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隆美尔和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转载)

隆美尔在西方被称为‘莎士比亚式的悲剧人物’,但在1944年10月14日之前恐怕没人会这样想,在世人看来,他是‘沙漠之狐’,是第三帝国最年轻的元帅,是众神的宠儿,人们崇拜的偶像,其影响已超出军事领域。一夜间,由宠儿到奉命自杀,人们无法接受,德国人一开始甚至认为这是盟军编造的谎话,连盟军自己都难以置信,但这是事实。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个人的命运摆脱不了国家的命运。让我们试着解开这个乱结吧!

近代德国以军立国,军队的地位至高无上 ,领导权掌握在容克贵族手中,而其核心当推总参谋部。应该说德国的总参负责制,是一个非常优秀成熟的制度,对世界军事产生很大影响。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到一战后期问题已相当明显。其一是前线官兵与总参军官的对立。容格尔的《钢铁的暴风雨》中有相当生动的描写,浴血奋战的前线官兵对安居后方,却指手划脚,动不动拿教条给人扣帽子的总参军官非常反感,他们的回答是:你们为什么不自己到前线看一看?其二是平民与贵族世家的对立。帝国时代的军官贵族比例非常高,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民也跻身其中,但总参谋部仍为贵族或世家把持,无论在晋升培养等方面,都享有特权;平民出身的军官对此越来越不满,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可以看出这两个对立,相辅相成,实质上是对领导权的争夺。

一战后期德军官兵矛盾激化,反抗事件不断出现,后方也是风云激荡。外忧内患下,帝国崩溃,德皇下台,当时德国甚至出现没收贵族全部财产的主张。战败后经济萧条,全国范围内造反此起彼伏,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德共不断壮大,实际上都反映了人们对上层阶级的不满,不甘心作牛作马,任人宰割。后来这一切被统称为‘背后的刺刀’,被推卸为德国战败的主因。而总参谋部却因祸得福,逃过一劫:由於战败后德国被迫大规模裁军,只有十万陆军,四千军官,无形中缓解了内部压力;新生的魏玛共和国,政权频繁更迭,原来只对德皇效忠的陆军变为非政治化,实际上成为独立王国。总参谋部名亡实存,仍是德军的灵魂,心脏和供血通道,其制度和传统基本保存下来了。但主要矛盾并没有解决,只是一时被掩盖住而已。

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使德军出现了微妙的改变。希特勒到底代表谁的利益,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从纳粹的名称上看应该代表的是下层平民,这是他的主要支持力量;另一方面,德国的统治阶层是大贵族大资产阶级,不得到他们的认可,希特勒也无法夺取和稳固权力。最后希特勒采取八面玲珑的手法达到了政治目的,但对於陆军这个独立王国他该怎么办呢?

从1933-1939希特勒对陆军采取的是怀柔政策,尽管他运用了一些手段在高层安插了亲纳粹的将领,但是换汤不换药,从制度上并未改变。战争爆发后,军队领导权的问题日益突出,对平民出身的希特勒,总参谋部从本能上是排斥的;而希特勒的独裁本质,决定他绝不可能允许一个独立王国存在,一山不容二虎,但一时又需要利用总参谋部,最后产生了一个妥协下嫁接出的怪胎。

为对抗总参谋部,希特勒主要采取了:
1) 分权改组:希特勒建立了OKH和OKW削弱了总参的军事指挥权;后来其首席副官兼任人事部长,又夺取了人事权。
2) 扶持对立力量:大量提拔平民出身的前线有功将领,抗衡贵族世家的势力。以隆美尔,莫德尔,舍尔纳为突出代表。

