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_cast:将一个值以符合逻辑的方式转型。这课看做是“利用原值重建一个临时对象,并在设立初值时使用型别转换”。唯有当上述的型别转换有所定义,整个转换才会成功。所谓的“有所定义”,可以是语言内建规则,也可以是程序员自定的转换动作
没有运行时类型检查来保证转换的安全性
static_cast 数制转换
主要有如下几种用法:
①用于类层次结构中基类(父类)和派生类(子类)之间指针或引用的转换。
进行上行转换(把派生类的指针或引用转换成基类表示)是安全的;
进行下行转换(把基类指针或引用转换成派生类表示)时,由于没有动态类型检查,所以是不安全的。(如果原先基类指针指向的确实是基类,那么这么做就会出错)
②用于基本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如把int转换成char,把int转换成enum。这种转换的安全性也要开发人员来保证。
③把空指针转换成目标类型的空指针。
④把任何类型的表达式转换成void类型。
注意:static_cast不能转换掉expression的const、volitale、或者__unaligned属性。
例子:
float x;
......
cout<<static_cast<int>(x);
......
f(static_cast<string>("Hello"));
const_cast:设定或去除型别的常数性,亦可去除volatile饰词,除此之外不允许任何转换
一、常量指针被转化成非常量指针,并且仍然指向原来的对象;
二、常量引用被转换成非常量引用,并且仍然指向原来的对象;
三、常量对象被转换成非常量对象。
dynamic_cast
用法:dynamic_cast < type-id > ( expression )该运算符把expression转换成type-id类型的对象。Type-id必须是类的指针、类的引用或者void *;如果type-id是类指针类型,那么expression也必须是一个指针,如果type-id是一个引用,那么expression也必须是一个引用。
dynamic_cast主要用于类层次间的上行转换和下行转换,还可以用于类之间的交叉转换。
在类层次间进行上行转换时,dynamic_cast和static_cast的效果是一样的;
在进行下行转换时,dynamic_cast具有类型检查的功能,比static_cast更安全。
将多态性向下转型为其实际静态型别。这是唯一在运行期间进行检验的转型动作(安全检查)
class Car; // abstract base class (has at least one virtual function)
class Cabriolet : public Car {
...
};
class Limousine : public Car {
...
};
void f(Car* cp)
{
Cabriolet* p = dynamic_cast<Cabriolet*>(cp);
if (p == NULL) {
//p did not refer to an object of type Cabriolet
...
}
}
通俗的解释:当f接受一个Cabriolet实参时,程序是正确的 如果是f接受的是一个Car的实参,那么dynamic_cast会有安全检查,提示错误,并将p指针指向NULL
另外要注意:Car有虚函数,否则会编译出错;static_cast则没有这个限制。
这是由于运行时类型检查需要运行时类型信息,而这个信息存储在类的虚函数表(
关于虚函数表的概念,详细可见<Inside c++ object model>)中,只有定义了虚函数的类才有虚函数表,没有定义虚函数的类是没有虚函数表的。
reinterpret_cast
C++中static_cast和reinterpret_cast的区别
1、C++中的static_cast执行非多态的转换,用于代替C中通常的转换操作。因此,被做为隐式类型转换使用。比如:
int i;
float f = 166.7f;
i = static_cast<int>(f);
此时结果,i的值为166。
2、C++中的reinterpret_cast主要是将数据从一种类型的转换为另一种类型。所谓“通常为操作数的位模式提供较低层的重新解释”也就是说将数据以二进制存在形式的重新解释。比如:
int i;
char *p = "This is a example.";
i = reinterpret_cast<int>(p);
此时结果,i与p的值是完全相同的。reinterpret_cast的作用是说将指针p的值以二进制(位模式)的方式被解释为整型,并赋给i,//i 也是指针,整型指针;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在转换前后没有数位损失。
引用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14d6a0100m9u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