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在背景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虽然展馆比较小,但是医疗仪器行业的几大巨头悉数参加,诸如GE、西门子、飞利浦、东芝,还有国内的主流大设备厂商,如联影、东软、迈瑞、蓝韵、华润万东等。这些厂商与往届的参展几乎大同小异,没有太多令人向往的东西(PS:至少对我来说我觉得没什么亮点)。不过展场中的几家医疗保健类国外小公司倒挺吸引我的,专注于老年人日常护理的,如关爱惟士(CareVisions,www.carevisions.co.uk)、TPP(www.tpp-uk.com/china/)、Gleeds(www.gleeds.com)、UKTI(www.ukti.gov.uk/healthcareuk)、高利泽集团(www.colisee-patrimoine.com)、罗格朗(www.legrand.com.cn)等等。对于中国未来的健康护理行业,国外公司已开始试图开拓这篇未来的疆域。
在中国医改力度强、效率高的大环境下,中国未来的医疗领域,甚至夸大到整个健康服务业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类公司(国内、国外)都试图建立自己的模式、从培养用户习惯开始,试图打开市场,探索出未来可能成功的一种新的模式。本博文会记录自己对医疗时鲜资讯的一些看法,顺便也会啰嗦几句,请见下文。
医疗改革的未来:在医生的多点执业,又叫做自由执业政策出来以前,国内的医疗领域存在着两大主体:医院、患者。其他的所谓社康、卫生所、药房都沦为医院的附属,甚至可以说是医院的院外药房,并未发挥其缓解就医压力,辐射周边人口,提供医疗健康辅助的功能。如下图所示:
患者有问题了,在自己无法确诊具体病情的情况下,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去医院挂号看病,因此导致目前医院人满为患、医患关系紧张(从最近湘潭的孕妇死于羊水栓塞的新闻就可以看出)。该两大主题中,医院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因此发生医疗事故后,大众媒体第一时间的矛头大多指向医院。
现在的医院都是综合性的为主,如上图所示,医院除了包括药房、病房和检测设备等部门外,当然包括了医疗行业中最珍贵、最稀缺的资源——医生,而医院的医生目前可以大致分为急诊医生和专科医生,急诊医生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全科医生,或者说家庭医生,急诊医生都是按病人发病时限和病情轻重而定义的医学专科,均不以病人的最终诊断确定应诊范畴,因病人的主诉和检查为主,简而言之,急诊科医生是“看人的医生”,而专科医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专家)是“看某个器官的医生”。【1】
随着多点执业政策的推出,国内整个医疗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它盘活了医疗领域最珍贵、最稀缺的资源——医生,伴随着多点执业的出现,就出现越来越多的类似于于莹、张强这样的勇于冒险的自由医生,各类评论层出不穷(http://www.cn-healthcare.com/phone/20140806/phone-459207.htm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Y4MjQyNA==&mid=201149843&idx=4&sn=980fdb6893ac769a6713ce4cb692f801#rd、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Y4MjQyNA==&mid=201142410&idx=4&sn=38686e7297ba4b97c9e66fe6b3882c5d#rd、http://www.cn-healthcare.com/phone/20140724/phone-458889.html#)。
所以说未来的医疗领域会成为一个以医生为主体的新模式,如下图所示:
从两张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未来医生会是医疗行业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医院的部分也会扩展为公司医院和民营医院(这其中主要以健康服务、养老为主)。医生资源的独立主要指的是多点执业后出来自主创业、在多家医院走穴的医生,当然要提醒的是也包括在社康服务中心执业的全科医生(或许这就是目前网络上流行的“家庭医生”一说,本文中我尽量不提家庭医生这个概念,因为这个概念在国内比较模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也包括乡镇、农村的赤脚医生(记得我小时候村里就只有一个老赤脚医生,啥病都能看、啥病都能治,在我还是孩童的时候,我觉得他就是华佗、扁鹊在世),或许也有某些科室的专科医生脱离体制转而自主执业,例如牙科、眼科等。上图红色虚线框中包括的这些自由执业的医生在未来的医疗领域所代表的是对应的自营诊所、走穴的基层社区健康中心等非大医院类的医疗机构。该类医疗机构的出现改变了现有的医院与患者之间的链条关系,使得原本只有一种双向的连接关系(医院<=>患者)被打破,就诊方式更加多元化,如上图中的1-5。患者有需求后可以就近先寻求独立的自由执业的全科医生或相应的专科医生(在自己了解自身症状的情况下)进行问诊,此时先建立的诊疗关系会给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提示,如果全科医生和相应的专科医生不能解决的症状,他们会推荐患者转诊到最恰当的大型医院进行治疗(包括公立和民营)。当然原本的患者直接到大医院挂号的这种简单的就诊链条依然存在,因此未来的医疗市场对患者就医来说途径更多、就诊更方便、更精准、更贴心。
这种新的就诊关系的转变,会催生和改善很多行业,下面简单的啰嗦几句。
当然还会出现更多的新兴领域和新型模式,期待ing,我们静观其变。
参考博文:
【1】“全科医学”与“急诊医学”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8f5c60d901011ygn.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1
【2】泸州建处方点评整治过度医疗 获点赞但落实需时间
http://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140806/content-459247.html
【3】廖新波:推进多点执业需要以临床能力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http://www.cn-healthcare.com/phone/20140806/phone-459207.html#
【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29号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8/13/content_8977.htm
【5】北京下一轮医改思路出炉
http://wx.yxj.org.cn/WX/39184.html?amp;&scene=1#top
【6】国外健康护理公司
关爱惟士(CareVisions,www.carevisions.co.uk)
TPP(www.tpp-uk.com/china/)
Gleeds(www.gleeds.com)
UKTI(www.ukti.gov.uk/healthcareuk)
高利泽集团(www.colisee-patrimoine.com)
罗格朗(www.legrand.com.cn)
时间:2014-08-17 0:01