而总参决不会甘于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总参内部反对希特勒的密谋就没停止过,在他们眼中,希特勒是德国军事传统的掘墓人。尽管希特勒费尽心机,但传统的力量是如此强大,19个陆军元帅17个出身总参,12个出身贵族。这种共存而又互相排斥的现象无法长久,两方都不可能接受,而且也不可能有好的效果。随着局势恶化,矛盾日趋尖锐,最后以刺杀事件为总爆发,密谋集团是以总参军官为核心的,此事对希特勒是极大的震撼,此后他完全架空高层,越级指挥至第一线军队,到战争末期,总参已名存实亡,希特勒终於集大权于一身,但也是其覆灭之时。可以这样说,希特勒与总参谋部这场恶性竞争是以同归于尽告终的。希特勒毁灭了一个有问题的旧制度,但又无法或不愿建立一个有效的新制度。回过头看,我找不出避免这场内讧的办法,矛盾沉淀已久,非一日之寒,爆发是早晚的事。横向比较,我们发现无论是苏联还是西方在这一问题上都比德国协调:苏共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红军本身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党指挥枪是毋庸置疑的;而西方政党轮流执政,军队既具独立性,又整合于政治框架下。应该说一战后的德国是有机会向这两个方向转变的,但都没有把握住,这可能与德国历史的独特性有关。

那么隆美尔在这场斗争中又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步兵进攻》是中年的隆美尔写青年的隆美尔,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的特点。应该说隆是德军另类中的另类:从背景而言,他是非普鲁士,非贵族,非总参的三不沾的少壮派军人;从风格而言,他与德国厚重大气的军事传统格格不入,以奇幻应变见长;从性格而言,他敢说敢做,既敏感多情,又冷酷实际,比较复杂。不必动脑子,就可以想象一个另类的尴尬。隆美尔始终是一个局外人,前面已经谈过他根本就没有进入德军的培养序列,尽管他是最高勋章的获得者。

对於这种尴尬的局面,一个人可以有两种选择:融入主流或坚持自我。而隆美尔选择的是后者,他的这一选择决定了他的命运。像他的朋友保卢斯元帅因出身平民被海军拒绝,大受刺激,后来娶了一位罗马尼亚大贵族出身的美丽妻子,开始平步青云,其平和顺从的性格深得领导喜欢。又比如前面提到的舍尔纳元帅尽管也获得了最高勋章,还是被总参拒绝,但多次努力后被总参接纳,进入主流。而这种妥协对心高气傲的隆美尔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他外表文静,但内心极有主见。要是他有曼施坦因或古德里安的出身,也就罢了,偏偏他又没那个命,可隆美尔恰恰是个不信命的人。‘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对其是最恰当的形容了。他26岁被提升为上尉,是个年轻的上尉,一当就是十四年,大概也成为最老的上尉了,当时晋升缓慢是不假,但对於小隆的资历战功而言,他并没有成为提拔对象也是事实。人生能有几个十四年呢?

希特勒和隆美尔的相遇可谓是天作之合,对希特勒而言隆简直是天赐的完美工具。为什么希特勒看了《步兵进攻》而对隆青眼有加,我想也就不必解释了吧!那么隆帅在这场斗争中站在哪边也就不用说了。身为陆军职业军官,却成为希特勒的嫡系,冲击总参谋部的工具,这本身就是对陆军的背叛,至少在某些人眼里就是如此;而另一方面,希特勒有纳粹党为后盾,而隆帅后面只有一个摇摆的希特勒,单枪匹马对抗整个总参谋部,后果是什么?在北非,隆美尔胜利时德军高层默不作声,只要一失利,立刻欢呼雀跃;一个空军军官回忆当最后隆被撤换时,他气愤的发现后
方司令部一派狂欢气氛,似乎这是德军在北非取得的最大胜利,而根本不考虑前方将士的危险处境,似乎只要撤换了隆美尔,胜利就到手了。这真是莫大的讽刺,但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隆美尔是达到了顶峰,进入了最高层,但却陷入了‘无物之阵’。在法国他必须与总参谋部合作,却号令不行,遇到软抵抗;希特勒开始防范他,就象削弱总参谋部一样削弱隆的权力。‘在非洲,将士看着我,在这里,我的工作一个传令兵都能干。”没有全权,却负全责。他的最后岁月是痛苦而孤独的,他曾对海军的卢格将军说:“已是危急存亡之时,为什么内部还不断的争权夺利呢?难道我比敌人还危险吗?庆幸的是陆军的拉帮结派没有传染到海军。” 此时此刻他只能对一个海军军官倾诉内心的想法,对於一个献身陆军三十多年的元帅来说,难道不悲哀吗?

