]][j - 1]; } } }
接下来就是查询了,如下:
int query(int *t, int *l, int s, int t, int n, int p[][max]) { int tmp, lg, i; if(l[s] < l[t]) { tmp = s;s = t;t = tmp; } for(lg = 1; (1 << lg) <= l[s]; lg++); for(i = lg; i >= 0; i--) { if((l[s] - (1 << i)) >= l[t]) s = p[s][i]; } if(s == t) return s; for(i = lg; i >= 0; i--) { if(p[s][i] != -1 && p[s][i] != p[t][i]) { s = p[s][i]; t = p[t][i]; } } return t[s]; }
上面说的LCA的这种算法应该是最容易想到的,预处理过程O(NLogN),查询O(LogN)。还有一种类似于RMQ分割法德算法,我先就不在这赘述了,以后有时间一定补上。
想想、写写、画画.......
后续:本文后半部分拖得周期较长,因此写的比较匆忙。如果本文的内容有任何不妥之处,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