他几次与希特勒就战略战术问题发生冲突,也许他还记得那句形容老斯波塞的话吧!但希特勒不是老斯波塞,他也不再是当时的小中尉了。他说他已经做好了被杀或被捕的准备,在看到卢格将军惊讶的目光时,又补充说这种情况不会出现的。在诺曼底激战已没有希望后,他几次谈到战败自杀,但又否定了这一做法,因为‘这像自认有罪似的’,隆美尔会产生这种想法是令人震惊的,因为他对生命向来是珍惜的,对战争向来是冷静客观的,对战俘向来是骑士风度的。7/20事件后,德军内部大清洗,隆美尔已感觉到危险,但八月初在重伤的情况下却坚决要求回国。医生不同意,告诉他伤势太重,不能移动,不然随时可能死亡;所有部下都恳求他不要走,不要在这么危险的时候走,但是隆美尔一意孤行,为什么?因为战线马上就要崩溃了,他绝不要重伤情况下落入盟军手中。卢格将军说当时感觉到落入盟军手中对隆更安全,但没有一个人敢对隆美尔说,他们太了解他了,他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改变。‘他的选择封死了他的命运‘,战后双方都这么说。从逻辑上说,对於隆美尔这样位置的知名将领而言,在对总参谋部,希特勒,盟军三个选项都说了不后,这种错综复杂的局面下,我看不出他的出路在哪里。

关于希特勒为什么要处死隆,和隆为什么同意自杀,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其实事实本身并没有什么难以搞清的,但没有一个理由可以独立解释。我不想纠缠在这个话题,只是想说明一点:密谋集团要恢复的是总参领导,根本不可能事后拥戴又一个非总参的领袖,实际上他们仰望的是曼施坦因,早在刺杀十几天前他们就已经通知曼施坦因做好准备了,但他们需要隆美尔稳定西线和对敌谈判。而我认为希特勒对隆干了什么没干什么心里是相当清楚的,他后来几次谈到隆的天真,有很多人比隆做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但都活下来了。也许他觉得让隆死真是对他的宠爱吧。

最后谈谈我写<希特勒,隆美尔,和总参谋部>的原因:原来我没怎么注意过这个问题,后来发现几乎每个谈到隆帅的书里都要提他的非总参出身,才开始查这方面的资料。二战希特勒,隆美尔,和总参谋部全部完蛋,但德军高层军官活下来的不少,在他们看来隆美尔阴魂不散,余孽未消,对其群起而攻,痛打死狐狸。其中伦斯泰德一锤定音:隆美尔只能当一个师长。其实从伦斯泰德的角度出发这已是对隆的夸奖了,要知道他认为希特勒只配当一个下士。在将军战俘营伦斯泰德曾对看守军官提要求把假将军赶出去,对方很恭敬的问他谁是假将军,他答到:那些干工兵,通信兵,军医的怎能算是将军?这个答复把守旧的英国人惊得目瞪口呆。他管隆美尔叫‘娃娃司令’,但问题是如果高年资且还在学院浸润多年 的隆只能担任少将师长,那些比隆更年轻,更缺乏理论背景的前线军官能担任什么职务呢?如果说隆的问题是没有经过总参培训,那么那17位总参出身的元帅,他们的错误又怎么解释呢?做德国元帅难,做德国的知名元帅更难,而作非总参出身的德国名元帅简直是难上加难。隆美尔的问题是不少,但他最大的问题是不自量力,挑战传统,为此他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什么都是公平的。

我看很多人的回忆,后面都隐藏这么一种遗憾:他为什么就不是总参军官呢?的确不是总参军官的隆已经是才华横溢了,如果他是总参军官将会是什么境界呢?至于隆的军事地位,按照十字定位法:横向看,隆在沙漠战争/装甲战争/登陆战争的作用,已经确立了他在现代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纵向看,他在德国军事史是不可抹杀的,他打破了总参谋部的垄断地位。历史无法假定,但我个人并不想看到总参军官隆美尔。
从隆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1)个人是无法与制度抗衡的,用头去撞墙总归要头破血流的。
2) 穷棒子也可以翻身,只要肯攀登,世上无难事。
你会选择哪一个?看自己喽。 
 

你可能感兴趣的:(框架,工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